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范文:敬畏法律才能實現法治
來源:易賢網 閱讀:1517 次 日期:2017-03-07 11:52:23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范文:敬畏法律才能實現法治”,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在我國,為什么法律、政策、規(guī)則制定出來之后往往會被規(guī)避和違反,甚至被選擇性地使用?就是因為我們國民不能將“對事不對人”的規(guī)則貫徹始終,總是喜歡有選擇地使用“打狗也要看主人”的哲學。

奉行這種雙重標準將削弱規(guī)則的效力,動搖規(guī)則的權威性和尊嚴感,無法培養(yǎng)國民信賴規(guī)則,忠誠于規(guī)則,慢慢地就滋生了特權和人治。中國現存的“打擦邊球”、遇事找關系等對法律和規(guī)則的選擇性使用,則會造成人們寧可相信權力,也不相信法律和既有規(guī)則的傾向。例如,辦理任何涉及官方行為的事務,必須要里邊有人才好辦事,根本不去考慮法律規(guī)定和程序規(guī)則;里邊的人也會善用規(guī)則進行拖延,以便實現權力尋租。

法治集中反映著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政治生活狀況、權力與權利關系的合理化程度和社會公平正義的保障水平。而擺脫傳統(tǒng)和習慣思維,實現法治化,首先就是要增強對法律的敬畏感。讓法律如同頭頂上懸著的一把利劍,希望它永遠不要掉下來。

康德說:“有兩種東西,我們對它思索越深,越有一種敬畏感:一個是頭頂上的星空,一個是我心中的道德律”。頭頂的星空之所以讓人有敬畏感,不僅在于它的浩瀚無窮,而且還在于它代表一種不可違抗、只能服從的自然法則;而心中的道德律之所以讓人有敬畏感,不僅在于道德律令的博大精深和崇高感,還在于它代表我們生活中一種需要共同努力維系的社會核心價值和正義的社會秩序。

法律是一種最低限度的道德律,要保持對道德律令的敬畏感,首先就要保持對法律的敬畏感。只要全體國民都產生一種對法律的敬畏感,這個國家和社會的道德秩序自然就會得到維系和提升,也只有全體國民都產生和保持對法律的敬畏感和忠誠感,法律才會日益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才會慢慢浸透我們的道德心靈,法治的建設才有希望。

以民主政治為前提、法律具有至上權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這些法律特征契合了政治民主的本質。一方面,政治民主的基本原則,都要靠法律手段來體現、保障和維護;另一方面,法治要科學確定國家權力的界限,合理界定公民權利,恰當處理權力和權利的關系,這就需要體現政治的民主性。

只有法律深入人心,人人依法辦事,無人質疑、規(guī)避之,無人踐踏法律的尊嚴、損害法律的權威,法治才會有希望實現。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申論范文:敬畏法律才能實現法治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