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演講既考驗編劇的才能,也是對演員記憶力和感染力的一大考驗。運用得當就能在影片中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將情感升華,使得觀眾在散場后仍記憶猶新,反復回味。這中間不但能體現(xiàn)文字的魅力,也有很多語言點值得一學哦!
《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 I’m a profiteer of slave labor. I am a criminal. At middle night, you will be free. I’ll be hunted. I should remain with you until five minutes after the middle night, after which time, I hope you will forgive me, I have to flee.
辛德勒:我是一個雇傭奴工的投機商人,我現(xiàn)在已成為一名罪犯。今晚午夜,你們將獲得自由,而我將被通緝。我會陪各位留在此地,直到今晚的十二點零五分。在那之后,請各位原諒,我必須開始逃亡。.
語言點:
1、這里的hunt有點從原意“捕獵”延伸出來的意味,指一個人被動地受追捕;
2、flee在這里是逃跑的意思,等同于runaway,它還有“飛逝、消亡”的意思,如time fleeing beneath him,意思是“時間從他身邊飛速而過.”
亮點:
辛德勒憑借自己身份的便利,將很多猶太人招進他的工廠,從而保存了很多人的性命。在這段話中,辛德勒沒有居功自傲,而是頂著罪名離開,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