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函的格式范文
來源:易賢網(wǎng) 閱讀:6527 次 日期:2014-12-25 13:33:28
溫馨提示:易賢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了“公文函的格式范文”,方便廣大網(wǎng)友查閱!

一、函的涵義和用途

函,適用于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請求批準和答復審批事項。

函的使用范圍極廣,使用頻率極高,可謂公文中的"輕武器"。具體來說,函的用途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1、平級機關或不相隸屬機關單位之間的公務聯(lián)系,往來。

2、向無隸屬關系的業(yè)務主管部門請求批準有關事項。

3、業(yè)務主管部門答復審批無上下級隸屬關系的機關請求批準的事項。

4、機關單位對個人的事務聯(lián)系,如復群眾來信等。

二、函的特點

1、使用廣泛性。函的使用不受級別高低,單位大小的限制,收發(fā)函件的單位均以比較平等的身份進行聯(lián)系。上至國務院,下至基層組織,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都廣泛地使用函。

2、行文多向性。函可以上行,下行,但大多數(shù)函作平行文。

3、用語謙敬性。不論什么類型的函,用語皆得注重謙恭有禮,尊重對方,力求得到對方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函是最注重使用文言詞匯的公文。函是公文中最富有文學性的文種。

三、函的類型

1、商洽函。即不相隸屬機關之間商洽工作,聯(lián)系有關事宜的函。如人員商調(diào),聯(lián)系參觀學習等。

2、詢答函。即不相隸屬機關之間相互詢問和答復有關具體問題的函。詢答函實際上又可分出"詢問函"和"答復函"。有些不明確的問題向有關機關和部門詢問,用詢問函。對機關和部門所詢問的問題做出解釋答復,用答復函。詢答函涉及的多數(shù)是問題而不是具體的工作。

3、批請函。即用于不相隸屬機關之間請求批準和答復審批事項的函。批請函實際上又可以分為"請批函"和"審批函"。請批函用于向不相隸屬的主管部門請求審批事項,而審批函則用于主管部門答復不相隸屬機關單位的請批事項。

4、告知函。即告知不相隸屬機關有關事項的函。

以上是按內(nèi)容和用途對函所作的分類。若按照文面格式分類,函可以分為公函和便函。若按照行文去向分類,函又可以分為去函和復函。

四、函的結(jié)構和寫法

(一)標題

函的標題一般由發(fā)文機關,事由和文種構成,有時也可以只由事由和文種構成。

(二)正文

1、開頭。寫行文的緣由,背景和依據(jù)。

一般來說,去函的開頭或說明根據(jù)上級的有關指示精神,或簡要敘述本地區(qū),本單位的實際需要,疑惑和困難。

復函的開頭引用對方來文的標題及發(fā)文字號,有的復函還簡述來函的主題,這與批復的寫法基本相同。繼而,有的復函以"現(xiàn)將有關問題復函如下"一類文種承啟語引出主體事項,即答復意見。

2、主體。寫需要商洽,詢問,答復,聯(lián)系,請求批準或答復審批及告知的事項。

函,或去函和復函的事項一般都較單一,可與行文緣由合為一段。如果事項比較復雜,則分條列項書寫。

3、結(jié)語。不同類型的函結(jié)語有別。如果行文只是告知對方事項而不必對方回復,則結(jié)語常用"特此函告","特此函達"。若是要求對方復函的,則用"盼復","望函復","請即復函"等語。請批函多以"請批準","請大力協(xié)助為盼","望能同意","望準予××是荷"等習慣用語收束。復函的結(jié)語常用"特此復函","特此回復","此復"等慣用語。也有的函不寫結(jié)語。

五,注意問題

1、注意批請函與請示的區(qū)別,向有隸屬關系的上級機關請求指示,批準事項用請示,而向沒有隸屬關系的業(yè)務主管機關請求批準有關事項,則用請批函。主管機關答復請求審批事項,用審批函。

2、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無論去函還是復函,都不要轉(zhuǎn)彎抹角,切忌空話,套話和發(fā)空泛的議論。

3、一文一函,簡潔明了。

4、語言要規(guī)范得體,并體現(xiàn)函的用語特色。發(fā)函要使用平和,禮貌,誠懇的語言,對主管機關要尊重,謙敬,對級別低的單位要平和,對平行單位和不相隸屬的單位要友善。切忌使用生硬,命令性的語言。復函,則態(tài)度要明朗,語言要準確,避免含糊籠統(tǒng),猶豫不定。

更多信息請查看文秘知識

更多信息請查看文秘知識
易賢網(wǎng)手機網(wǎng)站地址:公文函的格式范文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易賢網(wǎng)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wǎng)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