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VS高效
一般而言,效率是指單位時間完成的工作量。在采訪中我們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成功的短期備考者都認為,復習重要的是效率。
關于效率問題,Miya的一段話發(fā)人深思:“我復習的時間很短,所以很注重效率。我一開始就在考慮如何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制定計劃。因為時間不多,所以我把每一次看書都當作是后一次,所達到的效果自然比較好。如果我有很長的時間復習,也許會經(jīng)常怠惰,以為這一輪復習有遺漏也沒有關系,還有下一輪,然后一直拖下去。”此外,心理學還有“應激反應”的原理,即在短時間內集中做某件事,精神狀態(tài)好,復習效率高,效果自然就好。這也是一部分短期備考者在沖刺期實現(xiàn)高效率的原因。
對于所有的考研人來說,在沖刺期,有效提高效率的學習方法就是“抓大放小”、“集中擊破重難點”。比如長期備考者的小張,他在后的沖刺階段只看自己在前期復習中整理出來的筆記,筆記里有他整理的學科知識結構、重點、難點和疑點。另外,制定計劃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在沖刺期制定計劃時要注意把學習目標具體量化,比如某天“完成一套試題并加以修訂”、“完成一個章節(jié)重難點的回顧總結”等等,而不是“看英語兩小時,看政治三小時”這樣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