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凝《羅丹之約》(有刪改)高三散文閱讀題及答案
⑴早春的時候,差不多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羅丹作品要來中國了,他的《思想者》,他的《地獄之門》,他的《青銅時代》,他的《加萊義民》,他的《吻》……它們將先后在北京和上海展出。
⑵在法國,在巴黎瓦雷諾大街的羅丹博物館,當坐落在庭院內(nèi)的《思想者》被輕輕吊離基座裝進木箱時,數(shù)百名法國藝術(shù)名人默默注視著他,無數(shù)的攝像機和照相機鏡頭一齊對準了他的緩緩升起。他們?yōu)樗托?,他們都知道,這座巨大的銅像斑駁的雕塑自1906年安放在這里以來,從未離開過故鄉(xiāng)?,F(xiàn)在他就要出走,而且是第一次遠足。他初次遠足選定的目標便是東方的中國。
⑶把法國最偉大的青銅作品介紹到具有偉大的青銅文明的古老中國,也許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了。這又仿佛是羅丹生前的一樁心愿,因為神秘的東方藝術(shù)也曾經(jīng)給過他強烈的震撼。
⑷于是我便乘火車去北京看羅丹。
⑸小時候我就看過羅丹,當然那只是些印刷品。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件是身披寬大睡袍,顯出任意散漫著的巴爾扎克;一件是筋肉松弛的裸體雨果。少不更事的我曾經(jīng)很不明白為什么羅丹要將兩位大作家弄成這樣。在孩子的眼中,他對他們二位顯得太隨意了。成人之后才發(fā)覺羅丹是多么坦率地對待了他這兩位法國朋友,而他這兩位朋友又是多么坦率地要求羅丹把他們弄成這樣。據(jù)說,巴爾扎克認為羅丹只有把他弄成這模樣,他才是真正的巴爾扎克。于是至今每當人們提及巴爾扎克和雨果時,我眼前掠過的首先不是他們的著作,而是羅丹手下的那個“他們”。我想這便是他們作為藝術(shù)家和作家的共同卓識與見地吧,是這掠奪了觀眾的記憶。羅丹具備這種力量,他掠奪了我的記憶,他在我心中就日漸偉大起來;他占有了我的記憶,我的記憶里便永遠有了羅丹。
⑹春風(fēng)和煦,陽光明媚,我在中國美術(shù)館門前安靜地排著隊等待購買門票。長長的隊伍一直保持了少有的順和與規(guī)矩,似乎來看羅丹的人們是有約在先的,人們在一瞬間變得相互友好和理解了。
⑺然后我首先看見了“思想者”,他被安放在美術(shù)館庭院的正中,他正面向著熙熙攘攘的大街和一片片古老的灰瓦屋頂。他坐在巖石之上,全身赤裸,蜷曲著自己;他一手握拳抵住下顎,咬肌緊張地正陷入沉思。這本是一個眾人熟知的形象,這個幾乎有點程式化了的姿勢乍一看去,甚至沒能喚起我的新奇之感。而當我繞到他的背后時才真的激動起來,我驚訝于羅丹在思想者脊背上所傾注的良苦用心:原來在這面寬厚、雄健的脊背上,組織明確的肌肉群如洶涌的波濤正有節(jié)律地涌動起伏,使我忽然明白了羅丹在創(chuàng)作之初何以能擺脫詩人但丁原型的束縛,把身著裙裝、面龐清癯的苦行僧形象換成了今天的“思想者”。在這位肌肉發(fā)達、強壯雄健的思想者身上或許融入了藝術(shù)家全部痛苦而又美好的理想吧?他渴望從雄健的身體里發(fā)生雄健的思想,或者只有如此雄健的身體才有產(chǎn)生雄健思想的力量?羅丹不忽略思想者的頭顱,但他更傾心于支撐這頭顱的軀干。于是即使思想者的一面脊背也成了表現(xiàn)這雄健思想不可缺少的因素。于是我在他的被觀眾冷淡著的脊背上初次發(fā)現(xiàn)了一個完整的思想者,在這面脊背上,他那緊張而痙攣著的每一個細胞都使我生出一種全新的幸福感。我很為這一瞬間,這個我獨自占有的瞬間而滿足。繼而又想到,面對一件偉大的作品,人們都在人云亦云時,議論的或許都是它那被觀眾(或讀者)自己程式化了的正面吧,對于它的背面卻每每會粗心地忽略過去,盡管作者曾經(jīng)苦心用盡地去經(jīng)營它的背面。如今一個完整的“思想者”終于給了我能夠思想的力量。
⑻能夠思想著是美麗的。有力量思想的人也必是幸運的吧?
⑼這幸運還在于在“思想者”面前我與我的兩位幾年不見的同行不期而遇。他們也是專門乘火車趕來北京看羅丹的。
⑽我們驚喜地互相注視著,眼前掠過陌生的觀眾,身后有《青銅時代》《加萊義民》和克洛代爾美麗的軀干。羅丹包圍了我們,令我們忽然意識到,我們本是共同赴了羅丹之約而來,只有羅丹才有如此的魅力吸引我們從各自的城市聚到這里。
⑾我們驚喜地互相注視著,不提羅丹,也不提他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的一切神奇。我們甚至沒說什么話,我好像害怕這份奢侈的突然消失,又仿佛在羅丹面前我們無需語言,我們都已明了思想著才是美麗的。
⑿人生的奢侈卻原來是極為有限的,要緊的不在于這奢侈轉(zhuǎn)瞬即逝,要緊的在于你真的奢侈過,即使羅丹已回故鄉(xiāng),即使友人也離你而去。
7. 從語言表達角度簡析第⑴段畫線處。(2分)
8. 推斷:巴爾扎克對于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理解是怎樣的?(3分)
9. 你怎么理解作者所說的藝術(shù)家“痛苦而又美好的理想”?(3分)
10. 對于《思想者》,下面的理解不恰當?shù)膬身検?6分)
A.原型但丁,傳達的是思想者的共性形象。
B.創(chuàng)作時受到過中國青銅神秘藝術(shù)的影響。
C.第⑵段描寫動作和心理,突顯對他尊崇。
D.第⑺段用比喻描寫背面,正面寫他雄健。
E.第⑽段定格于相見的那一瞬,大有深意。
F.從他身上能領(lǐng)悟到創(chuàng)作者必須是思想者。
11. 第⑺段與末三段的敘述視角有所改變,傳遞的情感也有差異,請根據(jù)這兩部分內(nèi)容對此作出分析。(4分)
12. 標題好在哪里?(4分)
參考答案:
7.(2分)用反復(fù)、排比,表達急切盼望和如數(shù)家珍的欣喜。
8.(3分)坦率(真誠);獨特(反常規(guī))(不媚俗);有強大的…丹的感激。
12.(4分)簡潔凝煉,高度概括了多方面內(nèi)容(作品首站來華仿佛是完成羅丹內(nèi)心的一個約定;來看作品者似乎有約在先地相互友好和理解;我和同行因為羅丹而不約而同地前來北京);表明文章主旨在于探求藝術(shù)家羅丹的創(chuàng)作思想(而不是《思想者》的藝術(shù)魅力);突出了羅丹作品具有極強的感召力量,能使人不約而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