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調(diào)結構
①指俄國著名文學理論家巴赫金在《關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書的修改》一文中提出的有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學創(chuàng)作結構。
②復調(diào)結構中主人公并不是作家的傳聲簡,陀思妥耶夫斯基創(chuàng)造了人物形象的全新結構,主人公的意識不為作家的框架所限,和作家具有平等的地位。
③小說的全面對話性。作家和作品中的每個人物,都像樂曲中的不同聲部,互相對話,互不干涉,共同奏成交響曲。(作者的聲音——人物的聲音)
簡析小說《卡拉瑪佐夫兄弟》中的卡拉瑪佐夫性格:
卡拉瑪佐夫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瑪佐夫兄弟》中塑造的形象,卡拉瑪佐夫一家,老卡拉瑪佐夫、伊凡和斯麥爾佳科夫中人性惡的代表,他們放棄信仰,自食惡果。
德米特里是現(xiàn)實人性的代表,他因為沒有放棄信仰而得救。阿遼沙是人性善的代表,他所指引的是人類的出路:忍耐,順從,皈依上帝。
陀思妥耶夫斯基通過人類靈魂的搏斗,揭示了他眼中的整個人類社會現(xiàn)實的內(nèi)在本質(zhì),并為人類指出了上帝安排的道路。
《罪與罰》的思想內(nèi)容:
《罪與罰》通過對彼得堡下層人民生活的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人民痛苦不幸的深切同情和對地主、資產(chǎn)階級罪惡的切齒痛恨,但同時他又反對通過暴力改變現(xiàn)實,主張忍耐、順從、皈依上帝,以此建立一個和諧的新世界。他這種思想有虛妄軟弱的一面,也有對生活表現(xiàn)深刻堅實的一面。
《罪與罰》的藝術特色:
1、情節(jié)結構完整,充滿戲劇性。小說寫拉斯科爾尼科夫的整個犯罪經(jīng)過,從醞釀實施,圍繞犯罪,設置懸念,扣人心弦。
2、深刻的心理描寫。被譽為“一份犯罪的心理報告”。魯迅說,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類靈魂的偉大審問者”。
3、“復調(diào)小說”結構特征也極為明顯。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