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這一天,無論男女老少,都是衣冠楚楚,文質(zhì)彬彬,磕頭作揖,拜年敬老。依傳統(tǒng)習慣,初一這一天,是給族中老人拜年、從初二開始,便探親訪友了。俗話說,“外甥拜年,初二初三?!币懒晳T,外甥探親首先要給外祖父母、舅父舅母去拜年,然后是姑父姑母,姨父姨母,依次排列。拜年是要分個親疏遠近的,這便是倫理之禮。正月初五叫“破五”,家家就要掃垃圾,倒臟土了。到這時候再拜年,就有點晚了。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拜年的形式也多種多樣了。電話拜年,電報拜年,電腦網(wǎng)上拜年,郵寄賀卡拜年,等等,都是可行的。
宗族拜年
宗族拜年的意義在于傳承孝悌之道,發(fā)揚尊老愛幼之風,維護家庭的團結(jié)和睦,教育晚輩尊老敬長。拜年的禮儀教育青少年在家里養(yǎng)成懂禮節(jié),知進退的良好習慣,以便將來到社會上也能尊師敬長,謙虛謹慎的去工作和生活。如果在家里就不能尊老敬長,到社會上就容易違法亂紀,所以,拜年的風俗是有教育意義的,決不是封建意識,而是優(yōu)良傳統(tǒng)。
[示例]:正月初一,大清早,杜先生與夫人便已收拾停當,換上了嶄新的節(jié)日服裝、坐等兒孫們來拜年。兒子沛鶴與媳婦束玲,梳妝已畢,恭恭敬敬走進上房說:“爸過年好,媽過年好。我們給二老拜年了?!闭f畢各自鞠了一躬。杜先生與夫人樂呵呵地說:“過年好,過年好,祝你們一年更比一年好。”于是大家共進早餐,吃隔夜餃子。所謂隔夜餃子,就是三十晚上已經(jīng)包好的餃子,早晨一煮便吃。象征富富有馀。
親戚拜年
親戚之間,在新春佳節(jié),互相探視、慰問、拜望、祝福,能夠增進親情,加強團結(jié),溝通感情,傳遞信息。所謂親戚,現(xiàn)在一般指的是由于婚姻關系而形成的社會關系。這種關系開始是憑著血緣關系來維護的,但是,血緣關系逐輩變遠,需要通過禮儀來調(diào)節(jié),比如,姑舅表親之間,依傳統(tǒng),應該是外甥先給舅父母拜年,然后內(nèi)侄再給姑父母拜年,這種倫理關系稱為“娘親舅大”,這種風俗包含有尊重母系的風俗。所以傳統(tǒng)都說“外甥拜年初二三,過了初五門就關?!笨梢姡o外祖父母、舅父母拜年,宜早不宜晚。不宜晚于初五。因為正月初五也叫“破五”,春節(jié)的黃金時期已過,家家都要料理生意,無暇整天招待客人了。
[示例]:初二早晨,杜沛紅、李哲領寶寶來拜年。沛紅與李哲敲門,杜夫人開門。沛紅與李哲齊聲拜年:“媽過年好!”寶寶也高聲問好:“姥姥過年好!”進屋之后,又向杜先生拜年:“爸爸過年好!”同時鞠躬行禮。寶寶也快樂地說:“老爺過年好,我給您二老磕頭了!”說著便跪下去,姥姥忙攙扶起來,把早已準備好的紅包遞與寶寶。
李哲遞過兩瓶西夏貢酒說:“爸,過年了,給您買兩瓶酒,是西夏貢酒,都說挺好,您嘗嘗?!倍畔壬舆^酒來說:“你們來看看我,我就很高興了,花錢干什么,我又不喝酒?!迸婕t遞過一匣點心說:“媽,過年了,給您買一匣點心,嘗嘗鮮兒吧?!贝藭r,沛鶴與李哲、束玲與沛紅也都見過了禮。寶寶忙說:“舅舅過年好,舅媽過年好。”沛鶴與束玲齊說:“寶寶過年好,寶寶真長大了,會給舅父舅母拜年了,賞你一個紅包吧!”大家哈哈一笑,便坐下看電視,評論昨晚的聯(lián)歡晚會節(jié)目如何如何。不多時,沛彤和建成領著貝貝也來了,鞠躬施禮,獻上禮物,大家相見,問安問好,又是一番熱鬧,寶寶和貝貝又得了一些紅包,自然更是高興。一同下樓放炮去了。
朋友拜年
朋友之間在正月里互相拜個年,一是為了祝賀新年,二是為了慰問健康,三是為了增進友誼。無論去年有多大矛盾,新年一拜,心情愉快,往日嫌隙,馬上拋在九霄云外。所以,拜年雖然是個禮儀形式,卻有極其豐富的道德內(nèi)涵,輕視不得?,F(xiàn)在家家都有電話了,為了不打攪長者,有時也可以打個電話拜個年。探親訪友之前,最好事前打個電話,問問對方家中方便不方便,免得主人一時應酬不開。在禮儀往來中,這是很值得注意的。
[示例]:2001年春節(jié)清晨8點鐘,杜沛鶴撥通王教授的電話,
只聽王先生高興地說:“喂,你好,哪一位?”沛鶴說:“王先生,新年好!我是您的學生--杜沛鶴,給您拜年了?!蓖跸壬灿淇斓卣f:“也祝你新年好,祝你們?nèi)倚履昕鞓??!迸纡Q接著說:“新年伊始,祝您健康長壽,全家幸福?!蓖跸壬f:“謝謝!”沛鶴說:“再見。”王先生說:“再見?!彪娫掆徲猪懥耍纡Q拿起電話友好的問道:“您好,請問您找誰?”對方答道:“我是李有為,請問杜桂林先生在家嗎?”沛鶴說:“啊,是李叔哇,我爸在家呢。”對方說:“沛鶴,告訴你爸,一會兒我們?nèi)ソo你爸拜年,請他務必等我們。”沛鶴說:“好的,好的,歡迎,歡迎!我們?nèi)夜Ш蚬馀R。再見?!?/P>
[示例]:大約上午10點,李有為先生偕夫人到了杜家樓下,
杜桂林先生偕夫人已在樓門口迎接。大家見面,互致問候,杜先生說:“新年好,新年好!”李先生說:“恭喜發(fā)財,恭喜發(fā)財?!眱晌环蛉艘不ブ沦澝乐o。主人讓李先生與其夫人先上樓。李先生再三謙讓,杜先生堅持讓李先生先上,李先生只好先登樓梯,大家依次上樓。到了門口,沛鶴與束玲早已開門,站在門外,鞠躬施禮,熱情問好:“李叔叔過年好,孔阿姨過年好!”并請李叔孔姨進客廳,李先生與夫人謙辭不入,杜先生只好引領進門。禮儀性地整理一下沙發(fā)坐墊,讓客人入座。李先生遞過禮品,說:“禮物菲薄,不成敬意,聊表寸心,恭賀新禧?!倍畔壬袆拥恼f:“瞧您總是這么客氣,年年有禮,朋友之間,大家聚一聚,聊聊天,再不要買這么貴重的禮物?!崩钕壬f:“圖個吉利,圖個熱鬧?!倍畔壬f:“哎呀,真真是受之有愧,卻之不恭,那好吧,我就愧領了?!庇谑墙舆^禮物遞于沛鶴,沛鶴將禮品放在另室,束玲獻茶,大家便天南地北的聊起來了。拜年之風,起碼從漢代就有了。到了宋代,風氣就更盛了。居官者往往因為拜年不迭,引起許多煩惱。白居易的枟元日對酒枠詩曰:
慶吊經(jīng)過懶,逢迎跪拜遲。
不因時節(jié)日,豈覺此身衰。
由于同僚多,拜年煩,宋朝興起了投送“名帖”之風。趙翼的枟陔余叢考·名帖枠云:“古人通名,本用削木書字,漢時謂之謁,漢末謂之刺。漢以后雖用紙,而仍相沿曰刺?!?/P>
清人楊靖亭著枟都門雜詠·名片枠詩曰:
新正投刺古移風,小楷端書樣若窮。
羨慕翰林名字大,也將紅紙印來工。
乾隆年間,范來宗的枟拜年枠詩云:
走賀紛聞歲龠更,素非識面也關情。
添丁夸列懷中刺,過午飛留簿上名。
羽士禪師同逐逐,東家西舍盡盈盈。
春明舊夢還能記,馳遍輪蹄內(nèi)外城。
近年來,全國重新興起賀年卡之風,郵局也發(fā)行了有獎賀年片,大大促進了賀年禮儀的發(fā)展。郵局還開辦禮儀電報等業(yè)務,更是文明之舉。但是,有人借口環(huán)境保護,節(jié)省紙張,倡議不買賀年卡,度其用心,也是好的,想盡量少用木材。但是必須指出,浪費紙張的不是可憐的禮儀賀卡,而是那些非法出版物,和那些雖然合法卻沒人看的亂七八糟的印刷品,而不是賀年片。不去“掃黃打非”,反而來砍伐禮儀,真是豈有此禮!賀年卡能喚起人們的仁愛之心,規(guī)范人們的文明之舉。請愛護這一新生事物吧。
更多信息請查看節(jié)日.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