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職類面試中經常說一句話,“得綜合分析者得天下”,綜合分析題型占據(jù)公職面試的半壁江山,因為面試中綜合分析題在許多地方都屬于必考題型,而且在某些地方甚至出現(xiàn)整套面試題都是綜合分析的情況,因此,這一題型需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視。但是隨著近年來學生在面試中整體水平不斷提升,單純以追求把該題型答完整顯然是不行的。有人說過,“人要為了不可能的目標而奮斗,最終才有可能達到可能的目標”,故而,中公教育專家吳國松認為,要想在面試中脫穎而出,我們必須嘗試打造亮點。
第一,政策理論顯高度??忌诖痤}時,最好在綜合分析題三個步驟的某些方面能夠結合當前黨和政府所提出的最新政策理論,使答題內容體現(xiàn)出理論高度,而且這也是社會熱點命題機理所要求的兩個層面,即具有“社會認知水平”和“政策分析能力”,說明考生不僅要對社會熱點有起碼的認知,還要學會運用政策理論進行分析。這就要求考生平時應該多關注政府網站、報紙、期刊,如人民網和新華網,求是理論網、人民日報等,并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
第二,社會熱點要關注。考生在綜合分析題分析論證環(huán)節(jié)結合當前社會熱點,一方面是綜合分析題的哲理類四種論證方法之一(道理論證、事例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社會熱點本身屬于事例論證的一種素材,能夠很大程度上豐富答題內容;另一方面也會給考官留下考生平時注重關注時事政治的印象。但社會熱點的積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就要求考生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做個有心人,多瀏覽積累社會熱點,更為重要的是要學會對社會熱點做出恰當?shù)狞c評,可以借鑒官方評論,保證正確性。
第三,名言警句須記牢。由于考生在面試過程中比較緊張,這時候大部分考生很難想到名言警句,如果部分考生能夠想到并運用恰當,無疑會給考官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體現(xiàn)考生的文學素養(yǎng)。但運用名言警句不是越多越好,一般一道題用兩到三個警句左右即可,如果只是一味疊加,會讓答題缺乏實質內容,也會造成嘩眾取寵之嫌。因此,建議考生在平時注重名言警句積累的同時,對其進行簡單分類,每一類別記幾個,而且只記那些比較簡短,考生自己最熟悉的那種,做到爛熟于心。
第四,落實觀點“接地氣”。許多考生在答綜合分析題的時候也是有話說的,但是分析論證或者落實觀點環(huán)節(jié)卻是大部分人都能想到的知識點,比如落實觀點從思想、制度、法律等角度出發(fā)。既然大家都能想到,即使沒有錯誤,也會讓考官感覺缺乏新意,不能引起考官的共鳴。故此,建議考生在答題過程中,特別是落實觀點所提措施要更加具體化,避免俗套,力求“接地氣”,使其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夠在實際中得到貫徹落實。
清代唐才常曾說“變則通,通則存,存則強”。面試是相對靈活的,在綜合分析題打造亮點時,上述四點可以相互穿插,靈活使用,以滿足考試之需要,成取勝之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