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小學
個舊市和平小學現(xiàn)地址:個舊市榮祿街27號。
主管部門:個舊市教育局
倡建者:四川楊匯川先生
個舊市和平小學校址在川廟街原“四川會館”舊址。1935年,四川楊匯川先生在四川會館創(chuàng)辦,首稱私立峨嵋小學;1951年稱新民小學;1953年更名為和平小學;文革時期,學校改稱反修小學;1977年恢復和平小學校名;1984年,機構調整改稱和平中心小學;1986年再次恢復和平小學校名,至今已有七十八年歷史。學?,F(xiàn)占地面積9241平方米,建筑面積11948平方米,其中普通教室40間,功能室17間,辦公室以及會議室25間。學校建成了由一臺華為路由器,兩臺三層匯聚交換機和15臺兩層交換機,300個數(shù)據(jù)點構成的校園信息網(wǎng)絡,并開通了50兆寬帶網(wǎng),在原有4萬余冊紙質圖書基礎上又新建了容量35萬冊的電子圖書閱覽室;建成了個舊市青少年科學技術工作室。2011年完成了交互式電子白板配置到所有教學班的工作(共計40組),辦學條件逐年得到改善,學校正努力朝著把學校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省內一流、州內領先,有較大影響和輻射能力的,在州內起引領和示范作用的省級實驗學校。
個舊市和平小學歷史悠久,經(jīng)過一代代和平人的薪火相傳,孕育了“同心同德、至誠至善”的優(yōu)良校風,“個性靈動、情感充沛”的良好學風;形成了“以人為本、面向社會”的辦學思想和“學生喜愛、質量優(yōu)異、底蘊深厚”的辦學目標。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學校以“體驗教育”為引領,提出“興趣廣泛、情趣高雅、志趣不凡”的培養(yǎng)目標,搭建了讓學生快樂成長的教育平臺,促進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學校全面貫徹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方針,以培育“愛校、自信、求真、創(chuàng)新”為主旨的“求索”精神為主線,著力營造科學與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校園文化,形成寬嚴結合、規(guī)范有序、富有活力的教育教學管理體制,構筑了團結、和諧、創(chuàng)新的育人生態(tài)環(huán)境。
多年來,學校領導注重實施“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的“師表工程”,廣泛開展師德師風、校風和學風建設,為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并逐步形成了“響應兒童天性、沉醉心靈對話”的良好教風。廣大師生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走科研興校之路,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先后被評為省級實驗小學、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文明學校、云南省首批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和省教育科研實驗學校等。
通過多年的外培內培機制的運營,學?,F(xiàn)擁有一支學科齊、師德高、業(yè)務精的教師隊伍,已逐步形成了“團結、拼搏、向上”的朝氣,教師的教育水平、科研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學校連續(xù)十年在個舊市教育局各項考查、考核中成績名列第一,多次受到省、州、市教育行政部門的表彰。在全國、省、州、市各學科競賽中連年勇創(chuàng)佳績。現(xiàn)已初步建成政府滿意、社會認可、家長放心、學生喜愛的現(xiàn)代優(yōu)質學校。
學?,F(xiàn)有教學班39個,學生近2300余名,教職工119名。具有??埔陨蠈W歷的教師108人(其中本科學歷的82人),占全校教職工總數(shù)的90.75%。小學高級教師101人,省級骨干教師1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州級學科帶頭人1人,州級骨干教師2人,市級學科帶頭人2人,市級骨干教師14人,校級骨干教師32人。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1人、州級培訓9人、市級培訓17人。
多年來,全校教師積極努力,為個舊市的基礎教育作貢獻,每年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畢業(yè)率100%,輟學率為0,為個舊市樹立教育品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