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感到自己的學習效率低呢?分析得到以下幾種原因:
1、認為離考試還有很長的時間。
2016考研初試時間:2015年12月26日—27日;2015考研初試時間:2014年12月27日—28日。預測今年的初試時間也會在2016年12月底進行。一起算一下還剩下多少的復習時間。從2016年4月12日起,距離2017考研還有256天左右的時間,看起來時間還蠻久的,請不要忽略一點:上課會占據大量時間,尤其是大三這一學期,大四會課程相對輕松一點,細細思量,留給考研的時間也所剩無多了。所以說,不讓在浪費更多的時間在無聊的事情上了,認真?zhèn)淇疾攀峭醯馈?/p>
2、毫無計劃,漫無目的。
2017考研學子們,大多數(shù)還沒有定好自己的考研專業(yè)和院校,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程度,就像無頭蒼蠅亂飛,這里看一點,那里記一下,或者一個星期都只在停留在A字母開頭的詞匯里。這完全是沒有目標的結果。因此,雖然還沒有選擇好專業(yè)和院校,但是對于公共課來說,全國是統(tǒng)考的,歷年的分數(shù)線也是明確的,縱然專業(yè)課會因為院校的不同有所差別,但是這真的是糾結的原因嗎?其實這并不是原因,這是自己給自己找的借口,各位心知肚明。
3、資源沒有合理的運用。
作為考研學子,要合理的運用資源,可供選擇的資源有老師、資料、同學等等?,F(xiàn)實中,你遇到的難題,也許對別人來說,不是什么難題,但是很多人由于性格的因素,覺得一切靠自己,需要別人幫助卻不好意思表達。如果有一天靜下心想想,自己為什么喪失掉很多機會,很容易想到自己曾面對多么好的資源卻沒有應用好。
4、心態(tài)因素的影響。
糾結,用來描述現(xiàn)在備考的2017考生來說,很貼切啊。用一半的時間懷疑自己,用一半的時間來寬容自己,結果整天把自己弄得不快樂,什么問題都沒有解決。除此之外,考研的過程比較漫長,很多考生在復習時都會出現(xiàn)不溫不火的情況,總覺得時間還很長,整日雖然在埋頭復習,但在復習中卻不總結自己的效果,沒有及時調整自己的復習思路,平時多習慣看題而很少自己動手去做,就像是一只在溫水里游泳的青蛙。隨著備考時間不斷縮短,考試雖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卻找不到解決方法,終被這鍋熱水煮沸,得不償失啊!
那么,如何提高學習效率?
1、遇到困難是常態(tài)。
遇到困難是常態(tài),要習以為常,不躲避,不忽視。當然也有很多人選擇逃避,掩蓋,還有很多人自負,當然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會收獲失敗。每個人遇到的問題不一樣,那么要想問題得到解決,前提是知道自己遇到哪些棘手的問題,預判將會遇到哪些問題,備考就是為了更好的應對,而不是掩蓋與逃避。你可以這樣做:
某某同學在全面審視自己以及認清形勢后寫下這樣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的是一直以來困擾他的問題,還有在分析的基礎上,可能將會出現(xiàn)的問題:
長期困擾自己的問題:
①性格因素:拖延、偏激、浮躁。。。
②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詞匯記不牢、數(shù)學基礎差。。。等等
看清楚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揚長避短。
2、需要適當?shù)姆此?/p>
需要適當?shù)姆此?,進一步思考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習慣之間的關系。反思也是為了更全面的審視自己遇到的問題,例如說上面列舉的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不高的原因,看看有哪些是與自己實際情況很相近?我們找到了自己遇到的問題,反思一下以前遇到這樣的問題,你是如何做的,為什么沒有效率甚至沒有效果?這樣對于很多問題你就不難找到答案了。
3、有效的利用時間。
老生常談話題,請考生們各自思量,做好自己的復習規(guī)劃。
4、集中利用資源優(yōu)勢解決你遇到的問題。
古語云;三人行必有我?guī)?。其實這也是對資源的一種闡述,有時候,好的資源就在身邊,這個世界,方法總比困難多,可是很多人只迷戀有一個萬能的方法,能解決自己棘手的問題,可是一直到后也沒有找到這個方法,原因是想法錯誤了。我們是不是應該審視一下自己,你的老師、同學、資料、同學手上的資料,有哪些值得你利用的呢?
5、自己肯定自己。
光從"喊口號"上給自己大氣是遠遠不夠的,甚至是蒼白無力的。一個人學習的動力以及做事的動力,來源于自己對自己的肯定,當然這個肯定不是盲目的肯定,而是在充實的基礎上做出的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