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題客網和民意中國網,對10208人進行的調查顯示,62.9%的受訪者認為當下愛吹牛的風氣在年輕人中嚴重,40.6%的人明確表示“反感”愛吹牛的年輕人。在調查中,受訪者認為年輕人吹牛首選“人脈關系”,其次是“經濟收入”,再次是“消費情況”和“家庭背景”。對于年輕人愛吹牛的調查數字以及吹牛領域,你怎么看?
“吹牛皮”現象自古有之,并非當代年輕人的專利,正所謂年少輕狂,年輕人嘴上張揚一點,也有情可原。但是“吹牛皮”如果成為一種習慣,則會對年輕人個人成長以及社會風氣產生不良的影響。
當代年輕人之所以愛吹牛,究其根本,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安全感,某些人只能通過吹牛來尋找安全感。當今社會,競爭殘酷、生活壓力大,特別是對于那些出身底層的年輕人來說,工作機會少、上升空間狹窄,大學畢業(yè)的怕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的怕失業(yè),不怕失業(yè)的又怕失去升職的機會。因為沒有安全感,所以需要通過吹牛來為自己營造一種虛幻的、“扯大旗作虎皮”式的安全感來達到所謂的自我保護。
二是在當下浮躁而功利的社會氛圍中,一些人把吹牛當成了一種實現目的的捷徑,吹牛的背后掩藏著投機心理。崇拜強者,欣賞強者,這是社會的慣性心理。但是,對于本身不是強者,但又渴望成功,渴望成為被崇拜的對象的年輕人而言,吹牛無疑是一個成本小、收益大的捷徑。通過吹牛,有些人一時獲得了耀眼的光環(huán),積累了超強的人氣,贏得了可觀的資源,然后利用這種光環(huán)、人氣和資源去獲得現實的利益和好處。這樣的吹牛,目的性很強,投機性也很強。
年輕人對所謂“人脈關系”的偏愛,本質上就是權力在社會認同中泛濫的一種體現。在現實“人脈”確實管用。小到買個火車票飛機票,大到入學、醫(yī)療,很多人普遍認同“托人找關系”的辦事方式。而靠宣稱自己認識權力人物而斂財行騙的,更是不勝枚舉。
吹牛和誠實、自信的優(yōu)秀品質是相對立的。吹牛的效應是短暫的,牛皮一旦被揭穿,自身形象和信譽自然就會降低,損失將是無形的。因此,吹牛只不過是速效的精神麻醉劑,年輕人不可能依靠吹牛去獲得長久的安全感,更不可能依靠吹牛去獲得持續(xù)的成功。腳踢實地,勤勤懇懇,才是實現成功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