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學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是安徽大學物理系,物理系是安徽大學的開校系科之一。安徽大學創(chuàng)建于1928年,校址在安慶,為省立安徽大學,創(chuàng)建時即有物理系。1946年恢復辦學,為國立安徽大學。1949年國立安徽大學遷往蕪湖,與安徽學院合并,成立安徽大學。1958年,國務院和安徽省委決定在合肥新建安徽大學,當時在蕪湖的安徽大學部分干部和中文、外語、生物、化學4個系和體育教研室部分教師,以及物理系全體教師及該系327名學生來肥參與了安徽大學的建設。物理系成立之初僅有物理學1個專業(yè)。
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進程,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進入了歷史上發(fā)展最快最好的時期,尤其是1996年進入首批國家“211工程”高校建設行列之后,更是經歷和實現(xiàn)了跨越式的發(fā)展,在學科建設、學位點建設、平臺基地建設、隊伍建設、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國際化與學術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綜合實力大為增強,辦學聲譽明顯提高,社會影響逐漸擴大。
目前,學院下設3個系和1個教學部:物理系、材料系、光電信息系和基礎物理教學部。全院現(xiàn)有教職工101人,專任教師81人。職稱結構:專任教師中,教授16人,副教授22人,講師35人,助教8人。學歷結構: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43人,具有碩士學位36人。專任教師中,有“皖江學者”講席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計劃”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6人,省學術拔尖人才2人,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4人,博士生導師9人。
學院現(xiàn)有4個本科專業(yè)(應用物理、材料物理、電子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在校本科生約1600人;有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物理學(含8個二級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含3個二級學科)。目前招生的碩士專業(yè)有:理論物理、光學、原子與分子物理、凝聚態(tài)物理、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在校碩士生約150人;有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材料物理與化學、物理電子學),在校博士生約20人。學院現(xiàn)有2個安徽省重點學科—材料物理與化學、理論物理;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獲取與控制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安徽省信息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2個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磁性材料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光電感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安徽省基礎課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普通物理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學院秉承安徽大學“至誠至堅,博學篤行”的校訓精神,堅持“依托重點學科,教學科研結合,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的人才培養(yǎng)思路,著力培養(yǎng)具有“高素質,厚基礎,寬口徑,創(chuàng)新型”特征的戰(zhàn)略性后備人才。在學院80多年的辦學和人才培養(yǎng)實踐中,通過對材料科學、物理學、光學等重點學科的建設,不斷改革和完善教學內容,堅持走高水平、特色型的發(fā)展之路,形成了既重基礎理論、又重應用研究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和教學體系。1958年以來,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共培養(yǎng)了7000余名優(yōu)秀畢業(yè)生,為國家和地方的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今天,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全體師生緊緊抓住國家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和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歷史機遇,繼承和發(fā)揚幾代安大人鑄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勤奮進取,扎實工作,開拓創(chuàng)新,為建設國內一流的高水平學院而努力奮斗!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