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7:《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考試大綱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生命科學的基礎理論課,內容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結構、組成、性質和功能的關系,生物大分子在體內的代謝和調節(jié),生物能的轉化和利用,生物遺傳信息分子的復制、轉錄、表達和調節(jié)等。要求考生在了解參與生命過程的生物大分子種類的基礎上,掌握生物大分子的化學組成、分子結構及其理化性質,理解各種生物大分子在代謝過程的作用機理,掌握糖、脂、蛋白質等代謝及其相互聯(lián)系和調控,掌握遺傳信息流部分,包括DNA的復制、轉錄、翻譯、翻譯后修飾、調控、運輸?shù)?,要求考生能站在學科的前沿,把握學科的進展,靈活運用所學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知識,從分子水平認識和解釋生命過程中所發(fā)生的現(xiàn)象。
一、考試內容與要求
1.蛋白質化學
掌握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的基本特點
掌握蛋白質分子的結構(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結構的概念、特點及其形式)
掌握蛋白質一級結構測定的一般步驟
掌握蛋白質的理化性質及分離純化和純度鑒定的方法
掌握蛋白質的變性與變構作用
掌握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2.核酸化學
掌握DNA二級結構的模型要點和功能;DNA三級結構和染色體的概念
掌握RNA的結構,RNA的分類及各類RNA的生物學功能,理解RNA結構跟功能的關系
掌握核酸的熱變性、核酸雜交等研究方法
3. 酶學
掌握酶的基本概念、中間產物學說、誘導契合學說等
掌握酶促反應動力學特征,米氏常數(shù)的概念和意義
掌握酶的分離提純與活力鑒定的基本方法
了解抗體酶、核酶和固定化酶的基本概念和應用
4. DNA,RNA和遺傳密碼
掌握生物學中心法則
掌握DNA復制的一般規(guī)律和基本過程
掌握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DNA復制的異同點
掌握DNA的損傷與修復的機理
掌握RNA轉錄的一般規(guī)律
掌握原核生物的轉錄過程,重點掌握啟動子的作用機理和RNA聚合酶的作用機理
了解真核生物的轉錄過程
理解RNA轉錄后加工過程及其意義
掌握逆轉錄的過程
5. 蛋白質的合成和轉運
全面了解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礎,掌握各種RNA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的作用
掌握蛋白質翻譯的步驟
掌握翻譯后加工過程
理解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蛋白質合成的區(qū)別
6. 細胞代謝
掌握細胞代謝的調節(jié)網絡(糖代謝、脂代謝、蛋白質代謝及其相互關系)
理解酶促反應的前饋和反饋、酶活性的特異激活劑和抑制劑
掌握細胞膜結構對代謝的調節(jié)和控制作用
了解細胞信號傳遞和細胞增殖調節(jié)機理
7.基因工程和蛋白質工程
掌握各種水平上的基因表達調控
掌握RNA和DNA的測序原理及方法
掌握轉化、轉導、重組DNA、限制性核酸內切酶、PCR的概念,基因組DNA文庫、cDNA文庫、人類基因組計劃等基本概念
掌握基因工程操作的一般步驟
RNA和DNA的測序原理和方法
了解蛋白質工程的進展
8. 真核生物基因調控原理
了解真核細胞的基因結構、基因家族(gene family)、真核基因的斷裂結構
掌握順式作用元件與基因調控的關系,Britten—Davidson模型、染色質結構對轉錄的影響、啟動子及其對轉錄的影響、增強子及其對轉錄的影響
掌握反式作用因子對轉錄的調控,CAAT區(qū)結合蛋白CTF/NFl、TATA和GC區(qū)結合蛋白、RNA聚合酶Ⅲ及其下游啟動區(qū)結合蛋白
9. 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
掌握下列各種分子生物學技術和原理,并能熟練靈活應用這些技術解決實際科研問題:
核酸的提取和純化;常見DNA操作技術;目的基因的分離;PCR技術及其應用;RACE技術;反義RNA技術;RNAi技術;分子雜交技術;文庫構建;載體構建技術;基因克隆技術;生物信息學工具的使用;生物信息學技術;轉錄組學技術、蛋白組學技術、酵母單(雙)雜技術;啟動子功能鑒定,基因表達與DNA甲基化,常見蛋白質分離純化方法,基因芯片。
二、試卷結構
試卷主要由名詞解釋、簡答題和實驗設計題組成,強調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三、考試方式和時間限制
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時間3小時。
四、主要參考教材(參考書目)
趙亞華編著,《分子生物學教程》(第三版),科學出版社,2011.
王鏡巖主編,《生物化學》上下冊,(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更多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