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文學(xué)常識:課本中常見的古代服飾
課本中常見的古代服飾
服飾是人類的特殊創(chuàng)造,起先只為保護(hù)身體,后來又發(fā)展為人對美化自身的要求。與新潮多變的現(xiàn)代服飾相比,古代服飾要遜色多了。
巾,古代平民用以裹頭的頭巾,秦朝時用黑巾裹頭,稱為“黔首”,后來成了平民的代稱。如賈誼的《過秦論》:“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綃頭,古代平民的頭巾,以一幅布從后向前在額上打結(jié),再環(huán)繞髻后。如《陌上桑》:“少年見羅敷,脫帽著綃頭。”
綸巾,古代冠名,又稱諸葛巾,一般為軍師所戴。如蘇軾《赤壁懷古》:“遙想公瑾當(dāng)年,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
裳,又作常,古指下衣?!墩f文》:“裙,下裳也。”古代男女都著裳,如《木蘭詩》:“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隋唐以后裳成為女子的專用服裝。
襦,古代上衣,有長短之分,《急就篇》顏師古注:“短衣曰襦,自膝以上。一日短而施腰曰襦。”襦有時特指短上衣,如《孔雀東南飛》:“妾有繡腰糯,葳蕤自生光。”
襲,皮衣,古人的皮衣是毛皮在外?!墩f文》:“表,古者衣裘,以毛為表。”裘有狐、虎、狼、犬、羊等不同的質(zhì)地。如《促織》:“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
袍,古代長衣的通稱,也專指里面絮了亂麻等物的長衣,如《詩經(jīng)?秦風(fēng)?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里指戰(zhàn)袍。
褐,獸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古時為窮苦人所穿。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乃使其從者衣褐。”
袍澤,古代指休息時所穿之襦。古代稱武人的友誼為“袍澤之誼”,即源于《詩經(jīng)?秦風(fēng)?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袖,古代衣服為長袖,垂臂時手不露出,有大袖、廣袖之說。如杜牧《阿房宮賦》:“舞殿冷袖,風(fēng)雨凄凄。”
縉紳,縉是赤白色的帛,常用作紳帶,帶子在腹前打結(jié),多余下垂的部分叫紳,古代做官的人要插笏于紳帶間,后來就把“縉紳”或“紳士”作為仕宦的代稱。如張溥《五人墓碑記》:“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
绔,前后無襠,只有兩個褲筒。紈绔是古代有錢人穿的,后來把有錢人或不務(wù)正業(yè)的子弟稱為紈绔或紈绔子弟。如《紅樓夢》:“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布,麻布和葛布的總名,有粗細(xì)之分。按古喪服制,最粗的叫衰,如《左傳?崤之戰(zhàn)》:“子墨衰。”古代平民穿布衣,因此“布衣”就成了庶民的代稱。如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帛,又稱繒,絲織品的總名。如《阿房宮賦》:“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
縞,又稱素,是未經(jīng)染練的繒帛,如《赤壁之戰(zhàn)》:“強(qiáng)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也。”
屨、履,上古的鞋叫屨,漢以后叫履。一般用草、麻、皮、絲等制作,絲履、絲屨多為貴族所穿,如《孔雀東南飛》:“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窮人穿草屨。如《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屨。”
屐,木鞋,《急就篇》顏師古注:“屐者,以木為之,而施兩齒,可以踐泥。”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著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蓑衣,雨具,以草編織而成。如張志和《漁歌子》:“青箬笠,綠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