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5年12月,廣州中山大學關于“草坪禁入”的規(guī)定招來部分師生的反對,同時引起社會熱議。該校社會學教授王進帶著學生到草坪上課,遭到學校保安的“驅趕”。中山大學保衛(wèi)處通過微博回應此事稱:“校園不能成為隨意嬉鬧的公園和樂園,校園應該高雅有品位。”
在國外,草坪可以隨便進入,師生們在草坪上課更是一道人文風景;在國內,一踏草坪就遭訓斥或驅逐,只可遠觀不可進入。差距咋這么大?正因如此,“草坪之爭”才引起廣泛討論。
深度解析
[原因分析]
此草坪非彼草坪,中外草坪的質量不可同日而語。國外草坪一般具有葉片細小密生、生命力頑強、繁殖系數(shù)高等特點,因而格外耐踩踏;而國內草坪,多數(shù)屬于劣質等級,可能是考慮經(jīng)濟成本問題,許多單位種植草坪只考慮觀賞性。
國人自古輕草本,重花木,幾乎沒有草坪文化的氛圍。草坪是舶來品,只是在中國化的過程中變了味。好大喜功的城市管理者本身不懂草坪,加之資金、技術、人才嚴重匱乏,結果大草坪遍地開花,但質量堪憂。所以,國內很多草坪都立起了“禁止踩踏”的警示牌。
[意義分析]
一方面,人與草坪的親近更是人與自然親近,在草坪上休息、聊天,有著人與自然融合的美好情懷。
另一方面,草坪的開放與使用代表著學校自由開放的氛圍,代表著學校的文化風貌。校園的高雅和品味不可單以環(huán)境優(yōu)美,草盛樹茂為標準,校園的高雅應更富內涵,雅在風氣正,雅在學術氣氛自由開放,雅在思想交流暢通,這些都不是“草坪禁令”可以實現(xiàn)的。草坪的封閉無疑從形式上就破壞了學校的氛圍,更談不上保護學校品味。
[參考建議]
對此,專家認為:
愛護草坪與開放草坪并非是矛盾體,學校完全可以采取草坪分片輪流開放、休養(yǎng)等靈活方式,該禁止的是惡意破壞草坪行為。
要嚴加監(jiān)管,該開放的草坪要合理開放,不可因管理復雜就硬規(guī)定、一刀切,粗淺地設置“草坪禁令”禁了人文,也禁了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