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院創(chuàng)建于1977年,開全國重點理工科大學辦文科之先河。學院由中國語言文學系、哲學系和歷史研究所組成。全院現有教職工89人,其中教授26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博士生導師21人、副教授18人,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的有62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0%。學院現有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中國語言文學和哲學,涵蓋博士點16個,另有中國史一級學科碩士點,哲學和中國語言文學兩個博士后流動站。學院現有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2個省級重點學科。
學院下設國學研究院、語言研究所、文學研究所、中國當代寫作研究中心、當代哲學研究基地、德國哲學研究中心、生命倫理學研究中心、應用現象學研究中心、生存哲學研究所等科研機構。
學院還積極參與對外文化交流,負責與美國偉恩州立大學合作承建孔子學院,每年選派教師和學生前往美國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和文化交流工作。另外,受國家漢辦委托,學院每年還從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選拔優(yōu)秀學生前往泰國和其他國家從事對外漢語教學。
中國語言文學系
中國語言文學系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中國語言研究所和中文教研室,1985年正式建系,現有教師36人,其中教授13人(博士生導師9人),副教授14人。教師中有博士學位者25人。有1人擔任全國中文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擔任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碩士學位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為湖北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
中國語言文學系現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湖北省重點學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碩士學位點,設有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2個本科專業(yè);有省級精品課程3門、校級精品課程2門。
近五年來,中文系教師先后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和一般項目8項,教育部重點項目與規(guī)劃項目7項,其他省級科研課題20余項,有10余項成果獲省部級和其他學術獎;出版學術著作40多部,在國內重要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300余篇。
中國語言文學系十分重視與海外大學、學術機構的學術交流,中文系教師先后到美國、英國、日本、德國、韓國、俄羅斯、新加坡等國,以及中國香港、臺灣等地講學,進行學術交流,并與美國偉恩州立大學、韓國慶尚大學、安東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建立了穩(wěn)定的系際交流與合作關系,在美國建有孔子學院。
中國語言文學系主辦有海內外影響甚大的學術季刊《語言研究》。系資料室藏書較豐富,有圖書8萬余冊,并訂有大量國內外學術期刊。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
本專業(yè)培養(yǎng)學生系統掌握漢語和中國文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具備較強的寫作能力和閱讀古籍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應用文科現代科學知識,并能熟練運用計算機處理中文信息。
主要課程: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理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美學、寫作、中文信息處理等。
畢業(yè)去向:高校、科研單位、報社、電臺、電視臺、出版社、黨政機關、公司和大中型企業(yè)等。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
本專業(yè)是為適應改革開放及國際化形勢,使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而設置的新專業(yè)。經過四年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扎實的中國語言文學、中外文化等方面的知識及理論;具有較強的漢語及英語的應用能力,掌握基本的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方法。
主要課程:對外漢語教學理論、教學法、教育心理學、中外文化史、中外文學史、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理論、美學、文藝理論、英語口語、英漢翻譯、中文寫作、英文寫作等。
畢業(yè)去向:可在各級學校從事培養(yǎng)外國留學生學習漢語的教學工作及從事有關對外文化、宣傳、新聞等方面的工作。
實習基地:湖北電視臺、湖北日報、知音雜志社等。
哲學系
哲學系的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的哲學研究所,迄今已有30余年的歷史,是國內哲學界“最具活力的”哲學系之一。哲學系現有教師24人,其中教授9人(其中二級教授2人,三級教授2人),副教授6人。教師中有博士學位者23人。有1人擔任全國高校哲學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1人擔任全國高校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1人為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馬克思主義學部委員,1人為教育部學風建設委員會副主任,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入選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yōu)秀人才”,1人入選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1人入選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分別入選華中學者領軍教授崗和特聘教授崗。
哲學系的學科建設比較齊全,現擁有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一級學科碩士點,此外,還有1個哲學本科專業(yè)和1個哲學博士后流動站。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教育部視頻公開課1門,以及省級和校級精品課程各1門。
近五年來,哲學系教師先后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和一般項目7項,教育部重點項目與規(guī)劃項目6項,其他省級科研課題2項。有1項成果獲省部級和其他學術獎;出版學術著作50部,在國內重要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655篇。
系訓:崇學、明道、立德、篤行。
哲學專業(yè)(文理兼收)
本專業(yè)主要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哲學思維訓練,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言語表達能力,使學生在全球化的時代具有思想力和競爭力。走大文科的本科人才培養(yǎng)之路,實現哲學與經濟學、管理學、行政學以及社會學等相近專業(yè)的交叉融合,著力于培養(yǎng)有中國特色的“PPE”(哲學、政治學、經濟學)應用型哲學人才。充分發(fā)揮哲學專業(yè)人才在精神教化、理想引導和心理咨詢中的作用,培養(yǎng)一批能夠從事較高水平的哲學研究、教育、宣傳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史、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倫理學、邏輯學、科學技術哲學、宗教學、美學、心理學、文化哲學、政治哲學、生命哲學、后現代哲學等。
實習基地: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武漢電視臺、湖北日報社、奧園地產集團等。
畢業(yè)去向:從事理論課教學、學術研究、行政管理、宣傳教育、新聞媒體、文化事業(yè)管理等。
更新時間:2013年6月
來自:本院系2013年在江蘇招生計劃情況為:
省份名稱 | 專業(yè)名稱 | 科類 | 招生計劃 | 備注 |
江蘇 | 哲學 | 文史 | 3 | |
江蘇 | 漢語國際教育 | 文史 | 3 |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