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聽不懂另一個人在說啥的時候,他會怎么發(fā)牢騷呢?各國群眾紛紛表示:
英語:“It is Greek to me!”(“簡直就是希臘語!”)
南非語:“Dis Grieks vir my!”(又是希臘語)
拉丁語:“Graecum est; non potestlegi.”(還是希臘語)
葡萄牙語:“E grego para mim.”(繼續(xù)希臘語)
波蘭語:“To jest dla mnie greka!”(仍然希臘語)
但是波蘭語也有另一種說法:“To jest dla mnie chinszczyzna!”(漢語)
荷蘭語:“Dat is Latijns voor mij!”(拉丁語,這是最常用的一種說法,另外倒霉 的還有漢語和西班牙語)
那么被大量群眾圍觀的希臘語又是怎么來表示這個意思的呢?
希臘語:“μου φαινεται κινεζικο”(“聽著就跟漢語似的”)
然后漢語開始慘遭圍觀:
希伯來語:“Nishma c'moh sinit!”(“它聽起來像漢語!”)
羅馬尼亞語:“Parca e Chineza!”(“看著像漢語!”)
俄語:“Это для меня китайская грамота.”(“對我來 說這就是個漢語文獻。”)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To je za mene kineski.”(“對我來說這是漢語。”)
據(jù)說漢語還被另外的語言圍觀了,但是找不到具體說法,包括:愛沙尼亞語,弗勒芒語,匈牙利語,瑞士德語,塔加路族文
還有些語言同時圍觀了漢語和其他語言:
芬蘭語:“Onpas Kiinalainen jutuu!”(“這都什么漢語似的玩意兒啊!”)
芬蘭語:“Se on minulle taytta hepreaa.(“這對我來說就是希伯來語。”)
希伯來語也經(jīng)常被圍觀:
法語:“C'est de l'hébreu pour moi.”(“對我來說這是希伯來語。”)
德語和捷克喜歡圍觀西班牙語:
捷克語:“To je pro mne Spanělska vesnice.”
德語:“Das kommt mir spanish vor.”
那么西班牙語圍觀誰呢:
西班牙語:“Para mi es chino.”(又是漢語……)
意大利語圍觀土耳其語:
意大利語:“Questo e turco per me.”
土耳其語圍觀阿拉伯語:“Anladimsa arab olayim.”(“我能聽懂的話我就是阿拉伯 人了。”)
阿拉伯語圍觀波斯語:“Kalam ajami.”(“對我來說像波斯語。”)
波斯語圍觀土耳其語:“Turki gofti?”(“剛才你說的是土耳其語?”)
然后有一些語言實在不知道圍觀誰才好了,就:
保加利亞語:“Tova za mene sa ieroglifi.”(“我看這些像象形文字。”)
丹麥語:“Det er det rene volapyk for mig.”(“對我來說這純粹是沃拉普克語。 ”這句話太強了,我去google了一下才搞清楚:沃拉普克語(Volapük)是人工語言較成功的第一個,是世界語的先驅(qū)。)
最后是最強大的一個說法:
漢語:“簡直就是聽天書!” 只有上帝才能制服漢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