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范文:關注百姓需求 改善民生服務
來源:易賢網 閱讀:766 次 日期:2017-03-07 16:44:53
溫馨提示:易賢網小編為您整理了“申論范文:關注百姓需求 改善民生服務”,方便廣大網友查閱!

“天下順治在于民富,天下和靜在于民樂,天下興行在于民趨于正。”古往今來,從文景之治到貞觀盛世,再到康乾偉業(yè),歷朝歷代,王朝更替,都反映一個真理:唯有讓百姓安居樂業(yè)、住有所居、老有所養(yǎng)、病有所依,才能政權穩(wěn)固,國泰民安。

反觀當下,君不見時下教育,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導致貧富差距日益凸顯;君不見當下醫(yī)療,醫(yī)患矛盾突出、看病難看病貴現象層出不窮,令百姓苦不堪言;君不見當前住房,天價房屋令百姓望“房”興嘆,諸多民生問題已愈演愈烈,已觸動國家安定之底線、已威脅政權穩(wěn)固之根基,已動搖百姓幸福之根本。因此,關注百姓需求,解決民生問題已是民心所向。

改善民生服務需要完善公共基礎設施。隨著電影下鄉(xiāng)、基層休閑大廣場的新建、村村通道路的通行,都說明國家加大重視公共基礎設施的完善。然而,與經濟發(fā)展水平相比,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比較滯后。從基層影院匱乏,造成群眾生活枯燥,到基層文化活動凋零,導致群眾難以提升修養(yǎng),再到交通擁堵問題在城市中時有發(fā)生。為了提高群眾生活質量,需要完善公共基礎設施,以發(fā)達國家為例,重視發(fā)展立體化交通,構建地鐵、輕軌、公交為一體的交通體系,規(guī)定幾百米內必須能夠換乘,實行一票制,降低出行成本,減輕出行壓力。因此,我國實現以民為本的施政理念,必須學習西方經驗,完善公共基礎設施。

改善民生服務需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老人曾構建的“大同社會”就是實現老有所養(yǎng)、病有所醫(yī)、貧有所濟的民生目標。然而,反觀當下,養(yǎng)老方式單一,實行以家庭養(yǎng)老為主的模式難以適應421家庭結構的養(yǎng)老需求;醫(yī)療資源匱乏,醫(yī)療資源地區(qū)分配不均,加劇醫(yī)療資源的爭奪,引起地區(qū)之間矛盾;社會福利難以發(fā)揮調解貧富差距的作用,導致兩極分化日益凸顯。由此,解決民生問題需要極力完善公共服務,學習英國做法,實行一整套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體系:針對不同群體、針對不同階層、針對不同年齡層次,制定與之相配套的保障制度,建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改善民生服務需要優(yōu)化公共服務體系。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業(yè)是民生之本、住房是民生之所,改善民生服務需要促進教育、就業(yè)、住房的發(fā)展。然而,當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造成南門難出貴子現象屢見不鮮,加劇了貧富差距;時下就業(yè)呈現結構性矛盾,知識人才數量遠遠高于現存知識崗位的供給;當前房價居高不下,雖實行限購,但仍難以滿足部門群體的安居要求。因此,推動民生發(fā)展,必須優(yōu)化公共服務,以美國為例,為實現教育公平,實行教育投入公平分配,政府發(fā)行公債的方式,吸收社會資金,向貧校供給;將教育經費的增量去彌補貧校的資金不足。以此解決教育不公現象。為此,我國也需學習,大力發(fā)展公共服務。

從為政之道,民生為本,到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再到善政之要,惟在養(yǎng)民。民生是維護群眾生活的基石,是維持社會穩(wěn)定的良藥,是促進經濟發(fā)展的關鍵。因此,改善民生建設是大勢所趨,唯有如此,百姓才能安居樂業(yè),國家才能繁榮富強!

更多信息請查看申論考試資料
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易賢網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和咨詢回復僅供參考,敬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和咨詢?yōu)闇剩?/div>
相關閱讀申論考試資料

2025國考·省考課程試聽報名

  • 報班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人才招聘 | 網站聲明 | 網站幫助 | 非正式的簡要咨詢 | 簡要咨詢須知 | 新媒體/短視頻平臺 | 手機站點 | 投訴建議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備案號:滇ICP備2023014141號-1 云南省教育廳備案號:云教ICP備0901021 滇公網安備53010202001879號 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云)人服證字(2023)第0102001523號
聯系電話:0871-65099533/13759567129 獲取招聘考試信息及咨詢關注公眾號:hfpxwx
咨詢QQ:1093837350(9:00—18:00)版權所有:易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