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句古話“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你怎么看?
【參考分析】
本題考察考生文化素養(yǎng),如不理解“木秀于林……”的含義,其文化素養(yǎng)可能不高,考生的回答,可表現其綜合分析的能力。根據考生的回答,考官可進一步追問“如果你是秀于林的木,你將如何與別人相處?”進而了解考生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聯系中華文化的特點,深刻分析“木秀于林………”的含義,指出在我們的社會中,確實有這樣的現象,分析這種現象存在的原因,同時能恰當、積極、有建設性地提出如果自己是“秀于林的木”將如何做。
2、能談談你的個性嗎?
【參考分析】
我的個性可概括為“忠誠”兩個字。我認為忠誠是人的立身之本,盡管忠誠的人有可能在一定的時間內得不到重視,但是能經得住時間和歷史的考驗。因此,我將永遠保持我忠誠的個性特點。
3、你能發(fā)現自己的不足嗎?
【參考分析】
我能發(fā)現自己的不足。我認為我最大的不足就是辦事不果斷,有好幾次機遇,由于我自己猶猶豫豫,因此與其失之交臂,現在想起來真有點遺憾。不過現在我充分地認識了自己這個問題,所以,辦事也就變得果斷起來,只要自己看準的事情,一定要做下去。而且有信心做好。
4、如我們能聘用你,你對工資、辦公條件有什么要求?
【參考分析】
對于工資待遇、辦公條件不得不考慮,但是這不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因素,關鍵是要有一個好的環(huán)境。因為好的工作環(huán)境,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能夠豐富自己的經歷,而經歷就是無形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