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題
命題是表達判斷的語句。如:
(1)海水很咸。
(2)所有的動物都有生命。
(3)只要下雨,地上就濕滑。
(4)隨地吐痰可能傳播疾病。
(5)禁止虐待動物。
在非學術場合,命題也可稱作判斷。
按照不同的表達形式和相關語義,命題又劃分為簡單命題、直言命題、復合命題、模態(tài)命題、道義命題等多種類型。這些類型的命題及推理,在近年公務員考試中都有出現(xiàn)(詳見試題解析)。
1.簡單命題,是表達一般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些屬性的簡明判斷。如:
(1)天氣變暖。
(2)經(jīng)濟不發(fā)達。
2.直言命題,是表達“量化”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些屬性的判斷。如:
(1)所有的動物都有生命。
(2)有些動物不會飛。
3.復合命題,是表達事物之間具有或不具有某種關聯(lián)屬性的判斷。如:
(1)如果保持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就要樹立科學發(fā)展觀。
(2)或者發(fā)展生產(chǎn),或者發(fā)展貿易。
4.模態(tài)命題,是表達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種可能性、必然性的判斷。如:
(1)災害必然造成經(jīng)濟損失。
(2)私心重可能導致貪婪。
5.道義命題,是表達對某事物是否具有或不具有某種程度的義務或責任的判斷。如:
(1)應該尊重婦女。
(2)允許大學生結婚。
(3)必須遵守法律。
上述各類命題中,復合命題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表達判斷的復句。其他命題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表達判斷的單句。不同類型的命題因邏輯屬性、邏輯關系不同,推理思路也不同。
命題有真命題和假命題,又劃分為常識真命題和哲學真命題:常識真命題是人們對知識、常識的識別斷定和認可;哲學真命題則是人們對事物的思想、觀點、看法的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識別斷定和認可。命題真假的判定,是具體學科研究的對象和任務。在公務員考試中,作為前提條件給出的各類命題都是假設為“真”的。所以,本書針對公務員考試的需求,只介紹思維方法、推理論證的形式結構和規(guī)律,不討論具體學科中命題的真或假。
二、推理
推理是由若干命題做前提,推導出一個結論的思維過程。推理的一般方法是:將需要考察的事物形成一個一個命題(對命題的類型沒有限制),這些命題的并列合取就是推理的前提,根據(jù)這些前提推導出一個結論。只要前提真實、推理形式正確(有效),結論就真實。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
前提:
(復合命題1) 如果天上下雨,那么路面濕;
(復合命題2) 如果路面濕,則路滑;
(復合命題3) 若路滑,那么延長剎車距離;
(復合命題4) 延長剎車距離,就增加交通肇事的幾率,
(復合命題5) 慢行,不會延長剎車距離。
(簡單命題6) 天正在下雨,
(簡單命題7) 不增加交通肇事的幾率,
結論:
(簡單命題) 慢行。
這是一個推理過程的簡單實例。前提由7個命題構成,其中“命題1~命題5”都是復合命題,“命題6、7”由簡單命題構成,結論“慢行”也是一個簡單命題。把前提各個命題之間定義為合取(并列)關系,把前提與結論之間定義為斷定(前提是結論的充分條件)關系,就構成了前提到結論的推理。
這是一個簡單的推理實例,通過熟悉推理規(guī)則,能判定這是有效的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