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毅力》
粱啟超
1、作家作品
本文選自梁啟超《飲冰室文集》中的《專集·新民說》。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署飲冰室主人,與康有為共同領(lǐng)導(dǎo)了“戊戌變法”。
2、寫作背景
本文寫于l902年戊戌變法之后。戊戌變法失敗,以譚嗣同為首的“六君子”慘遭殺害,大批
維新黨人被貶官、監(jiān)禁、流放,全國上下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在這血雨腥風(fēng)的日子里,梁啟超心情極度苦悶彷徨,但仍思積極進取,他滿懷激情寫作本文,旨在勉勵身處逆境中的“真有志于天下事者”不要被失敗所嚇倒,不要為暫時的逆境所困擾,要百折不撓,振奮精神,沖破重重阻力,勇往直前。
3、中心論點
本文的中心論點:“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以勉勵處于逆境中的“真有志于天下事者”,不要為失敗所嚇倒,要有堅持到底的毅力。
4、論證方法
本文的中心論點“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本身已包含著正反兩個方面。全文緊緊圍繞這個論點展開論證,在論證中自始至終運用了正反對舉的說理方法。將成與敗、順與逆、強與弱、彼與我對比,證明有毅力者以其堅韌不拔而獲成功,缺乏毅力者則難免失敗;人生總是逆境居多,順逆境又總是交替出現(xiàn),大凡成功者都是善于抓住順境、扭轉(zhuǎn)逆境的人,而失敗者則往往是哀嘆命運不濟、逢難必退、終究屈服于逆境的人。最后,作者引經(jīng)據(jù)典,將“未成一簣”的造山者與“雖復(fù)一簣”的填土者作了鮮明的對比。通過反復(fù)的正反對比,從而有力地論證了全文的中心論點;“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
5、比喻和層遞
本文大量運用了比喻等修辭方法,如用操舟為喻,說明征程中風(fēng)浪有順有逆,若能“冒其逆而突過之,而后得從容以進度其順”即可順利到達彼岸。又如用孔子《論語·子罕》中的比喻“譬如為山”及《孟子·盡心上》中的比喻“譬若掘井”等說明做事貴在堅持。而能否堅持,關(guān)鍵又在于是否有毅力。層遞有兩處,一是將“智力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強者”、“更稍強者”與“至強之人”五種人,按照從弱到強的順序排列,以突出強者。說明沒有毅力不能成功,沒有至強的毅力也不能成功。只有至強者具有百折不撓的毅力才能取得成功。二是在操舟的比喻中,將“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按照由少到多的次序排列,從反面說明沒有至強的毅力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