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激(stress)又稱壓力或緊張,是一種跨越人格、文化、時間的全人類經驗,是生活中的常見事件,一個人一生可能會經歷無數(shù)的應激。
(一)應激的概念
1.應激――在生物學上是指人體對任何加諸于他的需求所作的非特異性反應”。這是塞里以基本的的生物學觀點給應激所下的定義。
2.應激源應激源(stressor)是指對個體的適應能力進行挑戰(zhàn),促發(fā)個體產生應激反應的因素。生活中常見的應激源有以下幾種:
(1)生物性應激源: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
(2)物理性應激源:如溫度、光、聲、放射線、暴力等。
(3)化學性應激源:如酸、堿、化學藥品、毒物等。
(4)生理性病理性應激源:如月經來潮、遺精、妊娠期、更年期、饑餓、疲勞、疼痛、疾病等。
(5)心理性應激源:如焦慮、煩惱、恐懼、挫折、抑郁、失落、孤獨等。
(6)社會文化性應激源:如人際關系緊張、家庭沖突、失去親人、失業(yè)、就業(yè)、就學、學習工作成績不佳、晉升、職業(yè)競爭、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過快、結婚離婚、居住場所的搬遷、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
3.應激反應應激反應(stressresponse)是指機體在應激源的刺激下,身心持續(xù)相互作用下的整體反應。機體對應激源的反應可分為兩個方面:
心理反應:焦慮、抑郁、否認、壓抑、恐懼、挫折、憤怒等。
生理反應:如心率加快、血壓增高、需氧量增加、呼吸急促、肌張力增加、免疫力下降、括約肌失去控制等。
更多信息請查看醫(yī)學考試網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