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時世》
簡述《艱難時世》的主要思想內容:
《艱難時世》內容主要是對勞資矛盾的描寫和對資產(chǎn)階級功利主義哲學的批判。
(1)《艱難時世》反映了40-50年代英國尖銳的勞資矛盾。狄更斯沒有被社會表面的繁榮與和諧所迷惑,他看到了當時社會的根本矛盾—勞資矛盾,看到了社會危機。
(2)他站在人道主義的立場上揭露這個繁榮盛世其實就是冷酷無情的、扼殺人性的艱難時世。小說通過以葛雷硬、龐得貝為代表的利己主義哲學,揭露了功利主義哲學扼殺人性的罪惡。
(3)通過西絲為代表的善良人感化冷酷的資產(chǎn)者的設想,集中表現(xiàn)了作者的人道主義思想。
《雙城記》的主題思想:
《雙城記》生動描繪了法國大革命中巴黎人民攻打巴士底獄的情景和懲罰壓迫者的歷史畫面,反映了法國大革命轟轟烈烈的斗爭場面。從揭露貴族的殘酷壓迫到描寫人民的自發(fā)反抗,直到反映人民暴動的燎原烈火和摧毀貴族政權的大革命,狄更斯準確而又形象地展示了革命發(fā)生的原因和必然性。
《雙城記》的寫作目的:是出于狄更斯對英國社會問題的思考和憂慮。狄更斯想借法國大革命的歷史經(jīng)驗向英國統(tǒng)治者敲起警鐘。這部歷史小說有明顯的借古喻今的現(xiàn)實意義。
《雙城記》的藝術特點:
①小說結構復雜嚴謹,由三條獨立而又互相交織的線索組成,體現(xiàn)了情節(jié)的豐富性和結構完整性的統(tǒng)一。
②浪漫色彩與現(xiàn)實手法有機結合。小說情節(jié)波瀾起伏、緊張生動而又富有戲劇性,帶有浪漫主義色彩。在描寫法國大革命的原因時,又采取了寫實的手法。
③大筆勾勒和精雕細刻有機結合。大筆勾勒:在描寫巴黎人民起義等斗爭場景時,氣勢宏偉,雄渾有力。精雕細刻:在描寫個人命運、人物肖像、心理及敘述事件時,常以細膩的筆觸和凝練的語言,精雕細刻。
④對比描寫的藝術手法。作者反對一切形式的暴力行為和壓迫。既反對封建貴族對農(nóng)民的迫害,也反對革命勝利后革命人民對封建貴族的專政。因此狄更斯以代爾那和卡爾登的高尚品質、舍己救人和自我犧牲精神來和革命者的“殘殺”、“暴亂”相對照來反襯人道主義者的“英雄形象”。
《雙城記》四種人物
《雙城記》四種人物及人道主義體現(xiàn):
《雙城記》中寫了四種人物:貴族、農(nóng)民、革命者、人道主義者。
殘忍的厄弗里蒙德侯爵及其背后的封建統(tǒng)治集團是毫無人性可言的。
得伐石太太是及其所屬的革命政權是不人道的。
梅尼特醫(yī)生、代爾那、卡爾登都是狄更斯人道主義的化身。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