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調節(jié)的含義
心理,是人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情感、意志和氣質、能力、性格等心理現象的總稱,它是客觀事物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由于外界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以及人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的差異,便會產生心理上的種種障礙,影響著人的心理健康。
在機關工作中,由于秘書人員所處位置的特殊,工作任務的繁重,以及社會對秘書角色期望高,因此,秘書在心理上承受著各種壓力。如果秘書人員不能及時的克制和調節(jié)不良心態(tài),輕則會影響秘書的情緒,重則會危害秘書的健康。所謂心理調節(jié),就是秘書人員為了適應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以保障心理健康而進行的自我調節(jié)與平衡。
有效地進行心理調節(jié),對維持秘書的心理健康,防治秘書身心疾病,溝通秘書的人際關系和提高秘書工作效率都起著重要作用。
(二)秘書的心理健康
什么是“健康”?傳統(tǒng)的概念解釋為,身體沒有毛病就是健康;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對健康的解釋為“健康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安全安寧的狀態(tài),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體質虛弱”,中美聯合編審出版的《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也認為:健康是“使個體能長時間的適應環(huán)境自身、情緒、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顯然,這是大健康的概念,這個概念有三層含義: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交往健康。
所謂心理健康,就是個體在各種環(huán)境中能保持一種良好的心理效應狀態(tài)。一個心理健康的秘書,能夠隨環(huán)境的變化而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結構,達到同外界的平衡,以顯示出較強的適應能力。那么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么呢?目前,國內外學者還沒有形成定論。據我國學者研究,心理健康的主要標準有以下十條:
1、情緒安定,積極向上,沒有不必要的緊張感和不安感;
2、 知足者常樂,為了將來,面對現實,能克制不現實的欲望;
3、 具有同情心和對事物的愛;
4、具有我愛人人,人人愛我的胸懷;
5、 具有自信心,又善于同別人交往;;
6、對生理發(fā)育的各個階段,表現出相適應的情緒;
7、能把敵愾心轉向創(chuàng)造和建設的方向去;
8、能建設性的處理問題,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9、能意識到自己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努力掌握知識和技能;
10、熱愛生活并能與他人和睦相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那么結合秘書的實踐,一個心理健康的秘書應具備怎樣的標準呢?(討論0
它們是:情緒穩(wěn)定,積極向上;具有愛心,善解人意;態(tài)度現實,責任心強;靈活多變,適應力強;人際關系和諧,善于交往。
(三)秘書的心理障礙及其形成原因
秘書人員的心理調節(jié)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維護心理健康和消除心理障礙,以達到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目的。
秘書人員的心理障礙是指秘書在輔助領導者進行決策與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消極的、比較穩(wěn)定的,影響正常行為的心理因素和心理狀態(tài)。
一個成熟的秘書工作者,除了應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業(yè)務素質外,還應具備健康的心理,能夠自覺地使用自己的智慧(智力、非智力、能力)去應付客觀環(huán)境,達到個體與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的平衡。但是,個別的秘書人員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和不同的外部環(huán)境下,由于他們看待客觀事物的思想、方法有問題,又不善于及時的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與適應客觀環(huán)境,因而表現出種種不正常的心理現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自負心理
秘書人員工作在中樞機關,身近領導者,不僅接觸機要事項,知悉內部情況,而且經常代領導者傳言,被授權處理問題。這種特殊的地位和條件,客觀上使一些秘書人員特別是部分青年同志由此滋長自負心理,自視高人一等,出人頭地。有的以“二領導”或“二首長”自居,裝腔作勢,指手劃腳,發(fā)號施令;有的盛氣凌人,態(tài)度傲慢,缺乏熱情,出現“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衙門作風;還有的自以為高明,因此固執(zhí)己見,強加于人,聽不得不同的意見。
有自負心理的人,往往由于缺乏自知之明,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知識、才能和前途,沒有擺正個人與組織,個人與領導之間的關系。這種不良心理的有害性在于,既妨礙秘書潛能的發(fā)揮,又會危害秘書的人際關系,特別是秘書與領導者,秘書同群眾及同事之間的關系,造成秘書人際關系的緊張。
2、自卑心理
秘書人員的工作帶有明顯的服務性、從屬性、輔助性。這種從屬地位,使少數同志產生了自卑心理,有人認為,秘書工作人員是領導的附庸,勞動成果是為人作嫁,秘書的“自我價值”無法實現,人格受辱,矮人一等;有人對秘書工作的服務性、從屬性不接受,只強調參謀作用,不愿意當助手,對“為領導服務、為人民群眾服務”更是諱莫如深,怕被人說討好領導。這實際上反映出一種自輕自賤的自卑心理;還有的在領導面前,自慚形穢,自感位卑言輕,唯唯諾諾,毫無個人主見。
這種心理一旦產生就會影響秘書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降低工作效率。
3、壓抑心理(抑郁心理)
秘書工作要嚴格按領導意圖辦事,被動性強,要求秘書人員樂于服務、默默奉獻的高貴品質??墒菍δ切┎辉敢狻盀樗俗骷抟隆倍非舐勥_和自我實現的秘書,就容易產生壓抑感,時時處處覺得“低人一等”,有的認為“緊箍咒”太多,制約因素太多,自己想干的而不能干,想說的不能說,不能隨心所欲,個人的潛能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有的謹小慎微,顧慮重重,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走一步路,在此情況下,如遇到逆境,受到批評或挫折,更會助長這種不良情緒,或憂心忡忡,愁腸百結行動遲緩,或牢騷滿腹,看誰都不順眼。
秘書人員的壓抑心理,一般表現為情緒低落,行動遲緩,態(tài)度冷淡,因而工作缺乏主動和熱情。嚴重者,可能發(fā)展為郁郁寡歡、愛發(fā)牢騷,萎靡不振等。長此以往,就會使人變得頹廢,沮喪和消沉。
4、緊張心理(焦慮心理)
秘書工作質量要求高,稍不注意就會出差錯,容易使秘書的心理處于緊張狀態(tài),而現代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如生活節(jié)拍加快,社會競爭的加劇等又加重了秘書的緊張心理。一是驚懼,整天提心吊膽,生怕出錯,神經繃得很緊,得不到松弛;二是厭戰(zhàn)怯戰(zhàn),特別是對時間要求緊,工作量大的實擊性任務,心里總有幾分怯勁,總想湊合應付,得過且過;三是工作中認不清輕重緩急,手忙腳亂,忙中出錯。
這種不良心理,經常使秘書表現為不安、急躁、和憂郁,甚至出現易激動、發(fā)脾氣等心理反應。心理學家認為,長期處于高焦慮的人,會導致高級神經的失調,會給工作帶來失誤。
焦慮是一種心理緊張狀態(tài),它能引起足夠的注意,促進工作的及時完成,因而有積極和可取的一面,即俗話說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里所說的是過度焦慮。
5、吃虧心理
秘書工作相對穩(wěn)定性強,政治、經濟待遇低,一些同志感到吃了虧。有的看到同等學歷、同時參加工作的人因從事其他職業(yè)工作很快提拔了職務,而自己則是“多年一貫制”,原地踏步走。認為自己在職務上吃了虧,組織上欠了自己的帳;有的看到這幾年社會嚴重分配不公,不少人已經富起來了,而秘書人員經濟收入微薄,生活清苦,認為自己在經濟上吃了虧;再加上秘書工作的職稱、政治、經濟待遇都上不去,一些人認為沒有熬頭,不如改行搞專業(yè),名利雙收。
6、變態(tài)心理:一是曲意逢迎,個別秘書利用自己接近領導的有利條件,為了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千方百計地討好領導,阿諛奉承,喪失人格;二是逆反心理,個別秘書人員對組織上、領導上有意見,便采取對抗行為,對領導指示置若罔聞,拒不執(zhí)行,甚至故意與領導作對,影響機關工作。
7、嫉妒心理
嫉妒是一種意欲破壞他人名譽而心懷怨恨不良心理。嫉妒的對象多是與自己年齡、文化、能力和地位等條件相似,而在某些方面卻優(yōu)于自己的人。產生嫉妒的原因,多半是自己與周圍環(huán)境失衡,某種個人需求得不到滿足而遷怒他人的消極情緒。嫉妒心嚴重的人,有時甚至造謠詆毀,打擊陷害,做出有悖于公德的舉動。秘書的嫉妒,大都發(fā)生在同事之間,如同事取得成績,受到表揚,得到提升等,不是見賢思齊,平等競爭,而是把自己的過失與不利歸咎于同事,進而產生嫉妒的心理,做出損人害己的事情。
8、依賴心理
從總體上說,秘書工作屬于被動性的工作,這是由秘書活動的性質決定的。但是,從被動中求主動,力爭變被動為主動仍然是必須的和可能的。秘書部門要有效地發(fā)揮參謀助手的作用,就要積極主動的開展工作。有些秘書人員,由于不能正確的認識和處理被動與主動的關系,習慣于長期形成的“你推我動”的工作方式,因此普遍存在著依賴心理。依賴心理是一種完全依靠他人而不能自主和自立的不良心理。有依賴心理的人,唯上是從,一味地順從、依從或盲從,即使別人錯了,他也不提出異議。這種不良心理,往往使之不思進取,更談不上創(chuàng)造,因而工作無生機,也無成績。
秘書人員這些非正常的心理的形成,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陀^原因:1、秘書工作的特殊性。秘書工作屬領導機關和領導人的參謀性、助手性工作,接近領導,知密知要。這種特殊性,既能成為秘書人員嚴格要求自己,自尊、自愛、自強的動力,也能成為個別秘書人員放松改造主觀世界、產生非正常心理的溫床。2、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前些年,由于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影響和破壞,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和政治工作的削弱,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等錯誤思想泛濫,加上一定時期社會上的分配嚴重不公,對秘書人員的心理起了腐蝕作用。3、“官本位”現象的刺激。在某些領導機關,等級森嚴,官大奪人,在秘書人員的心理上投下了“上尊下卑”的陰影。其主觀原因:1、個別秘書人員存在個人主義思想,強調自我為核心,過分強調個人價值的實現。當自己的某種需要(如尊重需要,工作需要,權力需要,名譽地位需要等)得不到滿足時,容易產生心理落差,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2、對秘書工作性質缺乏全面正確的理解。一是,擺不正機關權威與個人位置的關系,認為機關權威大,個人價值就高,所謂“相府衙役七品官”云云;二是擺不正參謀助手作用與領導決策的關系,認為發(fā)揮參謀作用就是參與決策,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擺到了領導的位置上;三是對“服務性”、“從屬性”缺乏正確的理解,認為服務就是低人一等,個人價值就得不到實現,工作沒有意義。3、適應環(huán)境能力差。不善于對錯綜復雜的社會現象和形形色色的思潮做出正確的分析,對錯誤的東西缺乏免疫力,心理容易被污染。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能及時調節(jié)心理以適應客觀環(huán)境,由此產生一些非正常的心理。
秘書人員這些非正常的心理對秘書工作的消極影響是很明顯的。
1、影響秘書部門與其他部門的關系,一些基層的同志對個別領導機關和秘書人員的衙門作風和盛氣凌人的態(tài)度表示強烈的不滿。
2、影響秘書個人與其他同志的關系。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心灰意冷,只想尋找那片“只屬于自己的凈土”,把自己圍在一個狹小的圈子里,與周圍同志“隔離”起來。遇到困難和失敗不能冷靜對待,認真地剖析原因,尋找解決的辦法,而經常遷怒于他人。也不能正確、誠懇的接受領導的批評,誤以為領導求全責備,給自己“小鞋”穿,長此以往,必將形成一段“離心力”,損害自己與同事、與領導之間那種真摯的情誼。
3、降低工作效率、影響服務質量。一般來說,工作效率的高低,服務質量的優(yōu)劣與心理狀態(tài)的好壞成正比。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是創(chuàng)造高質量工作的必備條件之一,情緒越好,心情越舒暢,工作勁頭就越足,工作也就越出色。而非正常的心理則會影響秘書人員發(fā)揮參謀助手作用,比如心境不好,人的思維活動就會凌亂無序,注意力難以集中;或缺乏工作熱情,失去內部動力,如此一來,工作起來就會處處被動,工作效率不僅不能出色,令人滿意,并且還會造成失誤,給黨的事業(yè)造成損失。
4、有礙于個人的身心健康。俗話說:“要想身體健康,一定要身心舒暢”。周總理說過:“身體影響精神,精神又反過來影響身體,交替循環(huán)的衰退下去,就可能變成革命中落伍的人。”試想,一個人如整天泡在沉悶的憂郁之中,以與過度而不能自拔,會促使各種疾病趁虛而入,吞噬肉體,那就無異于慢性自殺,最后結果必然是未老先衰,越來越不適應于秘書工作。
更多信息請查看文秘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