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真題演練言語理解(11)
來源:易賢網 閱讀:1360 次 日期:2017-02-21 16:29:06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行測真題演練言語理解(11)”,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近代中國150年的屈辱史在警告我們,教育落后便意味著將永遠處于受剝奪被侵略的地位

B.調查小組經過詳細調查,查實了邵軍兩次收受呂某、陸某1300美元的事實

C.在世界杯外圍賽前的熱身賽中,米盧執(zhí)教的中國隊連遭敗績,這一結果大大超出中國球迷的意料之外

D.2001年1月20日,國務院有關部門發(fā)出通知,嚴禁發(fā)放使用各種代幣券( 卡),并明確各類購物券、代幣券等都是違法行為

2.①人之初,對世界的認知都是通過感官去實現(xiàn)的

②這比簡單重復做無數習題對人生有意義得多

③并非識了一個“水”字,而是用手碰到了真的水,才知道水是什么樣的

④且不說玩是孩子的權利,只說玩是孩子的天性吧

⑤即使上了學的孩子,也該擁有完全沒有功課的時間,比如短短的寒假,中間還要過年,學校就別布置寒假作業(yè)了,讓孩子們毫無壓力地去讀社會、自然這兩部大書,讀自己感興趣的非教科書(閑書)

⑥小孩子有好奇心,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這樣滿世界地去探索,多好啊

對上述語句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A.③④②⑥⑤①

B.④①⑤③⑥②

C.④①③⑥⑤②

D.④①⑥③⑤②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張局長做了關于綠化城市的報告

B.本校教職工或學生出入校門要憑工作證和學生證

C.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要發(fā)揮知識分子的充分作用

D.為了提高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質量,我們必須不斷地充實和提高師資水平

4.從給出的幾句話中選出有語病的一句( )。

A. 好奇本來就是人的天性,如果有不當的好奇心,那往往成為紛爭的因由、禍患的起源

B.好奇本來就是人的天性,但是不當的好奇心,卻往往成為紛爭的因由、禍患的起源

C.好奇本來就是人的天性,但是好奇心不當,反而會成為紛爭的因由、禍患的起源

D.好奇本來就是人的天性,假如有不當的好奇心,紛爭往往難以避免,禍患也許就會降臨

5.《三國演義》中,世外高人水鏡先生對劉備說,“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后劉備三顧茅廬,終成西蜀大業(yè)。自古而今,《墨子》提出“尚賢者,政之本”,《貞觀政要》論及“為政之要,唯在得人”,《資治通鑒》明言“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講的都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______ 。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合適的一項是( )。

A.人才乃打開成功大門的鎖鑰

B.禮賢下士才能留住人才

C.善于用人方能成事

D.人才乃治世為政的關鍵所在

參考答案解析:

1.答案: A

解析:

本題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

B項有歧義,“兩次收受呂某、陳某1300美元”既可理解為兩次各收受1300美元,也可理解為兩次共收受1300美元;C項“大大超出意料”即可,“之外”使句意重復;D項“并明確各類購物券、代幣券等都是違法行為”一句主賓搭配不當,“購物券”和“代幣券”不應是“行為”,應改為“并明確發(fā)放或使用各類購物券、代幣券等都是違法行為”。A項語句表達通順,句意明確,沒有語病。

故正確答案為A。

2.答案: C

解析: 這段文字是從孩子的天性角度對學生課業(yè)負擔展開的討論,由④引出“孩子的天性”這一話題,①③是對孩子天性的具體闡釋,其中①用“人之初”引出的一句話來解釋天性,③用現(xiàn)實中的一例進一步解釋天性;對天性進行闡釋之后應該將話題引到“孩子的天性”這一話題上來,只有⑥將話題轉移到這一點,接下來⑤②又對孩子的情況進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根據文字的連貫性,選擇>C項。

3.答案: A

解析:

此題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B項存在歧義,正確的表述應為“教職工憑工作證,學生憑學生證”,而“或”字表示選擇關系,改變了原句的意思,應將“或”與后面的“和”調換位置;C項句子成分雜糅,“充分”應作為狀語修飾謂語“發(fā)揮”,而不是作為定語修飾賓語“作用”,故應將“充分”移至“發(fā)揮”之前;D項搭配不當,“充實”不能與“師資水平”搭配。故正確答案為A。

4.答案: B

解析: B項的“但”和“卻”轉折詞重復使用,應該去掉“卻”。

5.答案: D

解析: 本段中的引文都是在強調“人才”在為政中的重要性,D項概括最為全面。A項“成功”涉及的領域很廣,而文中強調的是“為政”,“留住人才”“善于用人”只是針對部分引文的概括,過于片面,排除B、C項。D項正確。

更多信息請查看行測真題‖模擬題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行測真題演練言語理解(11)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