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熱點聚焦
本章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中學語文教學的性質、目的、原則、內(nèi)容、過程與方法??忌鷱土晻r要以理論教學為基礎,以實踐教學為重心,能夠聯(lián)系實際解決語文教學中的一些問題。在歷年的考試中,有關實踐教學的題目出現(xiàn)得比較多,考生要特別注意。
名師講堂
語文教學屬母語教學,是基礎性、工具性的學科教學。對語文教師來說,語文教學應圍繞德育和智育兩方面展開,即情感目標和認知目標,而情感目標和認知目標的體現(xiàn)又是圍繞具體的字、詞、句、段、篇、章的教學與學習而展開的。字、詞、句、段、篇、章這六個階段的教與學都是以識字、寫字、閱讀與寫作為基本出發(fā)點的。因此,研究語文教學需要從以上四個方面進行,既要從理論上掌握各部分的教學方法,又要靈活應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發(fā)揮其在語文教學中的獨特作用。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以教會學生獲得知識的方法為教學重點。
在中學階段,閱讀與寫作教學是重中之得,以下將詳細闡述。
第一講 閱讀教學
一、閱讀教學的目標與原則
(一)目標
1.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
2.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
3.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顯文言文。
(二)原則
1.學生熱心投入與潛心實踐相統(tǒng)一的原則
閱讀教學過程不僅是認知的過程,更是情感交流的過程。認知系統(tǒng)承擔著接收、貯存和轉化知識的任務;情感系統(tǒng)承擔著啟動、調(diào)節(jié)、維持和定向學習行為的任務。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心智活動總是先由興趣轉化為動機,經(jīng)由情感再上升為認知活動。因此,只有重視情感因素對學生認知所具有的導向促進作用,才能促使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進而有力地推動他們主動地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全面提高語文素質。
2.良好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統(tǒng)一的原則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發(fā)掘學生的智力因素,指導學生主動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方法,去獲得新知;主動移情會意。只有學生具備了明確的閱讀動機、健康的閱讀情感、堅強的閱讀意志,并積極主動地投入閱讀中,課本對學生的認知、感化、陶冶作用才能實現(xiàn)。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責任感和成就感,促使其非智力因素充分發(fā)揮作用。
二、常用的閱讀教學法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造性地上好語文閱讀課,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新課改新理念教學體系”的生動體現(xiàn)。一般來說,常用的閱讀教學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背景揭示法
背景揭示法指掌握課文背景,揭示背景與課文內(nèi)容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達到理清作者思路,把握課本結構層次,掌握文章深層思想意義的目標的方法。如講授《小橘燈》時,文章描繪的是1945年春節(jié)前夕在重慶發(fā)生的事情,作者并沒有直接交代當時的社會背景。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尾朋友的語言:“有幾個學生被當作共產(chǎn)黨員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蹤了……”從而得出國民黨反動派瘋狂鎮(zhèn)壓革命人民群眾的歷史背景。而在這種血腥鎮(zhèn)壓下,那小姑娘依然那么樂觀、鎮(zhèn)定、勇敢,更突出了小姑娘的品質。通過對背景的揭示,學生理解了文章中心和用《小桔燈》做標題的含義。
(二)標題引申法
標題引申法指根據(jù)標題的結構特點,揭示標題、題眼,展示標題涵蓋的課文內(nèi)容,達到理清課文脈絡,把握課文重點的目標的方法。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的教學,教師先講清標題的語法結構:“從……到……”,再揭示標題的題眼:“百草園”、“三味書屋”。然后啟發(fā)學生思考:文章中哪些是寫百草園?哪部分是寫三味書屋?學生把握之后再思考:寫百草園是怎樣寫的?寫三味書屋為了什么?接著引導學生認真閱讀,仔細體會,領悟到三味書屋枯燥乏味的生活與百草園的有趣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進而理解作者這樣寫的意圖和實際產(chǎn)生的效果。這樣脈絡清楚,主次分明,使學生在閱讀中懂得要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點問題的方法。
(三)線索梳理法
線索梳理法指根據(jù)課文的寫作特點,梳理課文線索,進而深刻體會作者情感,準確、全面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方法。如《棗核》一文的教學,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是什么將相距萬里的人連在一起,把朋友的心與與故鄉(xiāng)連在一起?是幾顆小小的棗核。由此可以看出這幾枚棗核在朋友的心中是一種慰藉,棗核是貫穿金文的線索,這樣能引導學生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主旨。