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處長工作總結
來源:易賢網 閱讀:2629 次 日期:2016-01-11 15:29:22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人事處長工作總結”,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第一篇】:人事處工作總結,人事處長工作總結

結本學期人事處在學校黨委、 行政的領導下,以學校第五次黨代會重要思想為 指導,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緊緊圍繞把學校建設成以教師教育為主要特色、多 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國內知名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奮斗目標, 進一步推進人事制度改革 和分配制度改革, 積極總結和改進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努力推進人事工作的規(guī) 范化、科學化管理,在人事管理、師資隊伍建設、分配改革、社保信息服務等方 面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落實崗位設置工作 在上學期工作的基礎上,2009 年 9 月,我處多次組織召開崗位設置與聘用 實施細則討論會,與崗位設置與聘用方案起草小組、各職能部門、基層單位、教 師、專家代表等反復討論,最終制定了我校崗位設置首次聘用方案、崗位設置管 理實施細則等系列方案。10 月,召開首次崗位聘用工作專業(yè)技術崗位評審會議 和管理崗位審定會議, 并報上級部門審批。我校在省內的省屬高校中率先完成了 崗位設置和聘用工作。

此次崗位聘用中共 1653 人符合專業(yè)技術崗位基本申請條件,其中專業(yè)技術 二級崗位 14 人;專業(yè)技術三級崗位 65 人;專業(yè)技術四級崗位 111 人;專業(yè)技術 五級崗位 82 人;專業(yè)技術六級崗位 175 人;專業(yè)技術七級崗位 182 人;專業(yè)技 術八級崗位 188 人;專業(yè)技術九級崗位 339 人;專業(yè)技術十級崗位 220 人;專業(yè) 技術十一級崗位 172 人;專業(yè)技術十二級崗位 11 人。在職 1559 人,退休 94 人。

另有 315 人符合管理崗位基本申請條件。

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1.積極引進高端人才 本學期通過調動方式調進 16 人,其中博士 4 人,教授 1 人,副教授 6 人, 壯大我校高級人才隊伍。

2.積極擴充培養(yǎng)渠道,加大教師培養(yǎng)力度 在國內進修訪問方面,審核并批準了潘亦寧、雷勇等 10 名同志赴中央研究 所、中國人民大學等研究機構進修訪問或作博士后研究;毛秀珍、彭麗容等 23 位同志考取了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攻讀博士學位;另有 7 位同志 考取了以四川師大、四川大學為主的高校攻讀碩士學位。

在赴國(境)外進修深造方面,今年有辜寄蓉、舒級等 8 位同志爭取到了 2009 年國家留學基金委“西部項目”出國進修計劃;選派趙永紅到 McGill 大學 (加拿大)進修學習;周海平、李蜜蜜到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 、南佛羅里達 大學(美國)攻讀博士學位。

3.繼續(xù)完善教師隊伍職務結構,職稱評審工作順利完成 今年職稱評審堅持了幾個重要的原則:1.

對申報人教學工作業(yè)績嚴格審核 不合格者實行一票否決制;2.

凡硬件條件不符合要求的人員一律不得申報;3.

加強了對破格晉升的掌握, 高級職務破格晉升比例下降,中級職務破格晉升均不 予受理。截至 12 月底,2009 年職稱評審工作順利完成。今年申報教師、研究系 列高級職稱共 122 人,經各學科組評審,92 人上校評委會, 82 人通過校評委并 上報省教育廳。最終 80 人通過教育廳評審或審定(正高 23 人,副高 57 人) 。申 報各類中級職務人員有 108 余人,最終獲得資格人員 97 人。

4.建設專家隊伍 10 月下旬,推薦為巴登尼瑪、范春林為教育部民族教育專家。同時,完成 省專家評審委員會專家宣傳冊的材料上報工作, 涉及專家包括周介銘、 巴登尼瑪、 李誠、鐘仕倫、蔡方鹿等。

三、完善人事代理和聘用人員的管理工作 本學期完成 2009 年新聘用人員及二級學院新進人員 100 余人的人事代理工 作;核算 2008-2009 年度人事代理人員的檔案管理費,與成都市人才交流中心 進行結算;做好全校(含各二級學院)委托我處集中代理的人事代理人員 600 余人的日常管理工作。

同時加強聘用人員的合同化管理和日常工作管理,人事代理校聘 2 人,編外 聘用 3 人。

四、關注民生,做好社會保障工作 為新進人員辦理參保申報,完成社會保障卡、證和《特約醫(yī)療證》的發(fā)放; 為離休干部的醫(yī)療費審核報賬、 醫(yī)療經費申報和統(tǒng)計上報,并為教職工辦理醫(yī)療 費的審核報賬、發(fā)放等日常工作;完成工傷保險的認定、勞動能力鑒定、賠付等 工作; 與計財處密切配合, 完成省醫(yī)療工傷保險管理中心對我校工傷保險基數的 稽核;聘用職工在學校聘用滿 5 年,由學校購買《成都市補充保險(一) 》的一 份,共 26 份;完成院系調整、草堂校區(qū)合并等社會保障的銜接過渡工作,完成 草堂校區(qū)合同制工人的養(yǎng)老保險關系轉移, 由成都市機關事業(yè)單位保險基金轉至 到四川省職工基本保險基金;對校內二級單位規(guī)范用工完善社會保險進行培訓, 督察協(xié)助二級單位規(guī)范用工,規(guī)避用工風險。

五、完善檔案管理,做好信息化服務 進一步加強人事信息管理, 加大人事信息的利用率,為校園數字化建設提供 人事數據的銜接, 探索人事軟件與人事檔案電子版的無縫對接連接辦法,在保證 安全的前提下,方便、快捷、準確的反映個人人事信息,實現人事信息文本和圖 像的有機互補。

【第二篇】:2014人事處工作總結,人事處長工作總結

14 年工作總結2014.12.9 不同凡響的 2014 即將過去,在上級部門各項工作規(guī)范 化要求下,人事處全體人員敬業(yè)奉獻、通力合作,借鑒兄弟 院校成功經驗,結合學校實際,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破解工 作難題,圓滿完成了學院和上級交辦的各項任務。年初制定 七項目標, 除個別制度 (干部競聘管理辦法和職稱評審辦法) 沒有出臺外,其它均已完成。目標之外,完成了機構核查、 職責梳理、“吃空餉”核查清理整改、教師資格認定、同城 同待遇津補貼調整、檔案清理核查、養(yǎng)老測算、骨干校驗收 分項目等一系列工作,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堅持政策理論學習,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部門職工積極開展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 全會等政策理論學習,認真踐行黨的八項規(guī)定,學習人事工 作相關政策及文件,嚴格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 格執(zhí)行有關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辦事程序,在各項工作中確保程 序規(guī)范、公開透明,做到廉潔做事,干凈做人。

二、深化學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出臺相關的政策性文 件。

(1)出臺《崗位設臵及崗位聘用工作方案》,歷時半年, 完成了 84 名在編人員崗位聘用、系統(tǒng)錄入、紙質核查的全 部工作。 (2)編制部門和職工個人崗位職責(初稿已完成),明 確了部門、個人應做的工作,在制度層面上避免了有些工作 出現互相推諉,為下一步深化改革、干部競聘、機構設臵等 奠定一定基礎。

(3)完善《學院績效工資分配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在 2013 年的基礎上績效工資總體提高 15%以上。

(4)修訂《考勤制度實施方案(試行)》,學院對考勤制 度進行了形式上的變革,由抽查、上報考勤變?yōu)橹讣y刷卡, 指紋刷卡增加了部門考勤員統(tǒng)計的難度和工作量,但是對大 多數遵守工作時間的教職工來說實現了相對公平。

(5)出臺《教職工加班、值班相關規(guī)定》。根據上級進 一步規(guī)范津貼補貼等相關文件精神,部門牽頭清理規(guī)范了目 前發(fā)放的各種津貼補貼性的待遇,在不影響職工收入的前提 下,統(tǒng)一了發(fā)放渠道,對加班、值班等做出了制度性的規(guī)范。

(6)出臺《領導干部培訓管理辦法》,在制度層面上進 一步規(guī)范了領導干部的培訓與管理,為黨政管理干部提高自 身政策理論水平、專業(yè)水平、領導能力和綜合素質提供了制 度保障。

(7)出臺《2013-2014 年度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 評選方案》,評選一批在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等 工作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優(yōu)秀教師和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 37 名。

(8)下發(fā)《省人保廳、省教育廳關于開展全國(省)教 育系統(tǒng)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先進集體等評選表彰工 作的通知》,評選推薦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和優(yōu)秀集 體各 1 名。

(9) 下發(fā) 《關于開展 2014 年教師資格認定工作的通知》 , 31 名教職工順利通過了教師認定。

(10)起草《專業(yè)帶頭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師評選與管理 辦法(試行)》、《兼職專業(yè)帶頭人和兼職骨干教師選聘與 管理辦法(試行)》,評選出校內專業(yè)帶頭人 9 人,校外專 業(yè)帶頭人 7 人;校內骨干教師 25 人,校外骨干教師 13 人, 建立了一支雙骨干、雙帶頭人的師資隊伍。

( 11)修訂《教師企業(yè)實踐管理辦法》、《雙師素質教 師認定辦法》等相關制度,實現學院教師“企業(yè)工作經歷” 和企業(yè)人員“院校教學經歷”為內容的雙師雙向交流機制創(chuàng) 新。截至 2014 年共認定雙師素質教師 109 人。

( 12)修訂《兼職兼課教師管理辦法》,鼓勵系部按照 學院相關規(guī)定聘請企業(yè)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 擔任兼職教師;各系部通過建立兼職教師資源庫,有效的實 現資源共享,加大企業(yè)教師承擔專業(yè)課學時比例。行業(yè)企業(yè) 兼職教師承擔專業(yè)課學時比例達到 30%以上。

( 13)注重制定向教學一線傾斜的政策。經多方研究, 解決了多年沒有解決的問題:承擔新生課教師的工作量問 題;減少一線教師的坐班時間等問題。 ( 14)起草《“吃空餉”人員落實整改方案》,建立長 效機制。認真核查“吃空餉”人員,落實整改方案。通過詳 細統(tǒng)計,徹底清查,核實名單,落實到人,解決了多年存在 的頑疾。

( 15)為切實加強和改進學院工作作風,提高行政管理 人員的綜合素質,規(guī)范工作行為,提高辦事效率,起草《黑 龍江信息技術職業(yè)學院行政管理人員工作規(guī)范》。

(16)下發(fā)《2014 年年度考核實施方案》,對中層干部 通過部門目標卡、領導小組考核、中層聯評和民主測評四方 面進行考核,對教職工通過述職、民主測評等方式進行年度 考核。

( 17)干部選拔任用、職稱制度改革和全員考核辦法等 制度的制定目前處于醞釀、探索、調研階段。

(18)人事檔案管理制度、查借閱制度、鑒別歸檔制度、 搜集檔案制度、管理人員守則等制度初稿已經完成。

上述政策性文件的起草出臺及醞釀,在一定程度上加快 了學院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

三、持續(xù)改善民生,為待遇留人打下堅實基礎。

1、完成“同城同待遇”津貼補貼調整。根據省里有關文 件要求,相關人員加班加點,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測算、調 整、統(tǒng)計、公示、上報及審批工作。在編職工在學院內部進 行了公示,退休 50 余人我們采用電話通知,因本次津貼補 貼調整本著縮短差距的原則,退休職工產生了很多異議與疑 問,作為服務部門,至始至終耐心解答。對工作滿十年聘用 制職工“同城同待遇”津貼補貼調整和每次的工資調整采用 的是現場核對的方式,為保證不出差錯,對基本信息等項和 本人做進一步核實。

2、社會保障方面,遵循每一位職工的訴求就是我們工作 的目標這一原則,為大家辦好、辦實各項社會保險工作。為 規(guī)范管理,在外自行繳納養(yǎng)老、醫(yī)療保險人員納入學院統(tǒng)一 管理。參照事業(yè)單位繳納社會保險相關文件,所有聘用制人 員養(yǎng)老、醫(yī)療、工傷、生育保險全額繳納。

【第三篇】:2013人事處工作總結,人事處長工作總結

事處工作總結在院領導領導下,緊緊圍繞醫(yī)院總體發(fā)展目標,以科學 發(fā)展觀為指導,結合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強化學習,團結協(xié)作,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恪守以為人本的辦事理念。不斷提高人 事管理工作的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全面落實各項工作目 標,較為圓滿地完成了人事處的各項工作任務 1、做好職工個人電子信息資料的數據完善工作。

2、依據相關文件,及時調整醫(yī)院崗位晉升人員的崗位 工資共計 126 人(其中正高 17 人,副高 40 人,中級 49 人, 初級 49 人,工勤人員 23 人),醫(yī)院勞資工作,工作責任心 重、工作量大,任務繁重,經常加班加點,及時保質保量地 完成工作任務,保證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維護醫(yī)院的良好 形象;根據相關人事政策,及時辦理新進人員的人事錄用進 出手續(xù)、工資確認、工齡認定、工資轉移。

3、按照國家規(guī)定,及時辦理達到退休年齡職工的退休 手續(xù),兌現離退休職工的工資和相關福利。

4、根據省人社廳、省衛(wèi)生廳關于印發(fā)《關于湖北省衛(wèi) 生事業(yè)單位崗位設置管理的指導意見》的通知(鄂人【2008】 23 號)、省人社廳《關于印發(fā)事業(yè)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相 關配套辦法通知》(鄂人事崗【2009】1 號),按照《關于開展 2012 年度全省事業(yè)單位崗位認定工作的通知》(鄂人社函 [2013]88 號)文件要求,完成了崗位設置的首次認定的上報 工作。認定崗位總量:1828 個,其中管理崗位 130 個,專業(yè)技 術崗位 1532 個,工勤崗位 166 個。5、依據社會保險有關政策,做好合同制職工簽訂勞動 合同及時做好合同制職工的社會養(yǎng)老保險、工傷保險、醫(yī)療 保險、失業(yè)保險的參保和停保工作;增加社保人數為 79 人, 減少社保人數為 40 人,生育津貼人數為 30 人,2013 年上半 年與聘用制人員簽訂了 200 份勞動合同;處理合同制職工勞 務糾紛和清理工作,現受理勞務糾紛官司 2 起,待清理工勤 人員 26 人。

6、負責 2013 年湖北省直屬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 審核,共審核公開招聘人員 520 人。2013 年上半年因業(yè)務發(fā) 展需要招聘合同制職工共 46 人。

下半年工作計劃

1、做好 2013 年公開招聘及合同制職工的審核和錄用。

2、完善人事電子信息數據,加強信息化管理。

3、根據相關文件,進一步完善崗位設置工作,使崗位設 置落實到人。

4、繼續(xù)做好工勤人員清理工作。

5、認真做好各種統(tǒng)報和年報工作。

6、加強日常工資管理,做好 2013 年薪級工資,正式職 工轉正定級,職稱變動,辦理退休和退休人員的工資兌現。

7、做好延聘和返聘工作。

更多信息請查看工作總結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人事處長工作總結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