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秸稈焚燒要疏堵結合
來源:易賢網 閱讀:726 次 日期:2015-12-28 09:07:44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熱點秸稈焚燒要疏堵結合”,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在線網校:>>>點擊進入<<<

網校授課:>>>點擊進入<<<

考試書庫:>>>點擊進入<<<

網校以及考試書庫開發(fā)及擁有課件范圍涉及公務員/財會類/學歷類/建筑工程類

等9大類考試的在線網絡培訓輔導和全新引進高清3D電子書考試用書。

背景鏈接

2015年9月28日,鄭州籠罩在煙霧蒙蒙之中,不少網友留言@河南日報官方微博說:“空氣里聞到濃濃的燒秸稈的焦煳味道?!?/P>

鄭州市環(huán)保局官方網站空氣質量監(jiān)測數據顯示:鄭州市城區(qū)從27日21時開始,顆粒物濃度急劇上升,PM10濃度由20時的156微克/立方米升至28日5時的最高值338微克/立方米,升高了1.17倍;PM2.5濃度由20時的93微克/立方米升至28日4時的最高值303微克/立方米,升高了2.27倍。

每年中秋國慶前后,都是北方集中焚燒玉米秸稈的季節(jié),同時也是秸稈焚燒集中整治的時間。2015年在河南等火點集中的地區(qū),實行了“史上最嚴”的禁燒政策。在河南周口市,市委書記、市長親自下鄉(xiāng)蹲點,縣鄉(xiāng)領導更是吃住在村里,嚴防死守;還有10多個縣被約談問責,其中國家級貧困縣太康縣更是被重罰2000萬元,多名縣鄉(xiāng)干部被處分通報,甚至就地免職。

深度解析

[危害]

第一,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焚燒秸稈時,大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3項污染指數達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濃度比平時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的濃度比平時高出3倍。當可吸入顆粒物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對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較大,輕則造成咳嗽、胸悶、流淚,嚴重時可能導致支氣管炎發(fā)生。

第二,引發(fā)交通事故,影響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焚燒秸稈形成的煙霧,造成空氣能見度下降,可見范圍降低,直接影響民航、鐵路、高速公路的正常運營,容易引發(fā)交通事故,影響人身安全。

第三,引發(fā)火災。秸稈焚燒,極易引燃周圍的易燃物,導致“火燒連營”,一旦引發(fā)麥田大火,往往很難控制,造成經濟損失。尤其是在山林附近,后果更是不堪設想。

第四,破壞土壤結構,造成農田質量下降。秸稈焚燒也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燒死,腐殖質、有機質被礦化,田間焚燒秸稈破壞了這套生物系統的平衡,改變了土壤的物理性狀,加重了土壤板結,破壞了地力,加劇了干旱,農作物的生長因而受到影響。

[原因分析]

秸稈焚燒成普遍性的原因:

一是農民依然存在對焚燒秸稈的誤解,認為將秸稈焚燒可以當做肥料。

二是秸稈禁燒監(jiān)管力度不強,執(zhí)法手段比較薄弱。工作人員對焚燒秸稈者的管理難以依法管理。

三是科技轉化力度不夠,秸稈的經濟價值難以發(fā)揮?,F實中,由于科技轉化力度不夠,要么實施成本太高,要么就是回收價格太低。

四是缺乏正確的引導。當前對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缺乏針對性、實用性、時效性和具體性,大多以行政手段和獎懲措施為主,無人去做秸稈利用的組織、協調和轉化工作,只堵塞不開流,導致禁燒工作收效不大。

五是缺乏處置技術。首先,多數農戶基本不用秸稈當柴燒,只剩下“付之一炬”;其次,農民找不到秸稈“變廢為寶”的途徑。原有的其它小麥秸稈加工行業(yè),如草帽、草苫等,也因替代產品的出現而基本淘汰;第三,農作物秸稈還田推廣緩慢;第四,秸稈飼料處理成本高,難度大。另外,加工食用菌基料和漚造有機肥,這些簡便易行的秸稈處理方式,也都是家庭式、規(guī)模小,缺乏統一的組織管理,沒有形成規(guī)模效益。

六是宣傳力度不夠。由于受人力、資金條件限制,秸稈禁燒宣傳教育還沒有真正深入到農村,農民環(huán)保意識不強,沒有意識到焚燒秸稈的危害,單靠禁燒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千家萬戶秸稈處理的問題。

[參考對策]

專家認為,對秸稈焚燒,要堵疏結合。比如提高農業(yè)機械化水平,鼓勵企業(yè)收購處理秸稈,把秸稈變成肥料、飼料或能源。但具體到每個地方,首先得有人去做這個事情;政府還要有相關配套規(guī)劃,保證每個地區(qū)要有秸稈回收加工點;扶持資金也要真正用在刀刃上,不能變成少數人套取資金的幌子。

更多信息請查看事業(yè)編‖公務員‖考試資料‖考試技巧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申論熱點秸稈焚燒要疏堵結合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系電話:0871-65317125(9:00—18:00)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526150442(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