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流傳至今的諺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小編認為可以說是古代心理學的一個經(jīng)典范例。國外也有心理學家印證了這句話,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說:“人生的頭三年勝過以后發(fā)展的各個階段,勝過3歲直到死亡的總和。
那么,怎么做才能不至于給孩子很大的壓力,避免揠苗助長,還能把握這一關(guān)鍵時期呢?
一、高質(zhì)量的陪伴
《窮爸爸 富爸爸》有句話:“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這種照顧,應(yīng)該提高到一個層面,如何高質(zhì)量地照顧或陪伴。這要基于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即:夫妻關(guān)系和諧幸福。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關(guān)鍵因素。
說到陪伴,可以分為顯性陪伴和隱性陪伴,大部分父母的顯性陪伴做得還是不錯的,但是卻忽略了隱性陪伴這個層面?!半[性失陪”特指雖然家長(微博)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子女,但因為缺乏有效的溝通,從而造成的精神上的失陪?!半[性失陪”具體表現(xiàn)為親情淡漠、缺乏信任、難以溝通等方面。
成功的隱性陪伴,更多的是強調(diào)跟孩子精神層面的溝通,隨時關(guān)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做出正確的回應(yīng),在孩子有困難時,第一時間想到要求助的人是自己的父母而非他人。
隱性的心靈陪伴、親密的情感交流對樹立孩子的安全感、自信心非常重要。很多育兒專家及心理學家認為,父母通過心靈陪伴傳遞給孩子的愛和信任將會影響孩子一生。
二、別讓“媽媽的咒語”成為孩子一生的羈絆
在心理學上,有個術(shù)語叫“媽媽的咒語”,指的是母親早期對孩子的評價或期望始終左右著孩子的一生,最終真的驗證了母親“事與愿違的預言”。
孩子從脫離母體開始,就對母親有莫名的信賴和依賴感,對自己影響最深的媽媽,頻頻對孩子施咒,這種咒語比巫婆更可怕?!澳阍趺催@么膽小”“你怎么老是粗心大意的”,甚至一些自認為積極的方面,比如“某某是個很文靜的孩子”,這些“咒語”在孩子身上潛移默化地成為了一種自我認識,我膽小、我粗心大意、我是個文靜的孩子。這種被施咒的自我認識會伴隨孩子一生。
當我們還沒有了解清楚事情原委的時候,如果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溝通或給予評價,那么請先閉嘴,因為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quán),還未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就妄下結(jié)論,就是給孩子在施咒。
三、共享親子閱讀時間
美國心理學家埃爾凱經(jīng)過長期研究認為,早期的閱讀訓練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將來孩子的閱讀能力的強弱,與兒童時代所受到的訓練密切相關(guān)。
腦科學研究也證明,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網(wǎng)絡(luò)化過程主要發(fā)生在出生后的頭三年,聽、說、讀、寫各神經(jīng)中樞在幼兒5歲時已趨于定型。
我們知道,閱讀會對孩子的語言能力、學習協(xié)調(diào)溝通能力、寫作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記憶能力等方面是大有益處的。同時,親子閱讀還可以加深父母與孩子的情感交流,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從這個方向切入,可以避免上面說到的隱性失陪。
相比其他報班費用,閱讀投資費用算是最低的,但回報卻超值。能夠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跟孩子一起做手工或獨立完成
著名的學前教育家張家麟先生曾說:“要教養(yǎng)一個孩子會動手做事?!睏钫饘幗淌谝苍赋觥爸袊男『⒃趧邮值呐d趣和能力方面明顯不如歐洲國家和美國的小孩,主要是沒有動手的機會?!?/P>
做手工的過程,孩子在動手捏、撕、折、剪、粘貼、繪畫中既能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還能夠體驗動手的樂趣,做成一個小小的作品,榮譽感也油然而生,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做手工的益處更是不勝枚舉,可以促進幼兒思維發(fā)展、提升幼兒審美水平、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還可以培養(yǎng)動作協(xié)調(diào)力和動手能力等等。
五、跟孩子一起運動
運動不僅能強化孩子的機體能力,促進大腦發(fā)育,也可以保持體重,孩子在運動中收獲更多的是愉悅、興奮的心情,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孩子更自信、行動獨立自主、做事有效率。
實踐證明,運動好的孩子,社交能力也強,將來更善于處理人際關(guān)系。
做到這些,可以說為孩子的身心健康、專注力、學習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有了這些能力,孩子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具備了良好的品質(zhì),要比報N多的興趣班重要得多。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前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