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卷八 明文 閱江樓記
來源:易賢網 閱讀:1993 次 日期:2014-11-10 13:45:59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古文觀止卷八 明文 閱江樓記”,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宋濂)【題解】閱江樓,在今南京獅子山,為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詔令所建,建成后,朱元璋常登臨其上覽勝。本文即為宋濂奉詔所寫的一篇歌頌性的散文。宋濂為明初文官中的重臣,朱元璋頒發(fā)的詔令多出其手,實為皇帝的左右手。本文既為奉詔而作,其中自不免存在一些歌功頌德的溢美之詞。但作者又能援引歷史上,特別是六朝覆滅的事實,巧妙地達到了“以史為鑒”的目的。寓規(guī)勸于敘事,當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一段】金陵為帝王之州①。自六朝迄于南唐②,類皆偏據一方,無以應山川之王氣。逮我皇帝定鼎③于茲,始足以當之。由是聲教所暨,罔間④朔南,存神穆清,與天同體,雖一豫⑤一游,亦可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獅子山,自盧龍⑥蜿蜒而來,長江如虹貫,蟠繞其下。上以其地雄勝,詔建樓于巔,與民同游觀之樂。遂錫嘉名為“閱江”云⑦。

【注釋】①金陵:今江蘇南京。州:這里指地方。②六朝:指三國時的吳、東晉,南北朝時的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它們都以今南京為國都。南唐:五代時十國之一。③定鼎:建立國都。相傳夏禹曾鑄有九鼎,象征天下九州,作為傳國的寶物,后世遂以建立國都為定鼎。④間(jiàn):分離,分開。⑤豫:與“游”同義,巡游。⑥盧龍:盧龍山,在今江蘇江寧。⑦錫:通“賜”。云:語氣助詞,多用于句末,無實際意義。

【譯文】金陵是帝王建都的地方。然而從六朝至南唐,大都是偏安于一方,無法和金陵的山水所呈現的帝王氣魄相適應。直到我大明皇帝在這里建都后,才開始與這種氣魄相稱。從此以后,聲威教化所到之處,不分南方和北方,皇帝修身養(yǎng)性,秉承天地清和之氣,與上天融為一體。即使是出外巡游視察,也可以成為天下后世的準則。京城的西北方有一座獅子山,山脈從盧龍蜿蜒地延伸過來,長江像彩虹一樣橫貫盤繞在山麓下?;实壅J為這個地方雄偉壯觀,便下詔令在山頂修建一座樓,和萬民共同享受登臨覽勝的樂趣。于是給這座樓親題美名叫做“閱江”。

【二段】登覽之頃,萬象森列,千載之秘,一旦軒露⑧。豈非天造地設,以俟夫一統(tǒng)之君,而開千萬世之偉觀者歟?當風日清美,法駕幸臨⑨,升其崇椒,憑闌遙矚,必悠然而動遐思。見江漢之朝宗,諸侯之述職,城池之高深,關阨之嚴固,必曰:“此朕櫛風沐雨,戰(zhàn)勝攻取之所致也?!敝邢闹畯V,益思有以保之。見波濤之浩蕩,風帆之上下,番舶接跡而來庭,蠻琛聯(lián)肩而入貢,必曰:“此朕德綏威服,覃及內外之所及也?!彼内镏h,益思有以柔之。見兩岸之間、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膚皸足之煩,農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萬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觸類而推,不一而足。臣知斯樓之建,皇上所以發(fā)舒精神,因物興感,無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止閱夫長江而已哉!

【注釋】⑧軒露:高高呈現出。⑨法駕:指皇帝乘坐的車輦。幸:專指皇帝到來。崇椒:高高的山頂。椒,山頂。朝宗:原指諸侯入朝,引申為江河之水流入大海。諸侯:這里指各重臣大吏。城池:城墻和護城河。阨(ài):險要的地帶。蠻?。ǎ悖瑷ィ睿簢膺M貢的物品。蠻,古代對南方少數民族的蔑稱。琛,寶物。覃(tán):影響。皸(jūn):手腳被凍裂。馌(kè):送飯。衽(rèn)席:床上的席子,引申為平平安安地睡眠。萬方:各方。奚止:何止。

【譯文】在登樓觀覽之際,萬千景象一一呈現于眼前,千百年來就已經存在的秘密,一下子便暴露無遺。這難道不是天地的神靈早有安排,以等待統(tǒng)一天下的圣君而展現出千秋萬世的奇觀嗎?當風和日麗時,皇帝駕臨此處,登上獅子山的頂峰,倚靠欄桿放眼遠望,一定會悠然自得地產生遐想。看到了長江、漢水等向大海奔流,各地大吏奔赴國都述職,金陵的城池既高又深,關隘防守無比嚴密堅固時,皇帝一定會說:“這是我奔波勞碌,不避風雨,戰(zhàn)勝頑敵,攻城奪地才獲得的成果??!”從而聯(lián)想到華夏大地如此廣闊,就更應該考慮如何保護它??吹搅碎L江中波濤浩蕩洶涌,帆船來往不斷,海外的航船相繼來朝,各國使者競相前來進貢,皇帝一定會說:“這是我以恩德感化,以威力震懾,影響波及海內外才達到的啊!”從而聯(lián)想到四方邊境如此遙遠,就更應該考慮如何安撫它??吹搅碎L江兩岸、四面的郊野之上,農夫們有夏天時陽光烤炙、冬天時手足凍裂的辛苦,農婦們有采桑養(yǎng)蠶、田間送飯的勞累,皇帝一定會說:“這是我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之中拯救出來,才使他們過上高枕無憂的生活。”從而聯(lián)想到四面八方的百姓,就更應該使他們安居樂業(yè)。像這樣觸景生情的例子,實在是數不勝數。為臣的深知這座樓的修建,是皇上用來振奮精神的,由于不同的事物而產生的感慨,無不寄托著致力于天下大治的思想,哪里僅僅是為了觀覽長江美景而已呢?

【三段】彼臨春、結綺,非弗華矣;齊云、落星,非不高矣。不過樂管弦之淫響,藏燕趙之艷姬,不旋踵間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為何說也。雖然,長江發(fā)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時,往往倚之為天塹。今則南北一家,視為安流,無所事乎戰(zhàn)爭矣。然則果誰之力歟?逢掖之士,有登斯樓而閱斯江者,當思圣德如天,蕩蕩難名,與神禹疏鑿之功同一罔極。忠君報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興者耶?

【注釋】臨春、結綺:樓名,南北朝時陳后主所建。齊云:樓名,唐曹恭王所建,故址在今江蘇蘇州。落星:樓名,三國時吳孫權所建,故址在今江蘇江寧。燕趙:戰(zhàn)國時的兩國。燕國在今河北北部和遼寧西南,趙國在今河北南部、山西中部和陜西東北。據舊日說法,“燕趙多美女”,故在這里泛指面容姣好的女子。旋踵:轉足后跟,極言時間短暫。岷(mín)山:在今四川北部。其實長江并不發(fā)源于此地,這是古人的誤解。逢掖:袖子寬大的衣服,為古代儒士所穿。

【譯文】那臨春閣和結綺閣,并不是不華麗;齊云樓、落星樓,并不是不高大。然而只不過是演奏淫詞艷曲,聚藏燕趙美女的場所,因此在轉瞬間便煙消云散而令后人為之感嘆,為臣的不知道應該如何評價才是。雖然如此,長江發(fā)源于岷山,曲折盤旋七千余里流入大海,白浪碧波上下翻騰。六朝的時候常常倚靠它作為天然的屏障。今天大江南北天下統(tǒng)一,人們只是把它視為一條平靜的河流,不必再成為戰(zhàn)事上的需要了。那么,這到底是誰的力量呢?那些身穿儒服的讀書人中,有登上這座樓而觀賞長江勝景的,就應當想到皇上的恩德浩蕩如天,廣闊得難以形容,這和大禹疏導洪水的功業(yè)同樣是無窮無盡的。忠君報國之心,難道說還不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嗎?

【四段】臣不敏,奉旨撰記。欲上推宵旰圖治之功者,勒諸貞珉。他若留連光景之辭,皆略而不陳,懼褻也。

【注釋】宵旰(ɡàn):原為“宵衣旰食”。意為天未明即起床穿衣,天已晚才進食,比喻從政勤勞。旰,晚,遲。貞珉(mín):像玉石一樣的美玉。

【譯文】我很愚鈍,奉圣旨撰寫這篇《閱江樓記》。只是想把皇上廢寢忘食、勵精圖治的功德刻在精美的石碑上。至于其他流連于風光美景的詞語,都略而不寫,這是恐怕玷污了皇上的恩德。

【評析】宋濂為一代宗師,而且常為明太祖草詔,故其文風莊重渾厚,語言簡潔得體。本文堪稱代表作之一。文中雖多有歌功頌德的套語,但應把它放在具體的歷史條件下來認識。明太祖朱元璋率領農民起義軍轉戰(zhàn)南北,終于推翻了腐朽殘暴的元政權,而且在即位后確實采取了一些促進經濟發(fā)展的措施,應該說是順應社會發(fā)展要求的。文中提到的“拔諸水火,而登于衽席”,確實也反映了當時的一些實際,不能單純地把它看作是“陳詞濫調”。至于寫到皇帝在登樓時的種種心理活動,雖然是在贊揚“一統(tǒng)之君”,但頗有弦外之音,即為皇帝敲響警鐘,暗寓皇帝要處處關心國事民疾,而不應為觀賞勝景而登臨。特別是在第三段中,作者援引了古代樓閣的往事陳跡,說明了歷史上朝代興亡的教訓,更直截了當地表現出規(guī)勸之意。全文有敘有議,駢散兼?zhèn)?,更顯出作者非凡的功力。“聲教所暨,罔間朔南,存神穆清,與天同體”,“登覽之頃,萬象森列,千載之秘,一旦軒露”之類的四字句,讀起來鏗鏘有力,頗具音韻美?!敖瓭h之朝宗,諸侯之述職,城池之高深,關阨之嚴固”等五字的排比句,又把當地的氣象萬千的場面盡攝眼底。特別是第二段中的“三思”,更是把人的心情刻畫得淋漓盡致,確實功力不凡。

更多信息請查看文言文閱讀

更多信息請查看古文觀止
易賢網手機網站地址:古文觀止卷八 明文 閱江樓記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相關閱讀古文觀止
吳山圖記09月09日
報劉一丈書09月09日
瘞旅文09月09日
象祠記09月09日
尊經閣記09月09日
親政篇09月09日
豫讓論09月09日
深慮論09月09日
賣柑者言09月09日
閱江樓記09月09日
滄浪亭記12月10日
徐文長傳12月10日
五人墓碑記12月10日
梅花嶺記11月12日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lián)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