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農(nóng)林大學園林學院2018年考試大綱(建筑學基礎)
來源:浙江農(nóng)林大學 閱讀:764 次 日期:2017-09-19 14:23:59
溫馨提示:易賢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了“浙江農(nóng)林大學園林學院2018年考試大綱(建筑學基礎)”,方便廣大網(wǎng)友查閱!

一、考試基本要求

1、要求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建筑歷史發(fā)展的過程及基本史實,了解各種不同建筑類型的歷史演變與類型特征;

2、熟悉國內(nèi)外不同地區(qū)、不同時期的建筑風格特征;

3、了解各種因素影響下的建筑發(fā)展規(guī)律,具有綜合分析、比較、論證建筑理論問題的能力;

4、熟悉建筑的基本要求,掌握公共建筑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初試科目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3小時。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nèi)容結構

《建筑學基礎》考試,由以下三部分內(nèi)容構成:

1、建筑歷史:

(1)中國建筑史(一冊)

(2)外國建筑史(二冊)

2、建筑構造(上冊):

3、建筑物理

三、考試內(nèi)容與要求

(一)、中國建筑史部分

第一篇 中國古代建筑:

1、了解中國古代建筑發(fā)展過程及各時期建筑發(fā)展的主要特點;

2、了解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發(fā)展概況及各時期典型城市規(guī)劃設計特點;

3、掌握典型住宅與聚落的設計特點,并對典型實例進行分析;

4、掌握宮殿、壇廟、陵墓及宗教建筑的規(guī)劃設計特點,并對重點實例有充分了解與分析;

5、了解、掌握園林建筑的不同類型及其特點,并能利用造園要素指導園林設計實踐;

6、了解中國古代單體建筑詳部特征與構造做法;

第二篇 近、現(xiàn)代中國建筑:

1、了解近、現(xiàn)代中國建筑發(fā)展概況;

2、對近、現(xiàn)代中國城市建設及規(guī)劃設計有一定認識,了解典型城市規(guī)劃建設特征;

3、認識近、現(xiàn)代中國建筑發(fā)展思潮的演變及其對中國建筑形式、技術等方面的影響;了解近、現(xiàn)代中國建筑制度、教育與主要設計機構的發(fā)展狀況。

(二)、外國建筑史部分

第一篇 原始社會的建筑

1、了解各種因素影響下的原始社會的建筑發(fā)展規(guī)律,出現(xiàn)的基本建筑類型。

第二篇 奴隸社會的建筑

1、熟練掌握各個歷史時期(古埃及、古西亞、古印度、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建筑發(fā)展過程及基本史實,熟悉不同地區(qū)、不同時期的建筑風格特征;

2、正確理解不同建筑類型的歷史演變與類型特征,重點是西方古典柱式和古典主義建筑;

3、掌握各個歷史時期的代表實例,并能繪制簡圖。

第三篇 封建社會的建筑

1、熟練掌握各個歷史時期(拜占廷、伊斯蘭、中古印度、東南亞、日本、西歐羅馬風和哥特、文藝復興、巴洛克和法國古典主義時期)的建筑發(fā)展過程及基本史實,熟悉不同地區(qū)、不同時期的建筑風格特征;

2、正確理解不同建筑類型的歷史演變與結構類型特征,重點是歐洲以教堂為主的宗教建筑;

3、掌握各個歷史時期的重點實例,并能繪制簡圖。

第四篇 近現(xiàn)代社會的建筑

1、了解工業(yè)革命對建筑和城市的影響;

2、掌握建筑創(chuàng)作中的復古思潮,早期在城市規(guī)劃方面的探索;

3、熟練掌握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新的建筑理論、主要建筑師和代表作品;

4、了解建筑大師在現(xiàn)代建筑運動中的作用;

5、掌握現(xiàn)代建筑的設計方法、理論及特點,重點建筑實例,并能繪制簡圖;

6、了解二戰(zhàn)后的高層建筑與大跨建筑的發(fā)展;

7、熟悉二戰(zhàn)后的建筑設計的主要思潮,代表建筑師及作品。

(三)、建筑構造部分

《建筑構造》(上冊)

1、掌握民用建筑的構件組成及作用。

2、掌握基礎的構造類型、基礎埋深。

3、掌握地下室的防潮與防水構造。

4、掌握墻體各細部構造設計及保溫、隔熱構造。

5、掌握樓地層的構造組成、類型及構造做法。

6、掌握變形縫細部構造。

7、掌握鋼筋混凝土樓梯結構類型、細部構造及樓梯設計。

8、掌握屋頂?shù)呐潘?、防?保溫、隔熱及細部構造。

9、掌握門窗的構造組成,門窗的構造要點。

(四)、建筑物理部分

第一篇 建筑熱工學

1、掌握導熱、對流、輻射、導熱系數(shù)、熱阻、傳熱系數(shù)、蓄熱系數(shù)、熱惰性指標、露點溫度、室外綜合溫度等建筑熱環(huán)境的基本概念。

2、了解人體的熱平衡方程。

3、掌握建筑與室內(nèi)外環(huán)境之間的相互關系。

4、掌握我國的建筑熱工設計分區(qū)、設計要求及改善室內(nèi)外環(huán)境的途徑。

5、掌握各種圍護結構各部分的傳熱方式。

6、掌握屋頂、墻體、門窗、熱橋等部位的保溫隔熱措施。

7、掌握房間自然通風的原理和自然通風的組織。

8、掌握建筑遮陽的形式及適用。

第二篇 建筑光學

1、掌握光通、光強、照度、亮度、采光系數(shù)、眩光、色溫、顯色指數(shù)、配光曲線、保護角等建筑光學的基本概念。

2、了解不同材料的光學特性。

3、了解我國的光氣候分區(qū)及各種采光口的采光特點。

4、掌握人工光源的類型及光特性。

5、了解典型建筑的室內(nèi)外光環(huán)境設計。

第三篇 建筑聲學

1、掌握聲強、聲功率、聲壓、聲壓級、吸聲系數(shù)、混響時間、質(zhì)量定律、雙耳聽聞效應、吻合效應等建筑聲學的基本概念。

2、掌握各類吸聲材料(構造)的吸聲原理及吸聲頻率特性。

3、掌握墻體、門窗、樓板等圍護結構的隔聲措施。

4、了解噪聲控制的評價指標。

5、了解各類典型廳堂的音質(zhì)設計。

四、試卷分值與題型

1、試卷分值

中國建筑史占40分、

外國建筑史占50分、

建筑構造占40分、

建筑物理占20分

2、 題型

填空題10%、繪圖說明題(含繪圖題)35%、名詞解釋15%、問答題40%

五、參考教材

1、《中國建筑史》,東南大學潘谷西主編,2009(第五版),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2、《外國建筑史(19世紀末以前)》,清華大學陳志華著,2004(第三版),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3、《外國近現(xiàn)代建筑史》,同濟大學羅小未主編,2004(第二版),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4、《建筑構造》上冊,李必瑜主編,2008(第四版),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5、《建筑物理》 東南大學柳孝圖主編,2000(第二版)或更新版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易賢網(wǎng)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wǎng)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