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者,萬世之本也。一舉一動是否合法,決定著能否建立起全面的法治社會。培育法治文化,讓法律深入人民心里,真正實現(xiàn)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市的基礎。全社會都要把法治作為行為準則,并轉(zhuǎn)化為自己的信仰,做到真學、真用和真信。
法治中國建設的三個方面,即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和公正司法,都直接與國家機關有關。大家聽了,感覺好像法治中國建設只是國家機關的事,和老百姓、和自己關系不大。這完全是誤解。不可否認,法治中國建設首先要求國家機關、行使權力的組織帶頭守法、執(zhí)法,但單靠或完全靠國家機關不能實現(xiàn)法治。法治中國建設需要每個人、每個組織共同的努力,全民守法是實現(xiàn)法治中國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像“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的“中國式過馬路”現(xiàn)象依然存在,法治中國就不可能真正實現(xiàn)。因此,讓法治成為每個人的信仰,是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必由之路。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指出:“法律能見成效,全靠民眾的服從?!狈▏枷爰冶R梭也曾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nèi)心里?!币屓鐣及逊ㄖ巫鳛樾袨闇蕜t,并轉(zhuǎn)化為自己的信仰,要做到真學、真用和真信。
“真學”要求理解法治精神,掌握相關法律規(guī)則?!罢鎸W”首先是個人要有積極性和主動性去了解法治和法律。事實上,我們每個人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與法律打交道。買東西、到飯店吃飯、乘公共交通,這些日?;顒油c合同法等民事法律有關;開車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這些又與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有關。因此,法治與法律不是只有從事這一職業(yè),或者發(fā)生糾紛了,或者被警察抓了,才會牽涉?!罢鎸W”也要求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為公民學習、了解法律創(chuàng)造條件和環(huán)境。迄今我國已進行過五次普法,目前正在進行“六五”普法,相關機關應當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寓教于樂地傳播法律知識,提高公眾的法律素養(yǎng),在社會上形成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
“真用”要求在日常行為中踐行法治,自覺遵守法律和規(guī)則,把自己掌握的法律規(guī)則轉(zhuǎn)化和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這既要求我們運用法律保護自己,也要求自覺履行應當履行的義務。一方面,在個人權益受到侵犯時,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捍衛(wèi)自己的權利,如請求警察保護、訴諸法院。另一方面,我們不是只享有權利,同樣也負有義務。每個人都應守秩序,尊重他人的權利和自由,即使行使自己的權利也要依法行使。
“真信”要求真正信仰法治和法律,相信法治和法律能夠成為治理國家、規(guī)范人們行為的規(guī)則,相信法治能成為公眾共同信奉的準則。因此,“真信”是在“真學”、“真用”基礎上形成的價值觀、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法治和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將形同虛設。
當然,國民的法治觀念和社會的法治文化氛圍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取決于政治、經(jīng)濟、社會的體制、機制和制度,只有通過深化相關改革,真正將法治確立為我們治國理政的基本目標和方式,并在此基礎上加強對國民的法治教育,才能讓人們在內(nèi)心深處建立起對法治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