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yè)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歷史之三國經濟
來源:易賢網 閱讀:831 次 日期:2017-04-27 09:15:07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事業(yè)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歷史之三國經濟”,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1.曹魏經濟

魏、蜀、吳三國當中,以魏人口最多,墾荒的面積最廣,這正是三國中以魏國力最強的原因。曹操迎獻帝于許昌后,以“夫定國之術,在于強兵足食”為方針,在許昌附近實行屯田,大力興修水利。結果“募民屯田許下,得谷百萬斛”。因此,操設置田官于各州郡內,招募流民屯田,把屯田制加以推廣,以改東漢末年軍閥混戰(zhàn)所做成的“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的境況。正因屯田制之成功,地方變成“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正因采取屯田措施,使北方的社會轉向穩(wěn)定,終達至“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2.蜀漢經濟

益州自古以來已有天府之國的美名,漢高祖能得天下亦靠此地物質豐厚為根本。諸葛亮和法正對冶鐵、煮鹽、織綿等重要手工業(yè),實行公營,并設立專職官員加強管理。以上一連串措施,使國家稅收大大增加,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條件。后來關羽失荊州,劉備討伐吳敗亡,使蜀面臨崩潰邊沿,故諸葛亮在經濟方面擴大手工業(yè)官營范圍,提高蜀綿生產量,以助加快恢復國力之步伐。盡管在三國中蜀國力最弱,但首都成都仍是當時的商業(yè)都市之一,“財貨山積,纖麗星繁。”

3.東吳經濟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地方連年征戰(zhàn),地方殘破,北方人民攜家渡江以避難。北方難民不乏富商大賈,他們由北方走難到江南同時,帶備了生產技術與文化,為當時貧困的江南帶來新血。原本江南農耕技術十分落后,尚未懂得牛耕。及后生產技術注入,農業(yè)生產技術逐漸提高,人口亦因此漸漸增加,一改以往地廣人稀的境況。孫氏三代:孫堅、孫策、孫權之統(tǒng)治領地漸大,軍隊亦因此變得龐大,故此糧草軍需耗費成為國家支出中的一大部分,為減輕負擔,逐實行屯田制,并設置典農校尉和典農都尉。屯田制有分兵屯及民屯。兵屯下之耕者為佃兵,民屯下之耕者為屯田客。由于地處江南及海邊,吳在造船和鹽業(yè)都相當發(fā)達。吳的商業(yè)都市以建業(yè)、吳郡、番禺為主,與多國均有貿易往來。其中番禺以國外貿易為主。

更多信息請查看公共基礎知識考試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317125(9:00—18:00)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526150442(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