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學力加試《文學基礎》考試大綱
一、考查目標
考試對象為攻讀云南大學文學院全日制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屬的碩士點以及民俗學碩士點、美學碩士點的同等學力考生,考試內(nèi)容包括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民間文學、文學理論等基礎課程的內(nèi)容,考試要求為系統(tǒng)地掌握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
1、簡答題。
2、分析論述題。
三、考查內(nèi)容
中國古代文學
考查目標:
1、系統(tǒng)掌握中國文學史的基本知識,把握各階段文學的流變,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2、能夠運用文學史學的基本原理分析、評價中國歷史上的文學現(xiàn)象,欣賞解析文學作品。
考查范圍:
一、先秦文學
(一)《詩經(jīng)》
風、雅、頌;賦、比、興。
(二)《楚辭》
《離騷》:解題、思想內(nèi)容、香草美人等藝術手法、形式和語言;屈原的影響。
二、秦漢文學
(一)漢賦
漢賦的形成;騷體賦、詩體賦、散體賦;賈誼、枚乘、司馬相如、東方朔、王褒、揚雄、班固、張衡、趙壹、蔡邕等人的辭賦。
(二)《史記》和《漢書》
《史記》:寫作目的、體例、人物形象的塑造、敘事藝術、語言風格、對散文、小說、戲劇的影響?!稘h書》:敘事風格和語言特點。
(三)漢樂府和文人五言詩
樂府的興衰、分類、現(xiàn)實精神、敘事特點;五言詩的起源和發(fā)展;蘇李詩;《古詩十九首》。
三、魏晉南北朝文學
(一)建安、正始和兩晉文學
建安文學的總體特點;正始文學的總體特點;兩晉文學的特點。
(二)陶淵明
田園詩;散文和辭賦;平淡自然的藝術風格;“金剛怒目”的一面;陶淵明的影響。
(三)南北朝詩歌
謝靈運的山水詩;鮑照的詩;七言詩的發(fā)展歷史。
(四)魏晉南北朝的小說
《搜神記》等志怪小說;《世說新語》等志人小說。
四、隋唐五代文學
(一)隋和初唐詩歌
初唐四杰;陳子昂;張若虛和劉希夷。
(二)盛唐山水田園詩派和邊塞詩派
孟浩然的山水田園詩; 王維“詩中有畫”的特點;王維詩與禪。高適、岑參的邊塞詩。
(三)李白和杜甫的詩歌
李白:英雄主義;批判意識;人生之戀;自然之愛;人情之美;強烈的主觀色彩;豐富的想象;清新俊逸與雄奇浪漫;樂府歌行和絕句。杜甫:憂國憂民;感時傷事;自然與友情;詩史;律詩和古體詩;沉郁頓挫和蕭散自然。地位和影響。
(四)中、晚唐詩歌
韓愈、孟郊、賈島的詩歌;劉禹錫和柳宗元;李賀;白居易和新樂府:白居易的詩歌理論及諷諭詩;白居易的感傷詩和閑適詩;李商隱:愛情、懷古傷今:多義的詩旨與綺麗的詩風。
(五)唐代散文
古文運動興起的原因;韓、柳的古文理論;唐代古文運動的發(fā)展過程;韓愈的論說文、雜文,陽剛之美。柳宗元的雜文、山水散文,陰柔之美。
(六)唐代傳奇、變文和詞
傳奇。詞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燕樂;從民間詞到文人詞?;ㄩg詞:溫庭筠、韋莊。南唐詞:馮延已、李煜。
五、宋遼金文學
(一)北宋詞
晏殊、歐陽修;范仲淹;柳永;秦觀和賀鑄;周邦彥。
(二)南宋詞
李清照和“易安體”;辛棄疾詞的思想內(nèi)容、風格和影響。姜夔、吳文英、王沂孫。
(三)宋詩
江西詩派;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誠齋體”;范成大對山水田園詩的貢獻;陸游的愛國詩和生活詩。
(四)蘇軾
蘇軾詩歌對社會的關注和人生的思考;樂觀曠達的精神;剛柔相濟的風格。蘇軾的古文。蘇軾的四六文。蘇軾對詞境的開拓;以詩為詞;詞風的多樣化。蘇軾的意義;蘇門文學家。
(五)宋代散文
宋代古文運動的興起及成就;歐陽修、王安石、曾鞏的古文。
(六)遼金文學
《西廂記諸宮調(diào)》。
六、元代文學
(一)雜劇概說
雜劇的體裁特點;元雜劇興盛的原因。
(二)關漢卿
《竇娥冤》的故事來源、戲劇沖突、人物刻畫、本色的語言;關漢卿的其它雜劇。
(三)王實甫和其它雜劇作家
《西廂記》的故事來源、主題演變、人物刻畫、結構、主題、典雅的語言、禁毀與模仿;白樸的《墻頭馬上》、《梧桐雨》;馬致遠的《漢宮秋》;鄭光祖的《倩女離魂》。
(四)元代散曲
散曲的產(chǎn)生、特點和體制;散曲的代表作家:關漢卿、馬致遠、張可久。
(五)南戲
南戲的源流、發(fā)展與形成;南戲與雜劇體制上的區(qū)別;高明與《琵琶記》。
七、明代文學
(一)《三國演義》
成書過程和版本;擁劉反曹;諸葛亮、劉備、曹操、關羽;“七實三虛”;宏大的結構;戰(zhàn)爭描寫;語言藝術;歷史影響。
(二)《水滸傳》
成書過程和版本; “忠義”、“亂自上作”、 “替天行道”;“同而不同”;結構;語言藝術;歷史影響:禁毀與續(xù)書。
(三)《西游記》
取經(jīng)故事的演變;與心學的關系; 極幻極真;物性、神性和人性的統(tǒng)一;游戲筆法。
(四)其它白話小說和文言小說
馮夢龍和三言;凌蒙初和二拍;《金瓶梅》;《封神演義》;《剪燈新話》。
(五)明代戲曲
傳奇的來源和體制;《牡丹亭》的人物性格沖突、浪漫主義;《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明代中后期的雜劇轉(zhuǎn)型;徐渭的雜劇。
(六)明代詩文和散曲
前后七子和復古運動;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晚明小品文、明末文社;《山歌》與《掛枝兒》。
八、清代文學
(一)蒲松齡和《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歌頌愛情、提示科舉制度的弊端、宣揚因果報應;借花妖狐魅以寫人情、情節(jié)曲折離奇、多種小說模式;語言藝術;影響?!堕單⒉萏霉P記》等。
(二)吳敬梓和《儒林外史》
對科舉制度和病態(tài)文人的揭露和諷刺、對理想的追求;諷刺藝術;結構;語言藝術。
(三)曹雪芹和《紅樓夢》
曹雪芹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紅樓夢》的版本;對愛情的歌頌、對封建制度的批判、對人情世故的描寫、對理想世界的追求;人物性格的豐富性和深刻性;網(wǎng)狀結構;敘事角度的變化;語言藝術?!都t樓夢》的續(xù)書;“紅學”。
(四)清代戲曲
李漁的戲曲理論和創(chuàng)作;洪升和《長生殿》;孔尚任和《桃花扇》。
(五)清代詩文詞
錢謙益和虞山詩派;吳偉業(yè)的《圓圓曲》;“神韻說”;“格調(diào)說”;“性靈說”;“肌理說”。詞的中興、“陽羨派”、“浙西詞派”、納蘭性德、“常州詞派”。桐城派;清代駢文。
九、近代文學
(一)近代詩文詞
龔自珍的散文和詩詞;黃遵憲和“詩界革命”;梁啟超和“新散文”;“南社”;曾國藩與“桐城派”。
(二)近代小說和戲曲
“小說界革命”;四大譴責小說。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考查目標:
1.牢固掌握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深入理解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運作的基本特點、基本規(guī)律,熟悉重點作家作品和重要文學現(xiàn)象。
2.能運用有關文學理論和研究方法鑒賞、分析和評論作家作品。
考查范圍:
一、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概述
(一)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基本輪廓和總體特征
(二)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范圍及分期
(三)學習現(xiàn)當代文學要重視的幾個問題
二、“五四”文學革命的發(fā)生與初期新文學創(chuàng)作
(一)“五四”文學革命的背景和意義
(二)新文學初期的創(chuàng)作實踐
三、魯迅
(一)現(xiàn)代文學的高峰
(二)《吶喊》、《彷徨》綜述
(三)抒情敘事散文
(四)浩瀚的雜文創(chuàng)作
(五)雜文化的歷史小說
四、郭沫若
(一)《女神》的誕生
(二)歷史劇作及小說創(chuàng)作
五、四大新文學社團的貢獻與影響
(一)文學研究會的“為人生”的主張與創(chuàng)作實踐
(二)創(chuàng)造社“為藝術”主張與創(chuàng)作實踐
(三)新月社與新格律詩
(四)語絲社散文的貢獻
六、30年代文學思潮與運動
(一)三種文藝運動及兩條基本線索
(二)左翼作家群的創(chuàng)作
(三)“京派”及其他作家
(四)“海派”的文學創(chuàng)作
七、30年代五大小說家
(一)茅盾:長篇小說成熟的標志
(二)巴金:青春詠嘆到深沉的悲劇
(三)老舍:市民社會的抒寫者
(四)沈從文:湘西牧歌的詠嘆
(五)李劼人:“大河”風情的彩繪者
八、曹禺、夏衍等人的戲劇創(chuàng)作
(一)曹禺戲劇藝術的貢獻
(二)夏衍、田漢、洪深的劇作風格
九、現(xiàn)代詩的發(fā)展
(一)初期象征派
(二)戴望舒及現(xiàn)代詩
(三)臧克家、田間的詩歌創(chuàng)作
(四)艾青:現(xiàn)代新詩的又一個高峰
十、40年代文藝思想論爭及文學發(fā)展
(一)抗戰(zhàn)文藝運動興起
(二)文學創(chuàng)作潮流與趨向
十一、國統(tǒng)區(qū)和淪陷區(qū)的文學
(一)國統(tǒng)區(qū)和淪陷區(qū)的文學概況
(二)錢鐘書和他的《圍城》
(三)張愛玲的《傳奇》及《流言》
(四)七月派的小說與詩歌
(五)馮至和“中國新詩”派
(六)諷刺文學的興盛
十二、解放區(qū)文學創(chuàng)作
(一)解放區(qū)文藝運動
(二)趙樹理的小說
(三)解放區(qū)其他小說家
(四)解放區(qū)戲劇和詩歌
十三、新中國成立后的文學思潮和文學運動
(一)毛澤東文藝方向在全國貫徹推行
(二)影片《武訓傳》批判
(三)社會主義現(xiàn)實主義文學思潮的高揚
(四)對《紅樓夢》研究的批判
(五)批判胡風集團
(六)“雙百”方針的提出和反右派運動
(七)文藝“大躍進”和“兩結合”創(chuàng)作方法
(八)文藝政策的調(diào)整
(九)“左”傾文學思潮升級和《紀要》
(十)激進派在“文革”期間的文藝思想及其實踐
(十一)“四五”天安門詩歌運動
(十二)“文革”文學的存在方式和特征
十四、新中國成立后的小說
(一)革命歷史題材小說
(二)社會變革題材小說
(三)“樣板小說”
十五、新中國成立后的詩歌
(一)政治抒情詩
(二)敘事詩
(三)青年詩人的探索
十六、新中國成立后的散文
(一)頌世散文
(二)諷喻雜文
(三)民間私語
(四)報告文學
十七、新中國成立后的戲劇
(一)老舍的劇作
(二)“第四種劇本”
(三)歷史劇
(四)“社會主義教育劇”
十八、“文革”結束后的文學事件、運動和思潮
(一)思想解放潮流
(二)現(xiàn)代主義思潮
(三)1985年
(四)文學本體論問題
(五)“重寫文學史”
十九、“文革”結束后的小說
(一)傷痕小說
(二)反思小說
(三)改革小說
(四)知青小說
(五)尋根小說
(六)先鋒小說
(七)新寫實小說
二十、“文革”結束后的詩歌
(一)七月詩派
(二)“中國新詩”派
(三)朦朧詩
(四)“第三代”
(五)艾青等人的詩
二十一、“文革”結束后的散文
(一)巴金等人的散文
(二)報告文學
二十二、“文革”結束后的戲劇
(一)探索戲劇
(二)風俗倫理劇
(三)歷史反思劇
二十三、1990年以來的文學事件、現(xiàn)象和思潮
(一)批判夏中義和“左”傾思潮回流
(二)人文精神大討論
(三)文學的邊緣化和凡俗化
(四)網(wǎng)絡文學的興盛
二十四、1990年以來的小說
(一)長篇小說的繁盛
(二)女性小說
(三)“80后”小說家
二十五、1990年以來的詩歌
(一)先鋒詩歌
(二)“70后”詩歌
二十六、1990年以來的散文
(一)學者散文
(二)其他作家的散文
二十七、1990年以來的戲劇
(一)先鋒戲劇
(二)其他劇作家的話劇
外國文學
考查目標:
1、系統(tǒng)掌握外國文學(包括歐美文學與亞非文學)歷史發(fā)展的基本態(tài)勢,熟悉和了解各國各階段重要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理解外國文學歷史上出現(xiàn)的重要文學現(xiàn)象的社會、歷史、文化根源。
2、能運用相關理論知識,鑒賞和分析外國文學經(jīng)典名著,把握其思想內(nèi)涵與藝術價值。
考查范圍:
一、歐美文學
(一)古希臘羅馬文學
古希臘文學的基本情況;古希臘神話的基本內(nèi)容、特色;《荷馬史詩》;三大悲劇家埃斯庫洛斯、索福克勒斯與歐里庇得斯;“喜劇之父”阿里斯多芬
(二)中世紀文學
中世紀文學的基本類型;但丁與《神曲》
(三)文藝復興時期文學
人文主義文學的發(fā)展情況與基本特征;薄伽丘與《十日談》;塞萬提斯與《堂吉訶德》;莎士比亞與《哈姆萊特》
(四)17世紀文學
古典主義、巴洛克文學與清教文學;莫里哀與《偽君子》
(五)18世紀文學
啟蒙文學;盧梭與《新愛洛依絲》;歌德與《浮士德》
(六)19世紀文學
浪漫主義文學;華茲華斯與《抒情歌謠集》;拜倫與《唐璜》;雨果與《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惠特曼與《草葉集》;麥爾維爾與《白鯨》。
現(xiàn)實主義文學;斯丹達爾與《紅與黑》;巴爾扎克與《人間喜劇》;福樓拜與《包法利夫人》;狄更斯與《雙城記》;勃朗特姐妹與《簡愛》、《呼嘯山莊》;哈代與《德伯家的苔絲》;海涅與《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普希金與《葉夫蓋尼·奧涅金》;果戈理與《死魂靈》;屠格涅夫與《父與子》;陀思妥耶夫斯基與《罪與罰》;列夫·托爾斯泰與《安娜·卡列尼娜》;契訶夫及其短篇小說;馬克·吐溫與《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易卜生與《玩偶之家》。
自然主義、唯美主義與前期象征主義;左拉與《萌芽》;莫泊桑及其短篇小說;波德萊爾與《惡之花》。
(七)20世紀文學
現(xiàn)代主義文學;后期象征主義;表現(xiàn)主義;未來主義;超現(xiàn)實主義;意識流小說;存在主義;艾略特與《荒原》;卡夫卡與《變形記》;奧尼爾與《毛猿》;普魯斯特與《追憶似水年華》;喬伊斯與《尤利西斯》;??思{與《喧嘩與騷動》;薩特與《禁閉》
后現(xiàn)代主義文學;荒誕派戲劇;新小說;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現(xiàn)實主義;貝克特與《等待戈多》;海勒與《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馬爾克斯與《百年孤獨》
二、亞非文學
(一)古代亞非文學
古代亞非文學的基本情況;《圣經(jīng)》;印度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與《羅摩衍那》
(二)中古亞非文學
中古亞非文學的基本情況;迦梨陀娑與《沙恭達羅》;紫式部與《源氏物語》;薩迪的詩文創(chuàng)作;《一千零一夜》
(三)近現(xiàn)代亞非文學
近現(xiàn)代亞非文學的基本情況;夏目漱石與《我是貓》;川端康成與《雪國》;泰戈爾與《吉檀迦利》;紀伯倫與《先知》;馬哈福茲與《三部曲》;索因卡與《解釋者》
民間文學
考查目標:
1、掌握民間文學學科的基本定義和概念及代表性作品。
2、了解民間文學學科概念的獨特性。
3、了解與民俗學有關的一些定義和概念。
考查范圍:
一、什么是民間文學
(一) 民間文學界定
(二)民間文學的基本特征
二、神話
(一)神話定義
(二)神話的特征
神話思維;自然宗教;母題;神話原型;神話分類;宇宙起源神話;人類起源神話;族群起源神話;災難神話;自然神話;文化發(fā)明神話;戰(zhàn)爭神話;《山海經(jīng)》;
(三)神話學史
神話隱喻說;神話“歷史化”;萬物有靈觀;神話功能;互滲律;集體表象;
三、民間傳說
(一)傳說界定
傳說;傳說核;
(二)傳說分類
人物傳說;史實傳說;地方風物傳說;習俗傳說;中國四大傳說;
(三)傳說與節(jié)日文化
四、民間故事
(一)民間故事界定
故事;故事類型;《五卷書》;
(二)民間故事分類
幻想故事;動植物故事;灰姑娘型故事;天鵝處女型故事;童話;世俗故事;巧女故事;機智人物故事;寓言;笑話;
(三)民間故事學術史
歷史地理學派;AT分類法;丁乃通;
五、史詩
(一)史詩界定
史詩;創(chuàng)世史詩;英雄史詩;遷徙史詩;
(二)典型作品
《吉爾伽美什》;《伊利亞特》;《奧德賽》;《摩柯婆羅多》;《羅摩衍那》;《格薩爾》;《江格爾》;《瑪納斯》;《創(chuàng)世紀》;《梅葛》;《查姆》;《巴塔麻嘎捧尚羅》;《司崗里》;《牡帕密帕》;《遮帕麻遮咪麻》;《哈尼阿陪聰坡坡》;
六、民間敘事詩
(一)民間敘事詩界定
民間敘事詩;婚戀敘事詩;
(二)典型作品
《阿詩瑪》;《娥并與桑洛》;
七、歌謠、諺語及謎語
(一)界定
歌謠;諺語;謎語;
(二)歌謠分類
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情歌;
八、民間說唱及民間戲曲
(一)界定
民間說唱;民間戲曲;
(二)分類
寶卷;評書;相聲;相聲“包袱”;花燈;花鼓;
九、語境
(一)界定
語境;情景語境;文化語境;社會語境;表演;理查德·鮑曼;語境的構成;
十、中外民間文學史略及研究方法
希臘神話
歌謠學運動
《歌謠周刊》
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
文學理論
考查目標:
要求考生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中西文學理論的基礎知識,對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要準確理解并能運用這些概念來解釋、分析文學現(xiàn)象。
考查范圍:
一、文學基本原理
(一)文學活動
1、文學活動的構成
(1)文學活動的四要素:作品、作家、讀者、世界
(2)文學活動四要素之間的關系
2、文學活動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1)文學發(fā)生的幾種觀點:巫術發(fā)生說、宗教發(fā)生說、游戲發(fā)生說、勞動說、
(2)物質(zhì)生產(chǎn)與藝術生產(chǎn)發(fā)展的“不平衡關系”
(二)文學活動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屬性
1、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屬性(文學作為一般意識形態(tài);文學作為審美意識形態(tài);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的表現(xiàn))
2、文學的話語蘊藉屬性(文學與話語;文學與話語蘊藉;話語蘊藉的典范形態(tài))
(三)文學創(chuàng)造
1、文學創(chuàng)造作為特殊的精神生產(chǎn)
文學創(chuàng)造作為特殊的生產(chǎn)(精神生產(chǎn)與物質(zhì)生產(chǎn);文學創(chuàng)造與其他精神生產(chǎn)的區(qū)別)
2、文學創(chuàng)造過程
(1)文學創(chuàng)造的發(fā)生階段(材料儲備的主體性特征;藝術發(fā)現(xiàn);創(chuàng)作動機)
(2)文學創(chuàng)造的構思階段(藝術構思及其心理機制;構思方式)
(3)文學創(chuàng)造的物化階段(“行之于心”到“形之于手”;語詞提煉與技巧運用;即興與推敲)
3、文學創(chuàng)造的價值追求
(1)文學的真實(文學中的求真;藝術真實的主要特征;真實的發(fā)掘與表現(xiàn))
(2)美的創(chuàng)造(審美理想的燭照;文學形式的升華;文學形式之美)
(四)文學作品
1、文學作品的類型和體裁
(1)文學作品的類型(現(xiàn)實型文學;理想型文學;象征型文學;文學類型的發(fā)展演變)
(2)文學作品的基本體裁(詩;小說;劇本;散文與報告文學)
2、文學作品的文本層次和文學形象的理想形態(tài)
(1)文學典型(典型論的發(fā)展;文學典型的美學特征;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
(2)意境(意境概念的形成及界定;文學意境的特征;意境的分類)
3、敘事性作品
(1)敘述內(nèi)容(故事;結構;行動)
(2)敘述話語(文本時間與故事時間;視角)
(3)敘述動作(敘述者與作者;敘述者與聲音;敘述者與接受者)
4、抒情性作品
(1)抒情性作品的構成(抒情內(nèi)容與抒情話語;抒情性作品的結構)
(2)抒情方式(抒情話語的修辭方式;抒情角色)
5、文學風格
(1)風格的定義和內(nèi)涵(創(chuàng)作個性是內(nèi)在根據(jù);主體和對象的和諧統(tǒng)一是基本條件;言語組織和文本特色是外部特征)
(2)文學風格與文化(文學風格與時代文化;文學風格與民族文化;文學風格與地獄文化;文學風格與流派文化)
(五)文學消費與接受
1、文學消費與接受的性質(zhì)
文學消費與一般消費(文學產(chǎn)生、傳播與消費;文學消費的二重性;文學消費與文學的意識形態(tài)性;文學消費與文學接受)
2、文學接受過程
(1)文學接受的發(fā)生(期待視野;接受動機;接受心境;從隱含的讀者到讀者閱讀)
(2)文學接受的發(fā)展(填空、對話與興味;還原與異變;理解與誤解;期待遇挫與藝術魅力)
(3)文學接受的高潮(共鳴;凈化;領悟;余味)
3、文學批評
(1)文學批評的價值取向(文學批評的界定)
(2)文學批評的模式(傳統(tǒng)批評模式;現(xiàn)代批評模式)
(3)文學批評的實踐(了解對象;選點切入;確定要旨;布局安排;力求創(chuàng)見)
二、西方文論
(一)古希臘時代文藝美學
1、柏拉圖的文藝思想(文藝與現(xiàn)實世界的關系:美的理念的問題,藝術是摹本的摹,影子的影子;文藝的社會功用;文學藝術與靈感)
2、亞里斯多德的文藝美學思想(亞里斯多德關于摹仿的論述;文學藝術的心理基礎和社會功用)
(二)羅馬時代的文藝美學
1、賀拉斯關于文藝的論述
2、朗吉弩斯的文藝思想
(三)文藝復興時代的文藝美學
1、文藝復興對古典藝術的批判與繼承
2、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重要藝術家對自然與摹仿的思考
3、文藝復興時代關于美的具有代表性的論述
(四)各國文學思潮
1、法國新古典主義:布瓦羅的著作及主要思想
2、英國經(jīng)驗主義:培根關于美與藝術的論述
3、法國啟蒙運動:伏爾泰、盧梭、狄德羅的文藝美學思想。
4、德國啟蒙運動:(1)溫克爾曼的主要著作及文藝思想(2)萊辛的美學思想
5、德國古典美學:(1)康德的美學思想:審美判斷;祟高的分析;天才和藝術(2)歌德的生平、創(chuàng)作及主要美學思想(3)席勒的美學思想(4)黑格爾的美學思想
(五)近現(xiàn)代文藝美學思想
1、費肖爾、立普斯、谷魯斯的文藝美學論述
2、韋勒克的文學批評觀點
3、羅蘭•巴特的文藝理論思想
4、德里達的文藝美學思想
三、中國文論
(一)先秦時代
1、《尚書》《論語》中與文藝相關的論述
2、《老子》、《莊子》中與審美相關的思想
(二)兩漢時代:漢代的“詩教”思想,《毛詩序》的詩學思想。
(三)魏晉南北朝時代
1、曹丕《典論·論文》中的文學觀念。
2、陸機《文賦》的主要觀點
3、《文心雕龍》的主要內(nèi)容
4、鐘嶸《詩品》的主要內(nèi)容
(四)隋唐時代
1、白居易的文學觀念
2、韓愈、枊宗元的文學思想
3、司空圖《詩品》的詩學主張
(五)宋代
1、歐陽修的文學主張。
2、蘇軾、黃庭堅文學主張
3、嚴羽《滄浪詩話》詩學思想。
(六)元明時期
1、前后七子的文學主張。
2、李贄的文學思想。
3、公安派的文學理論。
(七)清朝
1、王夫之的文學思想。
2、葉燮的文學思想。
3、桐城派的文學主張。
(八)近代
1、王國維的詩學思想。
2、朱光潛、宗白華的美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