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考察目標
基礎化學考試涵蓋化學熱力學、化學動力學、原子結構、膠體和溶液及滴定分析等幾個方面的內容。要求考生比較系統(tǒng)的掌握基礎化學上述方面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斷和解決有關理論和實際問題。
II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1.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2.答題方式
本試卷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題型結構
概念題15分
填空題20分
選擇題30分
簡答題20分
綜合題65分
III考察范圍
氣體與溶液
1.理想氣體
分子本身不占體積,分子間沒有相互作用力的氣體。
2.理想氣體方程
pV=nRT
3.道爾頓分壓定律
混合氣體的總壓力等于各組分分壓之和。
4.相(概念)
體系中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完全相同的一部分稱為相。
5.稀溶液的依數(shù)性
蒸汽壓->飽和蒸汽壓與難溶電解質溶液的蒸汽壓p=pB*xB;
沸點->沸點、正常沸點、凝固點的概念;
溶質對于溶液沸點和凝固點的影響△Tb=Kbb,△Tf=Kfb
滲透壓->滲透與滲透壓的概念;
ПV=nRT,П=cRT。
6.膠體溶液
動力性質->布朗運動的概念與實質;
光學性質->丁達爾現(xiàn)象的概念與實質;
電學性質->電泳現(xiàn)象的實質,膠團雙電層結構
Zeta電位的定義;
影響溶膠穩(wěn)定性和導致聚沉的因素;
膠團結構;
高分子溶液與凝膠的特點。
化學熱力學基礎
1.基本概念
系統(tǒng)、環(huán)境、狀態(tài)、狀態(tài)函數(shù)、過程、途徑;
2.熱力學第一定律
能量在轉化的過程中總值不變(能量守恒定律),△U=Q-W
3.等容反應與等壓反應
等容反應->體積保持不變,體系不作體積功,W=0,△U=QV
等壓反應->壓力保持不變,Qp=H2-H1=△H
4.熱化學方程式
定義:表示化學反應與其熱效應關系的化學方程式;
熱力學標準狀態(tài):濃度、壓力、溫度;
標準焓變
5.蓋斯定律
定義:不論化學反應是一步完成還是分步完成,其熱效應總是相同的。
6.生成焓
生成焓與標準生成焓的定義與計算;
化學鍵鍵能與反應焓變的關系;
7.熱力學第二定律
孤立體系的任何自發(fā)過程,體系的熵總是增加的。
8.熵與標準摩爾熵
熵->體系混亂度的衡量參數(shù);
熱力學第三定律->0K時,任何純物質的完整晶體的熵值為零;
標準摩爾熵->標準狀態(tài)下1mol物質的熵值;
熵值大小與聚集態(tài)、分子復雜程度、分子量和分子構型的關系。
9.吉布斯自由能
吉布斯自由能也稱為自由焓,G=H-TS
吉布斯-赫姆霍茲方程式:對于等溫等壓過程,△G=△H-T△S
10.標準平衡常數(shù)
標準平衡常數(shù)的定義;
氣體反應、溶液反應和復相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
11.化學平衡
用標準平衡常數(shù)判斷自發(fā)反應方向;
化學平衡的移動(濃度、壓力和溫度對平衡的影響)
化學反應速率
1.反應速率
反應速率的表示方式:;
2.基元反應與非基元反應
反應物分子在碰撞中一步直接轉化為生成物分子的反應稱為基元反應;
3.質量作用定律
基元反應的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以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shù)的絕對值為乘冪的乘積成正比;
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的關系->
4.反應速度與溫度的關系
5.反應速度理論
碰撞理論->定義、活化能(概念);
過渡態(tài)理論->定義;
6.級數(shù)反應及其特點
一級反應
二級反應
解離平衡
1.解離平衡常數(shù)
對于一元弱酸->
對于一元弱堿->
稀釋定律->溶液的解離度與濃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同離子效應與鹽效應;
2.多元弱酸的解離平衡
3.水的解離與pH標度
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一定溫度下水中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濃度乘積為常數(shù)pH=,pH=,pOH=,pH+pOH=14
4.鹽類水解
一元強堿弱酸鹽的水解->
一元強酸弱堿鹽的水解->
一元弱酸弱堿鹽的水解->
多元弱酸強堿鹽的水解->只考慮一級水解
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
5.緩沖溶液
緩沖溶液的原理
緩沖溶液酸度計算公式->
6.酸堿理論
酸堿的質子論
酸堿的電子論
共軛酸堿
7.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溶度積常數(shù)的定義和計算
如何判斷沉淀是否生成,Qi和的關系對沉淀的影響及相關計算
氧化還原反應
1.氧化數(shù)
氧化數(shù)的定義
2.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3.原電池
原電池的組成與符號表示法
標準電極電勢
標準電極電勢的應用
4.能斯特方程
電極電位的能斯特方程表示法
溶液濃度對電極電位的影響(能夠進行相關計算)
5.吉布斯自由能與電動勢的關系
,能夠進行相關計算
6.電極電動勢的應用
電極電動勢的計算
利用電極電動勢判斷氧化還原反應的方向
標準電極電動勢和平衡常數(shù)
原子結構
1.氫光譜與玻爾理論
氫光譜通式->
玻爾理論的基本假設
自發(fā)躍遷的輻射頻率
2.波粒二象性
3.測不準原理
4.薛定諤方程
薛定諤方程的物理意義
波函數(shù)的物理意義
5.量子數(shù)
主量子數(shù)
角量子數(shù)
磁量子數(shù)
自旋量子數(shù)
6.波函數(shù)與電子云圖形
電子云角度分布圖
電子云徑向分布圖
7.原子核外電子排布
電子排布三規(guī)則:保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規(guī)則;
8.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
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間的關系
電離能(概念)
電子親合能(概念)
共價鍵與分子間力
1.現(xiàn)代價鍵理論
2.共價鍵的特性
飽和性、方向性、共價鍵的類型
3.雜化軌道理論
雜化、雜化軌道的概念;
雜化軌道的特性;
雜化軌道的類型
4.分子軌道理論
分子軌道理論的基本要點;
原子軌道組合成分子軌道的三條原則;
能級圖;
分子軌道理論的簡單應用
5.分子的極性和分子間作用力
分子間作用力->范德華力(靜電力、誘導力、色散力)
范德華力的特點
6.氫鍵
氫鍵的形成
分子內氫鍵與分子間氫鍵
氫鍵的兩個特性
配位化合物
1.配位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的定義
配位原子(概念)、配位數(shù)(概念)
配合物的命名
2.配合物的化學鍵本質
價鍵理論->α配鍵與π配鍵,內軌與外軌配合物
滴定分析
1.標準溶液的配制
2.滴定分析的計算
3.分析結果的誤差
偶然誤差
系統(tǒng)誤差
偏差
準確度
精密度
4.酸堿滴定
常見酸堿指示劑及其變色范圍
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5.氧化還原滴定
高錳酸鉀法的原理
高錳酸鉀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碘量法
碘量法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碘量法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