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速遞】
近日,《深圳血液中心工資曝光:人均薪酬支出35.7萬》,此報道一出,深圳血液中心瞬間被推上輿論風口浪尖。昨日,深圳衛(wèi)計委召開緊急會議,據該委表示,實際人均工資福利支出預算19.68萬元(含個人所得稅及社會保障繳費),血液中心業(yè)務收入與在職人員工資福利不掛鉤。
【深度解讀】
網友的認識雖然有些偏激,其實當前大多數血站工作者還是盡心盡責,為社會謀福利的。但深圳血液中心的高工資也確實暴露了管理上的缺位,也影響了血站的形象。
首先,存在部門領導干部瀆職行為。極個別的血站管理者對于血站的管理缺乏熱情,沒有用審慎的眼光對待血站的發(fā)展,對血站的工作缺乏責任心,使得血站存在問題也沒發(fā)現。
其次,當前問責機制建設滯后,使得部分人員有恃無恐。
再次,血站的管理落后。血站的工資制度并沒有結合深圳當地的收入水平逐年進行調整,也沒有適度的公開。所以才導致最終公開曝光時輿論嘩然。
在我國普通群眾獻血的人群本身并非十分高漲。出現這樣的報道可以再次打擊獻血的積極性,影響我國血液互助事業(yè)的發(fā)展。
【對策措施】
首先,應該落實好行政問責制。對于本次血站出現的輿情風波,當事人領導應該被嚴肅問責,并公開處理結果;同時完善血站的薪酬管理,做到透明陽光,并且適應深圳的地方收入水平。
再次,媒體應盡好社會責任。媒體再曝光此次事件的同時也可以宣傳社會積極獻血的正能量例子,要防止社會輿情出現一邊倒的情況。
最后,群眾也不應受此影響。獻血是一件積德積福的事,大家今后如果條件允許還是應該繼續(xù)積極的參加獻血,盡一份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