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諺語:
愛飯有飯,惜衣有衣
吃穿節(jié)儉,珍惜勞動成果,才能有吃有穿。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
傲慢之氣不可繼續(xù)增長,欲望不能放縱,傲、欲都應該有所節(jié)制?!抖Y記·曲禮上》:“傲不可長,欲不可從(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P>
拔出膿來,才是好膏藥
拔出膿來,說明膏藥生效了。比喻能解決實際問題,有效果,才算是好的??棕?、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小梅想了半天,皺著眉頭說:‘唉,這個人,真拿他沒辦法!’雙喜給她鼓勁兒,笑著說:‘能拔出膿來,才是好膏藥呢。’
愛火不愛柴,火從哪里來
“柴”是因,“火”是果,“火”靠“柴”點燃,無“柴”也就無“火”。借喻孤立地追求結(jié)果,不從培植根本做起。
把船的不慌,乘船的才穩(wěn)
把船的:掌舵的人。比喻在關(guān)鍵時刻,領(lǐng)導者、主事的人沉著、鎮(zhèn)定,心里有主意,大家心里才踏實。
白天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
未做壞事,心里坦然?!鞍兹铡币沧鳌叭臻g”。宋·話本《錯斬崔寧》:“日間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痹o名氏《陳州糶米》雜劇第三折:“小衙內(nèi)詩云,日間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泵鳌め屔蜚徍辍吨V語》:“日間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P>
白粳米堆滿了禾桶,別忘了種子是誰送的
白粳米:粳稻碾成的米,黏性大,好吃。禾桶:裝米,裝谷物的桶。比喻境遇變好,不忘本源。或不做忘恩負義的人。
白酒紅人面,黃金黑世心
謂酒肉可以亂智;金錢會腐蝕靈魂,容易使人壞了良心。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四:“原來人心本好,見財即變。自古道得好:‘白酒紅人面,黃金黑世心?!?/P>
白紙上寫黑字
在白紙上一經(jīng)簽字,便留下了文字憑據(jù),再不能更改。比喻證據(jù)確鑿,不容否認。元·無名氏《看錢奴買冤家債主》二折:“不要閑說,白紙上寫著黑字兒哩。若有反悔之人,罰寶鈔一千貫與不反悔之人使用?!泵鳌ち杳沙酢冻蹩膛陌阁@奇》第三十五卷:“他若不肯,白紙上寫著黑字,教他拿一千貫來,領(lǐng)了孩兒去?!辟R敬之,丁毅《白毛女》第一幕:“不行呵,大鎖、大春。白紙上寫了黑字呀,楊大叔按了手印的。”
百病一針,病情要分
針:針灸,扎銀針。說明必須根據(jù)病情確定穴位,然后扎針治療。比喻針對具體問題的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辦法。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百尺竿頭:很高的竿子的頂端。佛教比喻修行造詣達到極高境地。比喻不能滿足已有的成績,要一次又一次地繼續(xù)努力。北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湖南長沙景岑號招賢大師》:“師示一偈曰:‘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币饧矗佬械男摒B(yǎng)到了百丈竿頭不再前進,雖然得道不是純真。到了百丈竿子的頂端,也還是要繼續(xù)深造,十方世界就可以存乎自己一身。
百根柳條能扎笤帚,五個指頭能攥拳頭
個人的力量雖然是弱小的,但團結(jié)起來就能產(chǎn)生巨大力量。按:藏族諺語。
百人百姓,各人各性
謂人的性情各不相同。
百事宜早不宜遲
指做任何事情,都應當及早著手準備,才能夠主動。
百密未免一疏
《唐史演義》第十二回:“百密未免一疏。不死還是大幸?!笔虑榭紤]得再周密,也可能有疏漏之處。強調(diào)應常持謹慎之心。
百歲光陰如過客
過客:過路的客人。比喻人的一生極其匆促,短暫。《筆生花》第二十一回:“世界上,傾城傾國人須有,還怕甚,千兩黃金買不來?古人云,百歲光陰如過客,不開口笑是癡呆?!?/P>
百萬買宅,千萬買鄰
比喻好的鄰居千金難買?!赌鲜贰紊鋫鳌罚骸八渭狙帕T南康郡,市宅居僧珍宅側(cè)。僧珍問宅價。曰:‘一千一百萬?!制滟F。季雅曰:‘一百萬買宅,千萬買鄰?!彼巍ば翖壖病缎戮由狭何摹罚骸鞍偃f買宅,千萬買鄰,人生熟若安居之樂?”
百聞不如一見,一見不如實踐
參見“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條。按:諺語在長期口頭流傳中約定俗成,一般是有比較固定結(jié)構(gòu)的。但其結(jié)構(gòu)的固定性只是相對而言的。由于它廣泛地在口語中傳播,結(jié)構(gòu)上便自然地為適應語言環(huán)境等方面的需要,而產(chǎn)生一定的靈活性。因此達意雖同,卻常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擺渡擺到江邊,造塔造到塔尖
比喻做有益于人的事要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
擺脫了壞伙伴的人,才可以談前途
在壞朋友中間,自己倘要上進,爭取光明遠大的前途,一定要擺脫掉壞朋友的糾纏才行。謂擇起而處,不可不慎。
稗草不拔,水稻不發(fā)
稗:稗草,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象稻,果實像黍米。雜生在稻田中,影響稻子的生長。稻田里長了稗草必須除掉,不然會影響水稻的生長。比喻有害的東西不除,有益的東西就成長不好。
稗子再好,也長不出稻米
稗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像稻,果實象黍米。借喻謬論講得再動聽,也成不了真理?;蛴鞫亲永餂]有真才實學的人,做不出什么成績。佛經(jīng)有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
搬起石頭來想砸別人,結(jié)果卻砸了自己的腳。比喻自不量力,存心害人,反而害了自己。
板蕩識忠臣
比喻危急動亂中能識別忠貞?!栋濉?、《蕩》是《詩經(jīng)·大雅》中的兩篇。舊說《板》、《蕩》二詩皆諷刺周厲王無道。《毛詩·大雅·板序》:“《板》,凡伯刺厲王也?!薄睹姟ご笱拧な幮颉罚骸啊妒帯罚倌鹿珎苁掖髩囊?。厲王無道,天下蕩蕩,無綱紀文章,故作是詩也?!焙笠源硕娖璐只靵y,社會動蕩。唐·李世民《賜蕭禹》詩:“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薄逗鬂h演義》第六十三回:“見危授命,大義凜然,雖死且不朽矣!語云:‘板蕩識忠臣!’信然!”
半瓶子醋好晃蕩
半瓶子醋:醋沒裝滿瓶子。喻對某種知識,某種技藝一知半解?;问帲簱u動。喻不穩(wěn)當。醋瓶子沒裝滿醋,容易搖動。借喻知識淺薄的人,喜歡自己吹噓。杜榮進《聽大師談藝――與劉海粟先生》:“在黃山20年,我有緣結(jié)識眾多德高望重的老輩藝術(shù)家,幾乎都是謙遜和氣的。倒是有些中青年同輩,往往顯得好高騖遠‘半瓶醋晃蕩’。”
板凳掉過頭來坐一坐
比喻設(shè)身處地的去為對方想一想。
絆三跤,方知天高地厚
絆三跤:一說指跌跤、犯錯、碰壁。比喻人經(jīng)過多次挫折和失敗的教訓之后,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明白為人要謙虛、謹慎的道理。
幫理不幫親
幫:向著、支持。辦事支持有理的一方,不向著關(guān)系密切的人;堅持原則,不論親疏。
謗從譽生
謗:誹謗。譽:榮譽、稱贊。謂人有了名聲得到了榮譽,也往往會同時遭到一些人的誹謗。
棒頭出孝子,箸頭出忤逆
箸:筷子。忤逆:不孝順父母。舊謂父母對子女嚴教體罰,子女就會孝順;一味溺愛,子女就會不孝。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棒頭出孝子,箸頭出忤逆!為是嚴家夫妻養(yǎng)嬌了這孩兒,到得大來,就便目中無人,天王也似的大了?!?/P>
包子好吃不在褶上
據(jù)說,講究外觀的包子有十九個到二十一個褶。但包子餡的好壞,不表現(xiàn)在褶上。借喻質(zhì)量好,外表不一定表現(xiàn)出來?;蚩磫栴}要注重實質(zhì),而不能只看表面。
薄餅從上揭
借喻事情要按次序來辦。宋·吳處厚《青箱雜記》第四卷:“劉公曄未及第前,娶趙尚書晃之長女,早亡。而趙氏猶有七、九二妹,皆未透人。既而劉公登科,……夫人復欲妻之。使媒婦通意。劉公曰:‘若是武有之德,則不敢為姻,如言禹別之州,則庶可從命?!w劉公不欲七姨為匹,意欲九姨議姻故也。夫人詰之曰:‘諺云:薄餅從上揭。劉郎才及第,豈得便簡點人家女?’”
飽暖生閑事,饑寒發(fā)盜心
舊謂人生活條件太優(yōu)越了就會干不正當?shù)氖拢蝗诉^于饑寒就會產(chǎn)生盜竊的念頭。
飽谷穗頭往下垂,癟谷穗頭朝天錐
對喻。對比。比喻有真實才學的人,謹慎謙恭,虛心好學;無真實才學的人,自高自大,目中無人。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謂整天吃飽了,不用心思干正事。《論語·陽貨篇》:“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意思是,孔子說:“整天吃飽了飯,什么事也不做,是不行的呀!不是有擲采下奕的游戲嗎?干干也比閑著好。”
寶石的光彩,灰塵蒙不住
比喻真理的光輝,任何謊言也抹殺不了。也比喻惡意的誹謗,損害不了一個品格高尚的人的聲譽。
寶劍必付烈士,奇方必須良醫(yī)
烈士:古時泛指有志于功業(yè)的人。謂寶劍一定要交給有志于功業(yè)的人去使用,奇異的藥方一定要由高明的醫(yī)生來處理。以使“寶劍”和“奇方”發(fā)揮更大效用。明·焦勖《則克錄》卷中:“太阿利器而付嬰孩之手,未有不反以資敵而自取死耳。諺云:‘寶劍必付烈士,奇方必須良醫(yī)’,則庶幾運用有法,斯可得器之濟,得方之效矣?!?/P>
寶劍鋒從磨煉出,梅花香從苦寒來
比喻人們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杰出才能,需要在艱苦斗爭的實踐中磨煉。
抱住葫蘆不開瓢
比喻占有而不使用。又喻思想搞不通,糊涂不開竅。
豹的文彩在浮皮,人的成色在心里
文彩:豹身上的花紋,如金錢豹的金錢紋。這里的“成色”指代人的品質(zhì)。比喻人的品格優(yōu)劣不在外表而在于內(nèi)在的品質(zhì)和才能。
背恩反噬
背:違背。噬:咬。反噬,反咬。謂違背恩義,反咬一口。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卷:“你這負心賊子!李畿尉乃救命大恩人,不思報效,反聽婦人之言,背恩反噬?!?/P>
悲喜為鄰
悲和喜是相鄰接的,如同鄰居一樣,常在一起。說明悲喜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并以一定的條件而相互轉(zhuǎn)化。
背恩忘義
謂辜負別人對自己的恩義。也說“背義忘恩。”《漢書·張敞傳》:“背恩忘義,傷化薄俗?!泵鳌ゑT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十卷:“小女蒙活命之恩,豈敢背恩忘義?!鼻濉ず樯堕L生殿·罵賊》:“享榮華,受富貴,那一件不是朝廷恩典,如今卻一個個貪生怕死,背義忘恩,爭去投降不迭。”
更多信息請查看節(jié)日.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