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專業(yè)所在系 | 專業(yè)名稱 | 學科類別 | 接收計劃 | 考核方法及成績構成 | 接收最低標準 | ||||
筆試(占總評成績比率50%) | 面試(占總評成績比率50%) | ||||||||
考核科目 | 參考書目 | 備注 | 面試基本內容 | 備注 | |||||
土木工程系 | 土木工程 | 工學 | 9 | 工程制圖 | 工程制圖與計算機制圖(何斌、陳錦昌/陳美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 考核內容為教學大綱中課程教學內容的1,2,3部分。 | 對專業(yè)的認識,專業(yè)知識,個人綜合能力 | 單科筆試成績不低于60分 | |
土木工程材料 | 土木工程材料(賈致榮主編,中國電力出版社) | 考核內容見教學大綱要求 | |||||||
土木工程系 | 建筑環(huán)境與設備工程 | 工學 | 7 | 畫法幾何 | 圖學基礎教程、圖學基礎教程習題集(譚建榮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 考核內容見教學大綱要求 | 對專業(yè)的認識,專業(yè)知識,個人綜合能力 | ||
機械制圖 | 圖學基礎教程、圖學基礎教程習題集(譚建榮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 考核內容為教學大綱中課程教學內容的1,2,3部分。 | |||||||
土木工程系 | 工程管理 | 工學 | 15 | 工程制圖 | 工程制圖與計算機制圖(何斌、陳錦昌/陳美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 考核內容為教學大綱中課程教學內容的1,2,3部分。 | 對專業(yè)的認識,專業(yè)知識,個人綜合能力 | ||
土木工程材料 | 土木工程材料(賈致榮主編,中國電力出版社) | 考核內容見教學大綱要求 |
說明:以上三個本科專業(yè)要求申請轉入專業(yè)學生必須具備基本條件:
1.土木工程專業(yè):第一學年英語、高等數學、大學物理三門課程單科成績不低于75分;
2.工程管理專業(yè):第一學年主修高等數學(一)
3.建筑環(huán)境與設備工程專業(yè):第一學年英語、高等數學兩門課程單科成績不低于75分;
畫法幾何
學時數:30 學分:1.5
一、課程的性質和教學目標
本課程是工科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是《機械制圖》的先修課。通過學習該課程,使學生掌握用投影理論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培養(yǎng)圖解簡單空間幾何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對三維形狀與相對位置的空間邏輯思維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掌握徒手畫圖和儀器繪圖的方法;了解制圖標準的一般規(guī)定,掌握組合體視圖的繪制和閱讀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課程教學內容及基本要求
1.制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主要內容:制圖基礎知識與工具;繪圖步驟;幾何作圖。
基本要求:重點理解制圖基本規(guī)定(圖紙幅面、比例、字體、圖線、剖面符號、尺寸注法),標題欄等機械制圖常用國家標準。掌握繪圖工具和儀器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徒手繪圖的基本方法。掌握制圖的一般步驟和方法。掌握幾何圖形畫法(含直線與圓弧連接,圓弧與圓弧連接)。
2.投影理論基礎
主要內容:投影法的基本知識;點、直線、平面的投影及其相對位置。
基本要求:了解投影法的概念、分類,掌握正投影法的投影特性。重點掌握點、直線、平面的各種表示方法以及在三投影面體系第一角中各種位置的投影特性。掌握點的投影與直角坐標的關系,兩點的相對位置,重影點。掌握直線上的點的投影特性,點分割線段成正比。掌握兩直線的相對位置及其判斷方法。掌握平面上的點和直線的作圖方法。掌握特殊位置情況下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相對位置及作圖的基本方法。
3.立體的投影
主要內容:基本立體和組合體的投影
基本要求:重點掌握平面立體和常用曲面立體(圓柱、圓錐、圓球)的表示法。掌握立體表面上取點和線的方法。理解平面與立體表面相交及兩基本立體表面相交的作圖原理,重點掌握表面取點法,初步掌握輔助平面法,了解輔助球面法。掌握組合體視圖的讀圖、繪制方法及標注尺寸的方法。
三、學時分配及教學方式
序號 | 課程內容 | 理論教學 | 課內實踐教學 | 課時小計 | 備注 | |||
課時數 | 教學方式 | 課時數 | 教學方式 | 實驗性質 | ||||
1 | 制圖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 6 | 課堂教學 | 6 | ||||
2 | 投影理論基礎 | 10 | 課堂教學 | 10 | ||||
3 | 組合形體的表達 | 14 | 課堂教學 | 14 | ||||
合計 | 30 | 30 |
四、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lián)系
本課程是《機械制圖》的先修課。本課程能為學生的繪圖和讀圖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礎,要達到合格的工科本科學生所必須具備的有關要求,還應在后續(xù)課程中繼續(xù)培養(yǎng)和提高。
五、建議教材及教學參考書
1.建議教材
[1] 譚建榮,陸國棟. 圖學基礎教程第2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譚建榮,陸國棟. 圖學基礎教程習題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教學參考書
[1] 何銘新,錢可強. 機械制圖第5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大連理工大學工程畫教研室. 畫法幾何學第6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六、幾點說明
1.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使用
要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必須有大量的實物作例子。通過大量實例分析,使學生的思維實現(xiàn)從實物到圖形,又從圖形到實物的多次轉換,從而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和表達能力。為了更有效地達到這一目的,本課程絕大部分課時采用多媒體教學,使實物能以仿真的形式反映出來,大大減少課堂上畫圖的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2.本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中提倡特色教學,應精選內容,打好基礎,加強實踐,培養(yǎng)能力。要保證學生完成一定數量的作業(yè),建議本課程課內外學時比為1:1.5~1:2
機械制圖及CAD
學時數:42 學分:2.0
一、課程的性質和教學目標
《機械制圖及CAD》是高等學校建筑環(huán)境與設備工程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程。該課程旨在培養(yǎng)獲得工程師初步訓練的高級工程技術應用型人才基本素質和實踐能力。它研究繪制和閱讀機械圖樣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房屋建筑圖的基本表達形式、分類和識讀。本課程的任務是為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繪圖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礎。本課程是建筑環(huán)境與設備工程專業(yè)的必修課程,同時它又是學生學習后繼課程和完成課程設計與畢業(yè)設計不可缺少的基礎。
二、課程教學內容及基本要求
1.工程圖表達基礎
主要內容:軸測圖及機件的常用表達方法
基本要求:重點掌握軸測投影的基本知識。掌握繪制正等軸測投影圖的作圖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斜二軸測投影圖的作圖原理和作圖方法。掌握視圖、剖視圖、斷面圖、局部放大圖等表達方法和常用簡化畫法。了解第三角畫法。
2.機械工程圖的繪制與閱讀
主要內容:零件圖和裝配圖
基本要求:了解零件圖的作用與內容。掌握零件圖的視圖選擇、尺寸注法和常用的技術要求。掌握零件的常見結構和常用零件的讀圖方法。掌握螺紋及螺紋連接件的規(guī)定畫法及標注?;菊莆罩饼X圓柱齒輪的規(guī)定畫法及嚙合畫法。了解銷、滾動軸承的畫法與規(guī)定標記。掌握裝配圖讀圖方法以及由零件圖拼畫簡單部件裝配圖的表達方法。
3.房屋建筑圖概述
主要內容:房屋建筑圖的表達形式與識讀
基本要求:了解房屋建筑圖的基本表達形式、分類,掌握房屋建筑圖的表達形式圖示特點,基本掌握房屋建筑圖中常用的圖例和符號,基本掌握房屋建筑圖的識讀方法。
4.計算機繪圖
主要內容:應用常用典型繪圖軟件繪制圖形的基本方法
基本要求:了解計算機繪圖系統(tǒng)的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一種常用繪圖軟件繪圖基本操作流程,掌握應用基本二維繪圖命令和編輯命令繪制簡單零件圖的步驟和方法。了解一種常用繪圖軟件繪制機械類裝配圖和簡單房屋建筑圖的方法。
三、課內實踐教學內容及要求
1.工程圖表達基礎(上機,4學時)
內容:機件的常用表達方法
目的及要求:掌握形體結構表達基本方法、零件表面交線表達方法,能夠根據機件的形狀選用合適的表達方案。
2.工程圖的繪制與閱讀(上機,4學時)
內容:零件圖和裝配圖
目的及要求:掌握螺紋、螺紋緊固件及其連接的規(guī)定畫法,從結構-功能分析理解零件圖和裝配圖的作用與內容、零件圖與裝配圖之間的關系,能正確閱讀、繪制零件圖以及簡單部件的裝配圖。
3.計算機繪圖(上機,4學時)
內容:繪制二維圖形的基本方法,簡單三維造型
目的及要求:了解計算機繪圖系統(tǒng)的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一種常用繪圖軟件繪圖操作流程,并能繪制零件圖和簡單部件裝配圖;能進行簡單三維造型。
四、學時分配及教學方式
序號 | 課程內容 | 理論教學 | 課內實踐教學 | 課時小計 | 備注 | |||
課時數 | 教學方式 | 課時數 | 教學方式 | 實驗性質 | ||||
1 | 工程圖表達基礎 | 6 | 課堂教學 | 4 | 上機 | 10 | ||
2 | 機械工程圖的繪制與閱讀 | 14 | 課堂教學 | 4 | 上機 | 18 | ||
3 | 房屋建筑圖概述 | 2 | 課堂教學 | 2 | ||||
4 | 計算機繪圖 | 8 | 課堂教學 | 4 | 上機 | 12 | ||
合計 | 30 | 12 | 42 |
五、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聯(lián)系
本課程能為學生的繪圖和讀圖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礎,要達到合格的工科本科學生所必須具備的有關要求,還應在后續(xù)課程、生產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yè)設計中繼續(xù)培養(yǎng)和提高。
六、建議教材及教學參考書
1.建議教材
[1] 譚建榮,陸國棟. 圖學基礎教程第2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譚建榮,陸國棟. 圖學基礎教程習題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教學參考書
[1] 何銘新,錢可強. 機械制圖第5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大連理工大學工程畫教研室. 畫法幾何學第6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七、幾點說明
1.要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必須有大量的實物作例子。通過大量實例分析,使學生的思維實現(xiàn)從實物到圖形,又從圖形到實物的多次轉換,從而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和表達能力。為了更有效地達到這一目的,本課程絕大部分課時采用多媒體教學,使實物能以仿真的形式反映出來,大大減少課堂上畫圖的時間,提高教學效率。
2.計算機繪圖作為一種迅速發(fā)展的現(xiàn)代繪圖方法,對學生以后掌握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必須安排一定學時進行講授與實踐。
3.本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在教學中提倡特色教學,應精選內容,打好基礎,加強實踐,培養(yǎng)能力。要保證學生完成一定數量的作業(yè),建議本課程課內外學時比為1:1.5~1:2。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