2014年遼寧省高考實行知分填報志愿
來源:遼寧省招生考試服務中心網 閱讀:773 次 日期:2015-04-22 12:55:36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4年遼寧省高考實行知分填報志愿”,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點擊進入<<<

網校開發(fā)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yè)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經調查研究和征求各方面意見,省招考委決定,從2014年起,我省高考實行知分填報志愿的方式。

一、實行知分填報志愿的主要考慮

目前,全國各省現行高考填報志愿方式主要有三種:考前填報志愿、考后估分填報志愿、考后知分填報志愿。

考前填報志愿,比較有利于引導考生更多地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同時結合自己的平時成績選擇報考學校和專業(yè),對高校選拔培養(yǎng)人才和中學推進素質教育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考后估分填報志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考生按照興趣愛好同時兼顧考試成績填報志愿,有利于各類學校都可能錄取到一些相對優(yōu)秀的學生,有利于保證高校招生錄取工作的安排實施。

考后知分填報志愿,優(yōu)點在于可以避免考生耗費精力猜測高考成績和對高考成績估計準確與否的焦慮,考生及家長群體更傾向于知道成績后“量體裁衣”填報志愿。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在1999年前主要實行高考前填報志愿,1999年因招生計劃下達較晚改為考后估分填報志愿,沿用至2013年。

近年來,考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來自各種渠道關于高考志愿填報方式問題的訴求日益增多,每年都有“兩會”代表建議、委員提案和民心網群眾來信等,呼吁實行知分報志愿。我省就高考志愿填報方式問題曾多次召開研討會,也進行了多次、多層面、多種方式的廣泛調查,2013年下半年又就該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

通過調查分析,在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下,估分填報志愿和知分填報志愿并無本質區(qū)別,考生都是根據分數(已知或者估計)和可以找到的參考資料(統(tǒng)計數字、了解情況等)來選擇本人分數能夠達到并認為較好(一般以分數論)的學校,兩種方式的錄取率及考生志愿滿足率也無明顯差別。

主要考慮順應廣大考生及家長意愿,避免考生在考試過程中耗費精力去記憶本人答案,減輕考生及所在中學估分壓力和心里負擔,省招考委決定,從2014年起,我省高考實行知分填報志愿的方式。

二、實行知分填報志愿帶來的變化

1、實行知分填報志愿后,高考填報志愿時間將縮短。以往我省高考填報志愿時間一般為8天,實行知分填報志愿后,準備縮短至4至5天。原因在于,一是以往安排的時間長,考慮了考生估分的時間,同時由于時間余量較多,可以安排較長的時間做這項工作;二是全國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從開始到結束都有時間要求,全國各省大體同步,不能滯后過多,否則不利于本省錄取工作。

除志愿填報時間外,高考成績公布、分數復核、軍隊院校招生體檢及政審、公安現役院校招生體檢及政審等工作時間安排也將根據具體情況而調整,請有關考生做好相應準備,注意有關通知和信息。

2、實行知分填報志愿方式,考生不再需要依據《高考試題及參考答案》估計本人高考成績,而教育部新近規(guī)定:“答案及評分參考中的評分參考在考試結束后按國家秘密級事項管理”,因此,我省將不再印制《高考試題及參考答案》。

3、實行知分填報志愿后,我省將以分段形式公布高考成績分布情況。

4、為了最大限度的爭取考生填報高考志愿的時間和確保順利完成后續(xù)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高考評卷和分數統(tǒng)計相關工作時間也將適度壓縮,評卷組織和管理工作壓力將增大。

三、實行知分填報志愿需要注意的問題

實行知分填報志愿,考生在知分、知線、知所在分段的情況下填報志愿,在看似考生分數起到了絕對的決定性作用的情況下,可能助長“唯分數論”,也可能影響考生遵循興趣愛好報志愿。希望考生能理性地處理好成績與志趣的關系。

實行知分填報志愿,考生“知己”,但不“知彼”,并不能完全避免志愿填報的盲目性,可能容易出現考生志愿“扎堆”現象??忌@知高考成績后,除了分數特別高的一些考生,多數考生由于不知道其他考生的志愿填報情況,也難以估計自己能否被相應的高校錄取,比較容易形成扎堆報考的現象以及因此落檔的可能。因此,希望家長和考生要盡可能多地了解高校的相關情況,比如辦學特色、強項專業(yè)、弱項專業(yè)、所在地域等,而且志愿之間要有足夠的梯度。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