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代表”思想提出的時代背景
來源:易賢網 閱讀:1738 次 日期:2013-01-23 15:53:27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三個代表”思想提出的時代背景”,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三個代表”的重要論述,是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世紀交替的歷史高度,著眼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全局,繼承歷史,立足現(xiàn)實,前瞻未來所作出的精辟論斷;是深入總結我們黨近80年歷史經驗,深入思考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歷史經驗,緊密聯(lián)系我們黨面臨的形勢任務和現(xiàn)實狀況作出的科學結論。在新時期,尤其是在世紀之交的今天,我們黨正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思想的提出,有其重要的時代背景,主要體現(xiàn)在國際和國內這兩個方面。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國際背景

從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國際背景看,主要有三點:

第一,對世界發(fā)展大勢的深刻把握。人類進入20世紀末,世界發(fā)生重大轉折,給我們黨和國家?guī)硇碌臋C遇和挑戰(zhàn)。在和平和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的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發(fā)展,世界格局多極化的趨勢不可逆轉,以經濟力、科技力、軍事力、凝聚力為主要內容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日趨激烈。我們國家能否抓住機遇,加速經濟發(fā)展,經受住新的挑戰(zhàn),歸根到底取決于黨的建設,取決于按照什么樣的思路來進一步把黨建設好。

第二,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大曲折的深刻總結。20世紀前半期,科學社會主義在占世界人口1/3的國度里取得勝利,震驚世界;20世紀后半期,蘇聯(lián)解體,東歐劇變,又以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嚴重挫折,再次震驚世界。一個由列寧締造的、有90多年光榮歷史、1000多萬黨員的蘇聯(lián)共產黨,為什么說解散就解散了呢?實踐證明,蘇聯(lián)這個堡壘主要是從內部攻破的,是蘇共“自毀長城”,自己搞垮了自己。在劇變時期,蘇共黨內危機已經發(fā)展到連自身的矛盾都無法解決的程度,更不必說領導國家和群眾前進了。當時蘇共已病人膏肓,陷入深刻危機。這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思想路線非?;靵y,黨已喪失了精神支柱和思想凝聚力,喪失了政治敏銳性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已沒有能力把握政治局勢,無法帶領群眾前進。二是黨內腐敗愈演愈烈,嚴重脫離人民群眾,黨的領導人威信掃地,逐漸成為民眾攻擊、嘲弄、唾棄的對象。對這樣的黨,在關鍵時刻,人民群眾是不會為它分憂的。三是黨的民主集中制遭受嚴重破壞,一方面是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嚴重泛濫,紀律松弛,派系林立;另一方面是個人專斷獨行,缺乏黨的集體領導和監(jiān)督。

蘇共黨內腐敗由來已久,從而繁衍出一批蛀蟲。他們希望“變天”,以便“合法”地保持和擴大自己侵吞來的社會財富。黨外反共分子點燃了劇變之火,黨內的腐敗分于遙相呼應,推波助瀾。從解體后的結果看,現(xiàn)在俄羅斯的“新貴”,大多不是持不同政見者,也不是黑市倒爺,而是原蘇共黨內的各級官員。看來,正是這些黨內蛀蟲,先是借“改革”摧毀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然后在解體后毫無顧忌地成為“暴發(fā)戶”。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克里姆林宮紅旗落地時莫斯科是那樣平靜,政權交替是那樣順利。正是由于黨內腐敗分子敗壞了黨的形象,使黨嚴重脫離群眾。從這個意義上講,蘇共黨內腐敗是其垮臺的一個深層原因。

蘇共的教訓表明,官僚主義是共產黨執(zhí)政后最大的危險,而官僚主義加腐敗則必然使黨變質,嚴重脫離群眾。黨中央多次強調執(zhí)政黨的黨風問題是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大問題,這是千真萬確的真理。在20世紀最后20年,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在鄧小平理論指引下獲得蓬勃發(fā)展,這又震驚了世界。中國共產黨人有責任深入研究和思考如此錯綜復雜、變化深刻的歷史現(xiàn)象,進一步得出必要的經驗和教訓,以利于更好地鞏固和加強自己,推動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恢復和發(fā)展。

第三,對西方和平演變戰(zhàn)略的有力應對。當今國際形勢的變化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經濟全球化趨勢,二是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在這種情況下,西方一些政界要人主張打兩種戰(zhàn)爭:一是經濟戰(zhàn),二是演變戰(zhàn)。配合這兩種戰(zhàn)爭的,還有軍事干涉戰(zhàn)。其目的是要消滅社會主義,建立資本主義在全世界的一統(tǒng)天下。這就向我們提出了一系列嚴峻的挑戰(zhàn),其中之一就是在西方推行和平演變戰(zhàn)略的條件下,我們善不善于同他們打思想政治戰(zhàn)。某些西方國家一直企圖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和平演變。毛澤東同志對此早有察覺,并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到了八九十年代,西方加緊對社會主義國家推行和平演變戰(zhàn)略,鄧小平同志以政治家的銳利眼光看透了這種圖謀。他說,西方國家正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所謂沒有硝煙,就是要社會主義國家和平演變。

蘇東劇變以后,他們就把和平演變戰(zhàn)略的主攻方向對準了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開始想借助蘇東劇變的沖擊波很快地把中國搞垮。這個夢想失敗后,就改變?yōu)榇虺志脩?zhàn)的戰(zhàn)略,想用10年、20年把我們搞垮。西方敵對勢力在90年代以后對中國推行和平演變戰(zhàn)略的策略手法又有新的變化和特點:

其一,由“攻心——奪權——私有化”老三部曲變成“攻心——私有化——變權”新三部曲。西方一些人認為,完全可利用中國搞市場經濟的時機而誘使中國推行私有化戰(zhàn)略。只要私有化戰(zhàn)略實現(xiàn)了,不但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喪失了基礎,而且社會主義政權也喪失了存在的基礎。等到后幾代人掌權的時候,共產黨政權就會不奪自變。所以,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在思想上鼓吹資產階級個人主義,在政治上鼓吹資產階級自由化,在經濟上鼓吹私有化。

其二,由“三化”發(fā)展到搞“七化”。所謂“三化”,就是西化、分化和弱化。所謂“七化”,就是在“三化”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淡化、腐化、丑化和溶化。淡化,是指淡化政治、理想、公有制和共產黨領導等觀念。腐化,是指利用市場經濟的負面效應,“鉆中國法規(guī)的空隙,賺中國人的錢,腐蝕中共的干部,再賺更多的錢,搞垮中共的經濟基礎,進而搞垮中共的上層建筑”。丑化,是指利用我們黨的工作失誤和當前揭露出來的腐敗分子的罪行,添枝加葉地加以丑化,使黨在民眾中威信下降,進而脫離群眾,失去民心。溶化,是指以人權否定國家的主權,用西方的哲學和社會學說,取代馬克思主義的學說。以上說的“七化”,是西方敵對勢力推行“和平演變”的新策略,其要害是要動搖人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妄圖使人們喪失對共產黨的信任和對社會主義的信心,最終導致社會主義大廈的傾斜和倒塌。

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我們必須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加強對黨員干部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黨風教育,研究反對和防止“和平演變”的總體戰(zhàn)略和措施,使領導干部自覺地在當代世界風云變幻中經受嚴峻的考驗,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同時還要加強對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全民族的覺悟和素質。只要黨的各級組織朝氣蓬勃、堅強有力,黨員、干部和群眾的覺悟和素質普遍提高了,我們就能夠立于不敗之地。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國內背景

從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國內背景看,也有三點:

第一,對領導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思考。領導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這更加是對我們黨的嚴重考驗。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華民族面臨著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xiàn)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這兩大歷史任務。中國各種政治思潮、政治派別的歷史地位和歷史命運,歸根到底都由其能否推進和完成這兩大歷史任務來決定。我們清醒地看到,面對新的世紀,我們黨所處的國內外環(huán)境已經發(fā)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就國內來說,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全社會范圍經濟成分、利益主體、社會組織和社會生活方式日趨多樣化。這一方面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fā)展,推動了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生活的全面進步,另一方面又對我們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和眾多前所未有的新課題。我國正處在“偉大變革”的關鍵時刻。在中國大發(fā)展中,我們黨要走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yè)的前列,就必須進一步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第二,對體制轉變和改革攻堅的深層思考。我國正處在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和改革攻堅的關鍵時刻,面臨著市場經濟和能否打勝這場改革攻堅戰(zhàn)的嚴峻考驗。市場經濟有兩重性,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其消極的一面,會促使人們產生一種自發(fā)動力,從而把市場經濟條件下強化了的金錢觀念推向極端,產生和滋長拜金主義;把市場經濟條件下強化了的享樂觀念推向極端,產生和滋長享樂主義;把市場經濟條件下強化了的個人利益觀念推向極端,產生和滋長利己主義:這三種主義是資產階級人生觀、價值觀的核心內容。所以,在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關鍵時刻,人們頭腦里容易淡化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產生和滋長資產階級人生觀、價值觀。一旦這種人生觀、價值觀控制了某些黨員干部和群眾的頭腦,就容易產生和滋長不正之風和腐敗現(xiàn)象。陳希同、王寶森、胡長清、成克杰正是這樣一些典型代表。1989年發(fā)生的那場政治風波,也是資產階級自由化分子以反對腐敗為幌子挑起來的。所以,小平同志早就告誡全黨:“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辈娬{,我們這個黨已經非抓不行了。

要勝利完成改革攻堅和實現(xiàn)體制轉變,穩(wěn)定是前提。與經濟體制根本轉變相伴隨的是政治體制改革,與部分工人下崗相伴隨的是政府減員和軍隊精簡。在邁向新世紀的關鍵時刻,如何處理好一千多萬下崗職工的生活安置和再就業(yè)問題;如何處理好——政府機關精簡的幾百萬干部的安置問題;如何解決好幾百萬大學畢業(yè)生和沒有考上高校的中學生的就業(yè)問題;如何處理好幾十萬裁軍人員和大批轉業(yè)復員軍人的安置問題,以維護團結穩(wěn)定的政治局面和社會秩序,這是事關改革與發(fā)展全局的重大問題。同時,還要警惕其他不安定因素的產生和滋長(如法輪功邪教組織和民族分裂主義活動等),警惕有人借機制造事端,破壞團結穩(wěn)定的政治局面。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強調穩(wěn)定壓倒一切,強調要全面加強黨的建設,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要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全面加強全黨全社會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每個黨員干部都要有維護團結穩(wěn)定的高度自覺性和政治責任感。

第三,對我們黨新老交替、興旺發(fā)達的戰(zhàn)略謀劃。我們黨正進入新老交替的關鍵時刻,面臨著能否提高整體素質、經受住各種風險的嚴峻考驗。黨的干部隊伍總體上是好的,但是同時在一部分人中也確實存在著思想僵化、信念動搖、組織渙散、作風飄浮,特別是腐敗問題。歷史上朝代的更替,往往由于內部腐敗引起的:國民黨敗退臺灣,是由于它內部腐敗,在大陸喪失了民心;這次在臺灣選舉中敗北,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也是內部腐敗,失掉了民心。我們黨內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腐敗問題,存在著有失民心的人和事。江澤民同志最近強調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這是確保我們黨和國家永不退色的重要舉措。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從根本上說,就在于她一貫忠實地代表了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的利益。民心不可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民心所向是黨的事業(yè)成敗的關鍵。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具有推翻舊世界、建設新世界的偉力,說到底就是因為黨是以人民群眾為生存基礎的。搞改革和建設也必須依靠人民群眾。黨只有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才能為實現(xiàn)自己的綱領和目標進行不懈的奮斗。建黨80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只要我們黨始終堅持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fā),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符合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符合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會得到人民群眾真心實意的擁護和支持,就會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從現(xiàn)在起到新世紀頭十幾、二十年,一大批年輕干部要走上中高級領導崗位。這種情況下,從嚴治黨,進一步全面提高全黨特別是黨的干部隊伍的素質,已成為十分緊迫的任務。

綜上所述,面向21世紀的中國共產黨,如何做到黨本身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進一步鞏固起來,經得起任何風險的考驗,在世界大轉折中走在時代的前列,領導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事業(yè),這確實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戰(zhàn)略問題。因此,黨的十五大在確定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目標的同時,鄭重提出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這是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一步加以回答的根本性問題。江澤民同志關于“三個代表”的重要論述,正是針對這個根本性問題,以對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新發(fā)展,作出了最集中、最概括的科學回答?!叭齻€代表”的重要思想,確實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根本、執(zhí)政之基礎、力量之源泉,是我們面向新世紀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偉大綱領。

更多信息請查看哲學范文網

更多信息請查看哲學范文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三個代表”思想提出的時代背景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