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專家解讀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
來源:中國教育考試網(wǎng) 閱讀:920 次 日期:2016-10-24 16:13:41
溫馨提示:易賢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了“2017年專家解讀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方便廣大網(wǎng)友查閱!

堅持高考“立德樹人”的導向功能

謝維和清華大學教授,著名教育社會學家,教育部教育科學研究規(guī)劃高等教育學科評審組組長

在2017年高考考試大綱的修訂文件中,有一個反復出現(xiàn)并且不斷強化的非常核心的理念,就是“立德樹人”,即高考考試大綱的育人導向與功能。這也是2017年高考考試大綱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取向與特征。

大綱將“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作為高考的核心立場與基本功能,由此設計和制定了能夠充分體現(xiàn)這種核心立場的“一體四層四翼”高考評價體系,尤其是在第四圈層“核心價值”的部分中,強調高考應該考查和引導學生在知識積累、能力提升和素質養(yǎng)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同時,考試大綱還增加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考核內容,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凸顯育人導向。如,在語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識的內容,在漢語中增加文言文、傳統(tǒng)節(jié)日、民俗等內容,在數(shù)學中增加數(shù)學文化的內容,等等。所有這些,都充分體現(xiàn)了高考所承載的“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和“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更重要的是,這種立德樹人的導向也滲透與體現(xiàn)在相關學科的考試要求中。

這種“立德樹人”的高考導向是非常重要和廣泛的。它涉及到全國1000萬左右的高三備考考生,全國3000萬以上的高中在校學生,以及影響整個教育。因此,在考試大綱中強調這種“立德樹人”的功能,是十分合理與必要的,希望引起社會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視。

高考的首要任務是服務高校人才選拔

陳志文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

配合高考改革,考試內容的改革是其中關鍵一環(huán),此次新的考綱,應該說是一次系統(tǒng)的思考與回應,從考核目標到考試內容,以及規(guī)范格式體例,甚至閱卷都做了清晰的描述。

此次考綱修訂,我印象最深的有兩點。第一,強調了在立德樹人的指導思想下,高考將更好地為高校人才選拔服務,同時發(fā)揮對基礎教育教學的重要導向作用。第二,新的考綱配合高考改革,對我國高考的評價體系進行了一次系統(tǒng)的頂層設計,這就是新考綱中首次提到的“一體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值得相關方面研究思考。這個高考評價體系,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未來高考命題的基本遵循,當然,最后還是需要通過每一次高考命題來逐步實現(xiàn)。

此次修訂較大,社會關注度比較高的就是語文和物理兩個科目,增加了必考內容,也引來對增加負擔的擔憂。原則上我還是比較贊同這種修訂的,比如語文中實用類文本閱讀列入必考。從高校選拔人才的需要出發(fā),實用類文本應該受到重視。美國的SAT,以及托福,雅思等語言測試,就是以實用文體為主的。

至于大家擔憂因此造成負擔加重,我覺得過慮了。每年考綱都會有一些調整,有增,有減,每次也都是微調,并不是大幅度的改變或者調整,不會影響考試本身的平穩(wěn)與連續(xù)性。另外,原則上講,考試的難度也和負擔沒有直接關系,只和個人期望值相關。期望值高,負擔就必然重。在這里我想特別強調一點,一味以降低高考難度來降低負擔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能實現(xiàn)的。像高考這種重要的選拔性考試,如果試題容易了,分數(shù)“毛”了,不僅不利于選拔人才,也會在客觀上鼓勵更多的人“刷題”,過度分分計較,應該引以為戒。

發(fā)揮高考對中學教學正面“指揮棒”作用

溫儒敏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標修訂專家組召集人,人教版《高中語文》執(zhí)行主編

2017年的語文考綱做了一些調整,這些調整是切實可行的、科學的,將有利于提升高考語文試卷命制的質量,更好地滿足高校人才選拔的要求;同時也有積極的導向性,將發(fā)揮高考“指揮棒”正面的“指揮”作用,有針對性地解決語文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的某些問題。比如,以往試卷現(xiàn)代文閱讀部分有 “文學類文本閱讀”和“實用類文本閱讀”兩個模塊,要求考生二選一。由于“文學類文本”閱讀能力更需要長期的熏陶與積累,很難“速成”。因此,歷年高考選“文學類文本”的考生很少,許多學校也都不重視“文學類文本”的教學,甚至基本放棄這方面的學習。而從人才培養(yǎng)的語文綜合素質要求看,不光要有語言運用能力,以及與此相關的對信息篩選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也要有審美鑒賞的能力。所以文學審美教育是語文不可或缺的內容。這次考綱修訂把兩類文本的二選一形式,改為都是必考,意義重大。這不但能對考生素質做更全面的考查,也將對一線教學中存在輕視文學審美教育的傾向起到糾偏作用。

再如,在“古詩文閱讀”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內容也是必要的。這將促進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但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如何結合作品的閱讀去命題,而不是簡單的考名詞概念的記憶,也是一個難點。

另外,語文加大考閱讀速度和閱讀量,不能不說是一個好的發(fā)展方向。閱讀速度和閱讀量也是衡量語文能力的重要指標。當前,為何語文教學效果不好?原因之一就是拘泥于精講、講讀和反復訓練。直接的結果是學生對訓練和考試更加熟悉,卻未必培養(yǎng)起了良好的讀書興趣和習慣。讀書太少始終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弊病,如果高考能適當增加考閱讀速度和閱讀量,可以從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養(yǎng)成多讀書的習慣和比較好的閱讀能力,也有助于語文教學的改進。

回應語文教改呼聲肯定一線實踐成果

余黨緒上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語文特級教師

此次考綱修訂,著力于澄清“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yǎng)、核心價值”的層次與關系,探索能力目標設計的學科化,在命題上強化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對語文教學有著特別的值得關注和思考的意義。

修訂所涉內容,都是目前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中的重點、難點或熱點,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持續(xù)的聚焦與探索。比如,改善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加強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注重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突出問題解決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等等。這些修訂,既是對我們一線教學教研的回應、總結與肯定,也是語文教學改革走向深入和具體的需要。

從具體內容看,將“實用類文本”與“文學類文本”由以前的選考其一改為二者必考,看起來是個較大的變化。兩種文體在內容、形式及閱讀的功能、方法和規(guī)律上都存在差別,但實際上也有彼此交會融通及相互促進的一面。多元化的閱讀有助于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為學生未來的個性化發(fā)展奠定寬厚扎實的基礎。事實上,無論是國家的課程方案與標準,還是各版本的語文教材,在這個問題上都有清醒的認識和精心的安排。針對這個修訂,一線的高考備考工作確實需要做一些相應的調整,但總體上它依然在教學的范圍之內。

這次修訂的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強化傳統(tǒng)文化的檢測。傳統(tǒng)文化的教學,重在認知、理解和傳承,這是語文教學的一個核心內容,在日常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次修訂明確地提出增加“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意在引導學生掌握必備的文史知識,理解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神韻和價值理念,不大會加重死記硬背的負擔。

在“能力目標設計學科化”上,這次修訂尤其值得期待。語文學科有著顯而易見的綜合性和復雜性,厘清學科的能力目標,對于一線教學和備考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人們常說高考是教學的指揮棒。高考不僅是“指揮棒”,還要成為教學的“撬棒”。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翹起地球。期待這個考綱能夠成為這樣的一個支點,“撬”起廣大一線教師參與教學改革的熱情與智慧。

削枝強干 強化數(shù)學學科體系

劉和平北京大學數(shù)學科學學院教授

2017年數(shù)學考試大綱中刪去了選考模塊4-1“幾何證明選講”的內容,體現(xiàn)了削枝強干,減少重復考查,強化學科體系的導向??疾閮热輨h去“幾何證明選講” 模塊的直接理由是因為這部分內容考查的是初中平面幾何的知識,幾何的主要知識內容在立體幾何和解析幾何中均有體現(xiàn),不需要再單獨列為專題考查。同時在過去的教學大綱和2017年修訂后的課程標準中,都不包含這部分內容。實際上,這也體現(xiàn)了對數(shù)學教育的更深層次的認識。

曾有一種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認為初中平面幾何的知識內容在現(xiàn)代數(shù)學學科體系中的地位雖已不如過去重要,但這部分內容對學生邏輯思維和推理論證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是無可替代的。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數(shù)學能力,包括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等(考試大綱分為7個能力進行具體解析和說明),是一種綜合的能力,其培養(yǎng)訓練應體現(xiàn)在數(shù)學教學的全過程,對數(shù)學各種能力的考查應體現(xiàn)在數(shù)學學科完整的知識體系中。修訂后的大綱強調“對推理論證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貫穿于全卷,是考查的重點”,考查內容刪去“幾何證明選講” 模塊并不意味削弱了對推理論證能力的考查。

知識與能力并重科學與人文兼顧 加強數(shù)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考查

王殿軍清華附中校長、清華大學數(shù)學系教授

《數(shù)學考試大綱》是指導中學數(shù)學復習和備考綱領性的文件,也是高考數(shù)學命題最根本的依據(jù)。本次數(shù)學考試大綱修訂使考查思路更加清晰,要求更加明確。這次修訂有以下兩個顯著的特點:

首先明確提出了從三個方面考查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情況,即數(shù)學思想方法、數(shù)學能力、數(shù)學的科學與人文價值。體現(xiàn)了知識與能力并重、科學與人文兼顧的精神,特別是明確提出了在數(shù)學考試中增加數(shù)學文化的要求,有利于引導中學數(shù)學教學更加注重思想性、文化性和靈活性,有利于實現(xiàn)全面提升和培養(yǎng)學生綜合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其次在強調了考試在數(shù)學思想方法、數(shù)學能力和數(shù)學文化的要求之后,為了進一步強化數(shù)學學科體系結構,減少枝節(jié)繁難程度,在大綱中刪去選考模塊“幾何證明選講”。這是研究成果的一個體現(xiàn),既符合中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又保持了與數(shù)學教學大綱和修訂后的課程標準的一致性。更有利于中學數(shù)學的教學和復習備考。

總之,這次數(shù)學考試大綱的修訂整體是非常成功的,在照顧到了大綱的繼承性和穩(wěn)定性的前提下,進行了富有內涵和前瞻性的修訂,完全符合教育綜合改革和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需要。

物理增加必考內容是滿足高校人才選育的必然選擇

張國輝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

修訂后的物理考試大綱將動量、近代物理等內容納入必考,有利于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有利于學生進入高校后的繼續(xù)學習,滿足高校人才選拔要求。

動量是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幾乎所有的經典力學的教材乃至牛頓的整個經典力學體系,都是以動量作為最基礎的物理概念建立起來的。動量守恒定律是與能量守恒定律同等重要的基本物理規(guī)律,在宏觀、宇觀、微觀世界都成立。動量的概念起源于力學,但貫穿熱學、電磁學、光學、近代物理等領域。對動量的學習,不僅有利于理解力學現(xiàn)象、掌握力學規(guī)律,而且有利于深入理解其他內容。比如,動量的學習有利于理解氣體壓強的微觀解釋、光子動量的概念等。動量的學習,也有利于學生認識和解決實際的問題,例如,理解火箭發(fā)射的基本原理等。

近代物理與現(xiàn)代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關系十分密切,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例如,核聚變的學習能夠讓學生理解太陽的巨大能量產生的原因;波和粒子的學習對于正確認識物質世界的本性有重要的作用,也讓學生初步了解到微觀世界的物理規(guī)律,有助于開拓學生的視野。

主動適應考綱變化講求教學備考方法

唐挈北京八中副校長、特級教師

考慮到動量首次納入到必考內容,在試卷設計時會適當控制涉及動量內容試題的考查難度,保持物理試卷總體難度的穩(wěn)定。建議在教學中對模塊3-5的內容拆分成三部分,在復習其他模塊知識的過程中,以拓展的方式進行教學。

動量的學習,可以在力與運動、機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的復習之后進行。從物體相互作用的角度,得到系統(tǒng)動量守恒,然后引入動量和動量定理。這樣可以增強力學知識的系統(tǒng)性,也可以豐富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如果學生還選學模塊3-3,在氣體的壓強部分可以繼續(xù)復習有關動量的內容。

有關“波粒二象性”的教學,如果學生選學模塊3-4,可以放在“光的反射和折射”復習之后,從對光的本性的研究角度進行拓展,既是知識的比較、認識的深入,也提高知識體系的完整性。

“原子結構”和“原子核”的內容自成體系,可以在復習的最后學習。

易賢網(wǎng)手機網(wǎng)站地址:2017年專家解讀高考考試大綱修訂內容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wǎng)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wǎng)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