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5年6月8日,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郭聲琨在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擴大)會議上強調(diào),要以問題為導向,以改革為動力,以法律為依據(jù),以信息化為支撐,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為群眾辦理居民身份證提供更多便利,為居民身份證的社會應用創(chuàng)造更安全的環(huán)境。
深度解析
[原因分析]
我國實施居民身份證制度以來,居民身份證在便利公民參與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活動,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當前,隨著社會向動態(tài)化、信息化快速發(fā)展,群眾異地辦證難、丟失居民身份證掛失注銷缺乏渠道等問題也日益突出。
由此帶來的連鎖反應是,一方面給丟失和辦理身份證的群眾帶來不便。比如,一些外出人員一旦丟失身份證,便不能及時掛失和補辦臨時身份證,甚至連乘車、居住等都要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如果丟失身份證信息得不到公安機關的有效處理,很可能給一些不法分子帶來可乘之機,讓一些人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從事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不久前媒體曝出的一些網(wǎng)上買賣身份證事件,就說明確實可能出現(xiàn)這方面的問題。
[意義分析]
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既是主動作為,亦是順勢而為。一方面,“互聯(lián)網(wǎng)+”的語境下,整合利用好大數(shù)據(jù),就省得辦事的民眾“跑斷腿”。實行異地辦證,無論是技術條件還是物質(zhì)準備,職能部門已有能力為民眾奔波“做減法”。這縮減的是公民在市場機制下的交易成本,提升的是整個社會的運轉(zhuǎn)效率。公安行政改革,有利于理順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更以扎扎實實的“獲得感”,提升著行政改革的公信力。
異地受理身份證不僅僅是一項簡單的便民措施,更重要的是,它說明了政府正在改變公民身份管理的陳舊觀念?!吧钤趧e處”已經(jīng)成了當前中國社會的一個主要特征,人們的出生地、戶籍地、工作地和生活所在地未必是統(tǒng)一的。長期以來,出于社會管理和福利分配等原因,屬地化管理成了中國公民身份認證的首要原則,只能回戶籍地辦理身份證業(yè)務便是其中一個體現(xiàn)。中國的身份證實際上也地方化了,變成了某省某市某縣的身份證。但是在政府眼中,不能將中國公民看成某一地的公民,而應當一般化為“中國的公民”。
[參考措施]
對于異地辦理身份證業(yè)務,專家認為:
一是期待盡快落實。從報道看,公安部給出的說法是“加快”。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實現(xiàn)全國范圍內(nèi)的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當然需要時間,但最好還是能給出時間表和路線圖。它早一日成行,群眾便早一日受益。
二是期待提高效率。異地受理居民身份證,要求立足我國基本國情,精心研究,周密部署,分步實施,有序推進,嚴密操作規(guī)程,嚴把身份核驗關,但同時也得注重提高效率。如果居民身份證在異地受理所耗時間與回原籍辦理差不多,那就不是改革的應有之義了。
三是期待安全實惠。居民身份證在社會、經(jīng)濟生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丟失,很可能會帶來巨大損失。這就要求異地受理時,安全防范工作必須跟上。比如,如何讓掛失了的身份證能夠及時失效,如何防止不法分子“渾水摸魚”等等。同時,收費也要合理,不要借機新增收費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