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標準范文:人民日報人民時評2012年12月合集
來源:人民日報 閱讀:10733 次 日期:2013-01-10 15:25:38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標準范文:人民日報人民時評2012年12月合集”,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防治艾滋 有治無類

王琦

徹底消除對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視,讓他們獲得走進醫(yī)院的勇氣和條件,這是對他們的保護,也是對我們自己的保護

在第二十五個世界艾滋病日到來之際,衛(wèi)生部部長陳竺表示,由于社會歧視存在,有高危行為的人不主動尋求或不愿接受檢測,導致我國有近一半的艾滋病感染者沒有被發(fā)現,增加了傳播的風險。這沉重的事實,令人難以釋懷。

近半感染者未被發(fā)現,折射出我國艾滋病感染者就醫(yī)率低下的嚴峻形勢。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名艾滋病感染者因手術輸血感染病毒,卻一直不敢正視病情。服用偏方之后,在未經檢查的情況下竟然“自以為治愈”,如果不是后來因病就醫(yī)期間被再次確認艾滋病感染,他恐怕還將繼續(xù)自欺欺人下去。

“自欺欺人”的背后,是感染者心理上背負的巨大社會壓力。盡管多年來的知識普及始終提醒人們,艾滋病的感染渠道較多,不能把艾滋病感染跟吸毒、濫性、生活不檢點畫等號,但很多人一提及“艾滋病”,仍然難以擺脫恐懼、憎惡、歧視等負面情緒,存在這種心態(tài)的甚至不乏醫(yī)務人員。就在不久前,天津一名肺癌患者因在手術前被查出攜帶艾滋病病毒,求醫(yī)屢遭拒絕,最終他私改病歷隱瞞病情,才得以接受手術。

醫(yī)院尚且如此,艾滋病感染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境遇可想而知。社會的歧視,讓許多高危性行為者不愿接受病毒檢測,增加了艾滋病病毒傳播的風險。長期缺乏治療和孤獨,折磨著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身心。在生命質量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他們中有的人迫于生計從事著可能傳播艾滋病病毒的職業(yè),極個別人甚至產生仇視社會的心理,不惜以身試法,報復社會。

“艾滋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艾滋病的無知和偏見,以及對艾滋病患者的歧視?!闭缌暯娇倳浛赐滩』颊邥r所強調的那樣,防治艾滋,有治無類。不論艾滋病感染者是從什么渠道感染病毒的,他們都是弱者、是受害者,我們都不應該拋棄他們,對他們的歧視是社會的恥辱。艾滋病感染者有尊嚴生活的權利,給予他們應有的尊重,讓他們找到治療的途徑和合適的生活方式,提高他們的權益保護水平,幫助他們重新樹立起生活的信心、治療的信心。這既是救治撫慰艾滋病感染者的需要,也是建設公平、公正社會的應有之義。

在發(fā)達國家,艾滋病已成為一種“可控疾病”,患者死亡率、母嬰傳染率都明顯降低,大多數患者已能在藥物的幫助下長期帶病生活。取下有色眼鏡,徹底消除對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視,讓他們獲得走進醫(yī)院的勇氣和條件,這是對他們的保護,也是對我們自己的保護。

艾滋病往往與貧困伴生,要讓感染者得到有效的治療,除了提高醫(yī)療救治水平外,還應該加強醫(yī)療救助,使貧困家庭的艾滋病感染者看得起病、吃得起藥。防治艾滋病是復雜的醫(yī)學問題,也是緊迫的民生問題、社會問題,需要全民參與、全力投入、全面預防。只有如此,才能鼓舞起與艾滋病魔勇敢抗爭的決心和信心,讓我們的社會更安康和諧。

政務微博助推政務公開

李泓冰

政務微博“及時傳遞政府的聲音”,維護政府的權威性、公信力和親和力

有網友戲稱,微博是上帝的禮物。這句話或許在人民網12月3日發(fā)布的《2012年新浪政務微博報告》得到印證——政務公開借助微博打開一扇窗戶,在傳遞信息、聽取意見、解釋民惑、快速辟謠方面陡然加速。

2012年,光是新浪平臺認證的政務微博,在覆蓋面、微博質量、應用水平、綜合影響力等方面不斷提升,數量突破6萬,比去年同期凈增4萬多,增長率達231%。

去年,有些人還談微博色變,覺得微博給謠言以可乘之機。然而,微博是一種網絡傳播新方式,民間能用,官方為什么不能用?傳謠的人能用,辟謠的人為什么不能用?求證的人能用,證偽的人為什么不能用?無數事實證明,反應滯后、應變遲緩的地區(qū)或領域,才會發(fā)生謠言比真相跑得還快的“杯具”,遏制謠言的有效手段,就是及時、透明地傳遞真相。政務微博“及時傳遞政府的聲音”,維護了政府的權威性、公信力和親和力。

以微博活躍度、傳播力、引導力三項指標綜合排名位居榜首的“上海發(fā)布”為例,它并非最早開通的省市級政府微博,但后來居上,有媒體甚至說,“‘上海發(fā)布’創(chuàng)造了政務微博的奇跡”。

“奇跡”緣何而來?其實不外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此前,各地曾嘗試過的“市長熱線”、“市民信箱”,效果難說盡如人意。政府微博不同,它與公眾公開實時互動,回復的時效、質量與效果一目了然?!吧虾0l(fā)布”的回應,很勤快、可親、實用,它曾呼吁市民周末買卷心菜幫助菜農,獲得熱情響應后,又連連感謝市民支持;它也很“高端”,曾促成時任市委書記回復癌癥臨終患者家屬的痛訴,“你的心痛也是大家的心痛”,由此推動了臨終關懷事業(yè)的改進……

正像一位領導同志說的那樣,“政務公開說到底,是政府與公眾關系的一次重大調整,是政民互動、政府與社會共治的一次制度性安排”。政務微博給這一“制度性安排”提供了成本低、效果彰、速度快、形象佳的渠道。

走向利益多元和觀點多樣的中國,如何尋求社會共識的最大公約數,從中汲取正能量?黨的十八大報告引人注目地提出,“要更加注重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zhí)政方式”,并以不容置疑的堅定語氣,提出了讓人耳目一新的要求:“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都要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做法都要堅決防止和糾正”。在落實這一要求方面,政務微博為推動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改進執(zhí)政方式插上了無形的翅膀。

構建微博時代的公序良俗

馬國英

構建微博時代的公序良俗,歸根結底還得靠法治思維、法治方式

12月4日,2012年度法治人物評選結果揭曉,除了評出法治人物或群體,還首次評出年度致敬媒體,“充滿法治精神與人文關懷”的人民日報法人微博獲得了這個獎項。這成為本次評選一大看點。

微博在法治人物評選中獲獎,說明在當前這個“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新聞發(fā)布者”的時代,新興媒體正成為提升法治思維、推動法治進程的重要渠道。

微博是許多法治新聞事件的信息源頭,“表哥”、“房叔”、“不雅視頻”,無不始自微博曝光,引發(fā)反腐行動;微博已經成為政府與民間直接互動的窗口,政務微博集群式發(fā)展,敞開了信息公開的門窗,給公眾開辟了政治參與的新路徑。更有價值的是,在微博這個“觀點廣場”上,公眾對復雜事件的圍觀,政府對網絡熱點的回應,本身就是法治意識、法治思維的培育過程。

當然,微博為法治建設注入動力的同時,也帶來新的挑戰(zhàn)。虛假信息泛濫,謠言跑在真相的前面,引發(fā)恐慌心理;失當爆料,惡意攻擊,侵犯他人權益;買賣炮制“粉絲”,炒作話題,制造輿論壓力……對此有人訴苦:“在微博上沒有辦法講道理,都是‘一邊倒’、‘圍剿式’的責難甚至謾罵,無法應對?!边@些問題反映出網絡表達片面、非理性、情緒化的缺點。

面對微博給法治建設帶來的新挑戰(zhàn),政府部門應當及時研究對策,進行前瞻性的制度設計。構建微博時代的公序良俗,歸根結底還得靠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而堅持以法治思維處理微博及相關的互聯網問題,關鍵是如何認識“網意”和民意的關系。

“網意”不能完全等同于民意,但即使這部分民意有時顯得不夠理性、不夠冷靜,卻也是客觀存在。因此,面對方興未艾的新興媒體,面對澎湃洶涌、泥沙俱下的“網意”,因噎廢食不是正確的態(tài)度。

對待“網意”體現的權利訴求,首先還是要尊重傾聽。中央領導同志強調,“網上的輿論,包括罵聲我們都要聽”。這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對于網上輿論不能置若罔聞,而是要主動了解、客觀認識,并通過網上輿情了解民情、檢討工作、解決問題。

對于數億網民來說,應該珍愛新興媒體這個信息集散、社交互動的嶄新平臺,以守法、文明的行動,共同推動中國的民主法治進程。

【新聞鏈接】

12月4日晚,2012年度法治人物評選結果揭曉,湄公河案專案組、刑訴法專家陳衛(wèi)東、“嫣然天使”負責人李亞鵬以及候鳥守望群體等入選。人民日報法人微博獲評首次設立的“年度致敬媒體”。年度法治人物頒獎盛典由全國普法辦、司法部與中央電視臺共同主辦,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承辦。

解決生存困境是救助之本

郝  洪

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救助關愛弱者、貧者是底線,避免弱者更弱、貧者更貧是責任

河南鄭州立交橋下“農民工之死”事件已過去一周,其死前是否得到有效救助的爭論仍在持續(xù)。12月5日,鄭州兩家律師事務所向當地民政局寄送了《信息公開申請書》,要求對此事件做出解釋。

能否求證出該事件真相,尚難確定。至少,從當地民政局和救助站目前的回應里,我們還看不到對該事件的徹底反思。救助站拒不接受采訪,民政局則以《進一步加強流浪乞討人員冬季救助工作的緊急通知》回應追問,并表示,“再說之前的事沒什么意義了?!?/P>

真的沒有意義了嗎?對該事件的追問既是對逝去生命的尊重,也是對生者最好的關切。對于那些仍然棲息于立交橋下的農民工而言,它意味著更溫暖的救助、更有尊嚴地生存;對于立志公平正義的社會而言,它意味著更深切的自省和更積極的制度建設。

積極的制度建設,是完善現有救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包括民間公益組織在內的全社會救助體系,是對農民工群體權益保障的落實。橋下農民工,他們渴望就業(yè),擔心欠薪,節(jié)衣縮食,用微薄的報酬供子女讀書,謀求更好的生路。他們缺失的,不僅僅是慈善救助,也包括醫(y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等在內的權益。

鄭州“農民工之死”事件發(fā)生后,不少民間公益團體自發(fā)組織,購買棉衣棉被,為寒夜里仍棲息于立交橋下的農民工們送去溫暖。被愛心包圍的農民工心存感激,不過,他們最需要的是“有活兒干、能掙錢”。鄭州一位農民工請求記者將他的手機號登到報紙上,為的是“找活兒容易點”。還有些農民工們,寧愿四處游走打零工,也不愿選擇有工棚住的活兒,擔心辛苦勞作的薪資被拖欠。

我們需要為這些無力者提供有力前行的最低保障——社會救助,更需要給予他們繼續(xù)前行的希望和力量。作為中國經濟、社會轉型歷史過程中的必然存在,農民工群體為中國社會的發(fā)展作出巨大貢獻,也是我國工業(yè)化、城市化的巨大推力,還是城鄉(xiāng)二元體制改革的巨大動能,他們見證并參與了中國經濟崛起,他們的走向則是中國小康社會發(fā)展之路上面臨的挑戰(zhàn)。

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救助關愛弱者、貧者是底線,避免弱者更弱、貧者更貧是責任。近年來,同工同酬、同命同價、同票同權的改革開啟了城鄉(xiāng)平權之路,但落實到具體現實,仍有相當大的差距,比如在教育、醫(yī)療資源配置、社會保障覆蓋上,城鄉(xiāng)之間仍然存在鴻溝,仍需要制度上的突破。

今年國慶前夕,全國首家農民工博物館在廣州對外開放,向那些為城市默默付出的農民工致敬。建立一個博物館、留存中國獨特的農民工歷史固然好,但是,“農民工”一詞還遠沒有到進博物館的時候。他們是現實里活生生的存在,在我們汽車疾馳過的立交橋底下,在地鐵出入口避風處,在繁華商場門廳的角落,他們,就在我們身旁,城市時刻能夠感受到這個群體的溫度和力度;而城市,將給予他們怎樣溫暖的回報?

更多信息請查看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