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低頭族,(英文名:Phubbing單詞由澳大利亞麥肯和Macquarie大辭典聯(lián)手精心杜撰而來,形容那些只顧低頭看手機而冷落面前的親友的“低頭族”),是指如今無論何時何地,個個都作“低頭看屏幕”狀,有的看手機,有的掏出平板電腦或筆記本電腦上網、玩游戲、看視頻,想通過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時間填滿的人。他們低著頭是一種共同的特征,他們的視線和智能手機,相互交感直至難分難解。
材料二:2015年6月14日15時26分,綿陽江油市太平鎮(zhèn)中隊接到群眾報警稱:江油市摩爾瑪超市門前一名女孩腿卡進下水道護欄里無法取出,請求消防官兵前往救援。接警后,該消防中隊立即派出官兵趕赴事故現場處置。
到達現場后,只見出事女孩的整個小腿被下水道的護欄卡得死死的不能動彈,詢問女孩得知其腿部已出現了發(fā)麻的現象。根據現場情況,指揮員立即下達作戰(zhàn)命令:一、二號員攜帶破拆工具組對下水道護欄進行破拆;三號員手握護欄避免在破拆過程中護欄斷裂彈出對被困女孩造成傷害。最終,經過消防官兵近5分鐘的緊張?zhí)幹?,成功將女孩被卡的小腿取出?/p>
據悉:由于該名女孩走路時玩手機太過專注,沒注意腳下的下水道這才出現了此次事故,所幸身體無大礙。
材料三:玉林市紅十字會醫(yī)院骨科副主任醫(yī)師黃漢春告訴我們,“低頭族”最先受傷的就是頸椎,嚴重的會導致頸椎病。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由于頸段脊柱的慢性勞損、急性外傷和老年性脊椎退行性變、頸椎間盤及椎間關節(jié)的退變導致頸段脊椎骨關節(jié)病理性改變,繼發(fā)性損及血管、神經根、脊髓或交感神經,而致出現各種癥狀的臨床多發(fā)病。
“現在很多‘低頭族’上班時間伏案工作盯著電腦,下班之后面對手機,頸部得不到適當的放松,頸肌薄弱,長期以往容易患頸椎病、并且視力下降、心智著魔”。黃漢春說頸椎病是最常見的,這是因為人的頸椎形成向前凸的弓形,頸后部的肌肉就像弓弦,長時間的低頭使得弓弦處于緊繃狀態(tài),肌肉附著點就容易酸痛,這種局部的牽拉使頸椎受力變大,容易出現充血、水腫等現象。同時,肌肉的長期勞損也可能會使頸椎因受力不平衡而退變導致頸椎椎間關節(jié)失穩(wěn)、錯位,從而引發(fā)頸椎病。長期低頭不僅可能導致頸椎周圍軟組織的損傷,潛移默化中也可能導致頸椎關節(jié)功能紊亂,從而發(fā)病。
目前網絡流行著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在玩手機。”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有空閑,就會拿出手機刷微博、看微信,我們生活的周圍隨處可見低頭族,對于低頭族的盛行,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的看法。
要求:分析合理,條理清楚,字數不超過500字
【解析】
低頭族指的是不分時間和場合,隨時隨地低頭看手機屏幕或者平板電腦的一群人。這群人低頭看屏幕的動作非常一致且具有代表性,似乎已經成為習慣,或者說被屏幕“綁架”。
之所以產生這一現象,與信息化、高科技不無關系,一、從社會環(huán)境角度分析,快節(jié)奏生活、大城市通勤路線拉長等,客觀上令私人時間碎片化,屬于自己的“整塊”時間越來越少;二、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數字終端提供了豐富的應用程序,給人們帶來生活的便利和多樣的娛樂手段,智能手機成為低頭族打發(fā)碎片時間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三、近些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我們正在走入一個陌生人的社會,人和人的面對面交流減少,社交網絡的普及,也是“低頭族”出現的重要原因。
減少“低頭”現象,不同的群體應采取差別化應對策略。對于自控能力較弱的兒童來說,家長應教育孩子適度使用移動媒體工具,鼓勵孩子多在現實世界中與人交流,并且要堅持以身作則;對成人來說,應當有意識地減少使用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時間,培養(yǎng)自己對身邊世界的觀察能力,并且多參加積極有益的線下活動,如可以選擇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把手機放在一邊,慢慢地培養(yǎng)一種習慣,逐漸地擺脫手機的過分依賴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