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申論熱點慎重更改地名
來源:易賢網 閱讀:483 次 日期:2016-02-25 16:58:49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2015年申論熱點慎重更改地名”,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背景鏈接

“蘭陵”“蒼山”反復換、“襄陽”“襄樊”來回改,借用旅游景點名、爭打“名人故里”牌……地名是記錄歷史文化的“活化石”,而近年來,一些地方出于各種各樣的理由,造成千年古名朝令夕改,歷史古城頻遭易名。

2015年5月28日,民政部副部長宮蒲光在全國地名文化建設研討會上表示,要抓好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按照中央的要求,構筑《地名文化遺產重點保護名錄》制度,建立地名文化遺產數據庫,使地名文化遺產得到分類、分級和分層保護。堅持“地名要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原則,慎重更名,地名要“記得住鄉(xiāng)愁”。

深度解析[深入剖析]

地名,不只是一個普通的地域名字,更是一個民族的文化名片和精神生態(tài)所指,是一個地方精神和文化傳承的紐帶和符號,具有強烈的社會性和民族性,已經成為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約有千年古縣800多個、古鎮(zhèn)1000多個、古村落10萬多個,百年以上地名更是不計其數。

然而20世紀后半葉以來,在行政區(qū)劃和地理命名中,出現了一些貌似方便、洋氣、吸引眼球的地名,部分蘊含人文韻味、精神圖騰的老地名被擠下了歷史舞臺,這實際上是無文化內涵的集中體現。

[原因分析]

不少地方政府“任性”地改地名,直接原因是受“畸形的政績觀”影響。例如一些地方的地名改來改去,就可以通過新蓋公章、制作新招牌等刺激消費,拉動內需。但從根本原因上講,地方頻頻改地名,歸根結底是缺乏剛性約束,任何人都不必為“任性”改地名行為承擔責任和后果,這使得地方政府特別是個別主要官員在改地名上擁有很大的權力,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完全看主要官員的個人想法,根本不考慮地域文化的傳承和人民的思想感情,也反映出將經濟利益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對地名、百姓缺乏足夠尊重和敬畏。

[措施]

地名不能亂改,變更地名一定要慎重,要保證地名歷史文化的傳承,保持地名應有的穩(wěn)定性、延續(xù)性,給人們留下一方尋找“鄉(xiāng)愁”的精神家園。對此,中公教育專家建議: 第一,有關部門盡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guī),建立地名更改標準,申報核準前邀請專家論證,保證新地名有文化含量,保證新地名實現獲得文化回歸。地方政府要把更改地名作為取信于民、實現文化回歸的重要舉措,讓新地名收獲一份“鄉(xiāng)愁”,讓新地名實現文化“尋根”,比如近年來,襄樊改稱襄陽、沙市改稱荊州等,恢復了歷史命名,實現了文化的回歸。這樣的更名,收獲的是誠信擔當。

第二,對于“任性”改地名行為要追究責任,既要追究地方政府的決策者責任,還需要追究國務院、民政部等各級審批部門的責任。

第三,放開地名變更的公益訴訟、行政訴訟,允許市民就“任性”改地名行為提起行政訴訟,依靠司法制止隨意更改地名。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2015年申論熱點慎重更改地名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加入群交流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系電話:0871-65317125(9:00—18:00)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526150442(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