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網(wǎng)校:>>>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wǎng)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fā)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wǎng)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時事評論背景:
這幾年,關于公務員該不該漲工資,過段時間就要討論一次。不過,相比于此前的只聞樓梯響,這次終于是看見人下來。日前舉行的國務院新聞發(fā)布會上,人社部副部長基本確認了這一點。
時事評論觀點:
一邊是塵埃落定,一邊是爭論四起。主人還沒漲,仆人倒先漲了、公務員已10年沒漲薪,換你你干嗎?看看你們的灰色收入再哭窮、 嫌收入少你別干啊……我們依然在延續(xù)著過去的討論模式——就像哲學家克爾凱郭爾所言,每一個人都對公共事件評頭品足,卻既不需要自己調(diào)查真相,也不必承擔任何責任。換句話說,我們交流的,更多的不過是情緒罷了。
此次公務員漲工資,是在養(yǎng)老金改革的大背景下進行的。破除雙軌制,一碗水端平,意味著公務員要自己開始交保險。因此,工資漲了的部分,大部分交了養(yǎng)老金,個人真正拿到手的,不過是幾十到幾百塊而已。
由此可以理解,為何有人說公務員工資問題,關乎錢,但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除了錢,就像前邊說的,更多時候是情緒牽引、立場先行、各執(zhí)一端。其結果,不僅無助推進改革,還會擴大社會裂痕。就此而言,正確地談論公務員漲工資問題,恐怕先要走出情緒誤區(qū)、避免兩個主義。
一是官僚主義。認為公務員高人一等,是社會的優(yōu)先群體,凡事應該先行一步。不可否認,工資十多年沒有變,反四風后福利也沒多少了,許多公務員過得確實不容易。但就像孟子說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尤其是,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背景下,一味地強調(diào)自身工資低,卻不問這一職位的強大吸引力,恐怕也很難讓人買賬。許多人是為了理想才當公務員的,但也有的人是為了圖穩(wěn)定,而穩(wěn)定本身也是一種報酬;還有的人是期望積累資本,這也可以算作一種期權。不管哪一種都說明,公務員漲工資的前提,是破除對公務員的種種不合理想象,還原公務員作為一個職業(yè)的單純性質(zhì),以及進一步改善公務員的社會形象。這有賴于改革與反腐的持續(xù)發(fā)力,也離不開公務系統(tǒng)透明度的進一步提升。
二是民粹主義。這些年來,逢漲必罵可以說是網(wǎng)絡常態(tài),并不限于公務員工資。一些人對公務員漲工資不買賬,除了仇官情緒,還認為公務員都很有油水,不必錦上添花。這顯然是將廣大普通公務員,與一些貪腐分子等同起來。事實上,一些官員貪腐不等于公務員貪腐,大部分公務員并沒有所謂的黑色、灰色收入。在反四風的大背景下,工資基本等于收入,也逐漸成為公務員隊伍的一種常態(tài)。
至于有人說,嫌工資最低你不當我當,這句話理解為氣話或許更好。先不說公務員作為國家政策的決策者、制定者和執(zhí)行者,需要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嚴格考核,并非每個人都能勝任。單從收入上講,高薪未必能夠養(yǎng)廉,但薪水太低肯定無法生存。如果說,公務員工資太高,就會讓很多精英爭當公務員,導致社會人才配置失衡;那么,公務員工資太低,貧家子弟就得離開公務員隊伍,剩下的只會是富家子弟,我們所期望的社會流動和階層公平也難以實現(xiàn)。
說到底,公務員工資的科學定位,是一個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當官就不要發(fā)財,發(fā)財就不要當官。作為社會分工下的一個工種,公務員有其特殊性,那就是要把公共服務放在首位;也有其一般性,那就是遵循按勞分配規(guī)律的一個工種,比如薪酬結構應體現(xiàn)勞動貢獻、業(yè)務考核應發(fā)揮正向激勵、選聘機制應該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等等。一方面,通過反四風、控三公、反腐敗,讓公務員在價值取向上回歸本色;另一方面,通過法治化、透明化、制度化改革,讓公務員在待遇上實現(xiàn)公平合理。惟其如此,才能讓公共服務更加廉潔高效、讓社會分配更加公平正義、讓各個階層更加友善和諧。(部分信息來源于時事一點通)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yè)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