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自然之道”及其現代美學價值-道家語境下的中國現代美學
來源:易賢網 閱讀:1161 次 日期:2014-12-11 17:05:29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道家“自然之道”及其現代美學價值-道家語境下的中國現代美學”,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易賢網網校上線了!

>>>點擊進入<<<

網校開發(fā)及擁有的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外語類、外貿類、學歷類、

職業(yè)資格類、計算機類、建筑工程類、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

莊子與中國現代美學。中國古典美學資源在現代文化中依然具有積極的建構功能,因此,發(fā)掘古典美學資源的現代價值、彰顯其現代意義,無疑是古典美學研究的重要趨向。自然,中國現代美學的內容十分復雜,但從王國維、魯迅、郭沫若、朱光潛、宗白華五位美學家為代表的大家中,自能體現出莊子與中國現代美學的關系。王國維是中國現代美學的開啟者,魯迅是現實主義美學代表,郭沫若是浪漫主義美學代表,朱光潛、宗白華則可以說是專門的美學家,他們與莊子的關系顯示出莊子美學參與現代美學建構有一個從“潛運”到“浮出地表”的邏輯進程。

道家意象的現代表現。在道家的各種文本中,頻繁出現的意象大致可分為四類: 遠古意象、山水意象女性意象、嬰孩意象。這四大意象雖然在意象表征上各不相同,但其深層的美學蘊涵都指向本真未鑿的“自然之道”的理念內核。而這四大意象的頻繁顯露,表明了道家文化試圖喚醒本真自我、找回失落本性的自然主義立場,以及重建被虛偽文明所湮沒的自然審美理想的努力。④與之相對應的,現代大家們總是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創(chuàng)作過程中,表現出了返璞歸真的道家理念。我們從沈從文的創(chuàng)作中便能窺見到這一點。

沈從文的湘西鄉(xiāng)土小說創(chuàng)作,實際上就承繼和融會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美學思想中關于自然美的內在精華。在他的作品中,他常常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風俗為背景,描繪了遠離都市塵囂的田園風光,歌頌了原始的、淳樸的民風以及下層勞動人民傳統(tǒng)的人性美,表達了作者對在都市文明侵襲下傳統(tǒng)美德淪喪的哀嘆以及對于傳統(tǒng)“小國寡民”生活的深深眷戀。如果讀一讀的他的《邊城》,我們便可以感悟到,其作品中時時散發(fā)出來一份孩子般的單純氣。作者本人也承認,他在北京城生活近六十年,當生命已瀕于衰老遲暮,但在情緒方面卻始終若似停頓在一種“嬰兒”狀態(tài)之中。這種嬰兒狀態(tài),正是道家哲學中嬰孩意象中的具體表現。

更多信息請查看哲學范文

更多信息請查看哲學范文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