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目標】
1.識記班主任的作用、職責。
2.理解班主任工作的任務及基本內容。
3.運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解決實際問題。
第一節(jié) 班主任工作概述
一、班主任的歷史與作用
(一)班主任的歷史
班主任是指全面負責一個教學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與生活等工作的教師。班主任產(chǎn)生于班級授課制。班級授課制產(chǎn)生于17世紀。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發(fā)表的《大教學論》奠定了班級授課制的理論基礎。此后,經(jīng)過許多教育家的努力,班級授課制逐漸為人們普遍接受,我國1862年在北京的京師同文館首先采用這一形式。20世紀初,廢科舉、興學堂后,全國普遍采用班級授課制。
全國解放后,繼承老解放區(qū)傳統(tǒng),吸取蘇聯(lián)教育經(jīng)驗,在小學里一律設班主任。
(二)班主任的作用
1.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
每個人都屬于一個群體,幾十個學生分在一個班里就形成了一個學生群體。通過班主任的努力,全班學生逐步從松散群體發(fā)展成一個健全的班集體。
班主任在學生個體的發(fā)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須對全班學生的情況十分了解,在德、智、體等方面全方位地養(yǎng)成學生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